我们的心近了1200字以上

我们的心近了

1200字以上 初二 记叙文

茫茫人海中,再也看不清人心,因为科技的发展,大家都渐渐的疏远了,当回忆往事时的点点滴滴,你们的默默无闻,在无形之中映入我的心房,时间可以淡忘一切,但是只要初心不变,我们的心依然很近。

母爱,是坚强的后盾

“你能不能别说话啊?你真的很烦哎!我都说了,没有电脑我写不成作业的。”和妈妈的争吵中已不知自己的声音到底有多大,我愤恨的把书一摔,本来作业就多,回来还在家对我指手画脚的,这明显对我有意见啊。妈妈被我气的说不出来话,我独自坐在电脑旁边写作业,写完作业,便睡觉去了。

我自己都不知道我们之间的隔阂是怎么产生的,每天不说话,一说话就吵架,在这个家里唯一让我感动的就只能是我哥了,也许是叛逆期,有点年少轻狂,每天一回家就打开电脑做作业,没了亲人之间的交流,矛盾便产生了,对于母亲我真的很陌生。

快要期末考试了,我们还是处于一种僵持的状态,你不理我,我不理你。那天晚上,回到家里,一进门便看到了妈妈一脸反态笑嘻嘻的看着我,我直接无视她的放下书包,走进厨房。哇!好丰盛,肯定很好吃吧,掩盖自己的喜悦之情,平淡的吃着饭,而她则是一脸失望的继续做别的事了。

晚上,静静的躺在床上,想想今天发生的一切,那顿饭应该是妈妈特意做的吧,只是我每天在家装高冷习惯了,而忽视了她,想着平日里妈妈为我做的事,我真的感到很惭愧,因为有了她,我的生活不再凌乱;因为有了她,我改变了许多坏习惯;因为有了她,,我找到那里的意义。这一刻,我读懂了她,更读懂了她的心。

友情,是无尽的力量

因为不在同一所学校的原因,我们几乎断了联系,慢慢的,我们就疏远了。

那天,期中考试的成绩发下来了,我竟然又下降了好几名,压抑了好久的泪水,终于禁不住现在的打击,我大哭了一场,回到家,打开电脑,挂上QQ,过了一会儿,一个好久不见的头像忽然闪动。

“大米,你没事吧,一次考差没关系的,并不代表一切,下次努力就好了。”她说。看到这里,我真的颇为感动,原来她还没有忘记我,我简单的打了一个“恩”字,她的话化作无尽的力量的力量激励着我努力向前,我发现,最遥远的不是距离,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人心。这一刻,我读懂了她,更读懂了她的心。

老师,是梦想的接力

上了初中,对于陌生的老师我真的无法确定谁好谁坏,当上了政治课代表,第一天上任的我没有按时把作业收齐,然后灰头土脸的走进办公室,想象的肯定是被老师骂一顿,可是当我真正面对的时候,她并没有把我骂一顿,而是和蔼地对我说;“没关系,我教你怎么把作业收齐,你先······,对了,我看了你的成绩还有上升的空间,你先把这本书拿回去看看。”说实话我真的很温暖,这虽然是小小的一本书,不值什么钱,但是那份感情我自己都说不清。为了报答她,每天我尽心尽力的工作,想为她多分担一些,可是好景不长,一个噩耗来临:突然有一天,她突然不来上课了,那几天我真的很慌张,过了几天,老班告诉我她因为生病暂时不来上课了,我们要换一个政治老师,当时我的心都碎了,便对新来的老师怀恨在心,处处针对她,帮着同学骂她,就这样过了半年。

我们上初二了,对于数学老师周老师,我自己都说不清到底是什么感情,才上初中时,我只是愧对于之前的小学数学老师,所以为了回报她我努力的把数学学好,可是慢慢的到最后,我发现我并不是因为愧对于之前的老师而好好学习数学,而是我真的喜欢上了她,喜欢上了这门课,有一段时间,教室里都在议论那个老师好那个老师坏,对于这些,我没有说些什么,只是淡淡的看着那些说周老师太装的人,自己的心好像也在慢慢的疏远她。她最终还是离开了我们,我以前以为,自己因为蒋老师的事不会再为任何一个老师而哭泣,可事实上我错了,错的太离谱,所以我很她,恨她为什么要离开我们,知道她要离开的我,第一句就说;“我恨你”可她却回答我:“我爱你,就够了。”这一刻,我才明白人有太多的生不由己,明白了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争其必然,顺其自然。我不再怨恨任何人,因为缘分让我们遇见,因为缘分让我们分开,要求别人做到那自己就先做到。这一刻,我读懂了她,更读懂了她的心。

事愿人为,只要你想做,便一定做的到,不要想着埋怨老天,因为每一次的经历都是一次成长,人和人之间需要交流,在成长的过程中,我读懂了一些人,让我们彼此的心更近了。

我们的心近了

1200字以上 初三 记叙文

同样的蓝天白云,同样的花花世界,不一样的你我他。我们和他们都是上帝撒下的苗苗。他们落在了沙漠山地,而我们有幸落在了肥沃的田地。大家同样生长着、生长着……

七岁,我们睡在暖暖的被窝里,早上睁开眼,面前是漂亮的衣服,营养的早餐:油条、鸡蛋和豆浆。我们背上花花绿绿的小书包,坐上爸爸妈妈的车子,安安稳稳地来到学校,打开书包,打开书本,跟老师读:“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七岁,他们睡在冷冷的被单里,早上睁开眼,面前是补丁的衣服,无味的早餐:糠米、开水和窝窝头。他们扛起重重的锄头和铲子,坐在爹娘的推车里,颠来颠去地来到田里,拿起锄头,跟爹娘喊:“嘿呦,嘿呦……”

我们看见山里的照片,志愿到山里扶贫;他们看见城里的照片,发誓一定要走出去。

十四岁,我们在校园里谈笑风生,青春朝气从我们身上散发。春天有郊游的欢乐,夏天有游泳的欢笑,秋天有风筝的漫天飞舞,冬天有圣诞的祝福安康。当然,我们不忘七岁的志愿,包起曾经喜爱的衣服,装好用过的书本,看救灾的车辆驶向远方,带着我们的祝愿,我们的希望。

十四岁,他们在田地里挥洒汗水,热情与希望从他们的身影中透露,春天有青山绿水的清新,夏天有散步花丛的彩蝶,秋天有饱满金黄的庄稼,冬天有围着火炉的温馨幸福。当然,他们也不忘七岁的誓言,捧起捐来的书本,裹上捐来的毛毯,点燃蜡烛,在黑夜中苦读,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望着送粮远去的车辆,带着未来和希望驶向远方。

在不久的未来,我们来到山区,带去了光明和财富,我们笑了,他们也笑了,我们大家的心近了;在不久的未来,他们来到城市,来的还有动力和惊喜,他们贡献自己的智慧,让城市更美丽,他们笑了,我们笑了,我们大家的心近了。

我们没有“我们”和“他们”之分,我们都是上帝的宠儿。同样的蓝天白云,同样的心“扑通!扑通!”我们的心近了,紧紧地靠在了一起!

山里的孩子需要爱,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爱!

[点评]

这是一篇让我们阅卷老师感动的文章。一个初三的学生,在这紧张的中考考场上,面对“我们的心近了”这一题目竟然挥洒出立意如此高远,文笔如此老到的文章,确实难能可贵。

立意高远。这是阅卷老师对本文的充分肯定。本文借“我们的心近了”这一题目,将乡村生活的“他们”与城市生活的“我们”进行对比,写出了同一蓝天下不同孩子的成长命运和美好愿望。文章高扬的主题就是关注乡村儿童、关注中国农村、关注希望工程。作为一名初中生,就能将写作的视角延伸到这么大的主题,立意确实不凡。

写法巧妙。这是本文给阅卷老师的又一亮点。一篇文章处处运用对比,处处又在比较中渗透着作者的观点、作品的主题,对一个初中生确实不容易。但本文小作者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七岁”这个年龄的“我们”与“他们”对比,展现的是同一蓝天下不同孩子不一样的生活境况。“十四岁”这个年龄的“我们”与“他们”对比,展现的既有截然不同的生活画卷,也有彼此心灵沟通的美好愿望。“在不久的未来”展现的是“手牵手,心相近”这一让人感动的画面。文章在对比中展开,在对比中升华,文笔确实不同凡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二
记叙文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