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承诺1000字

智慧的承诺

1000字 高一 叙事

昨天晚上看王小丫主持的《开心辞典》,我流了泪。

这不是一个煽情的节目,因为里面有一种真实和聪明,还有那份期待和紧张。

是那个人感动了我。他的“家庭梦想”都是为了家人,没有自己一件东西。他有个妹妹在加拿大,妹妹有电脑没有打印机,于是,他想得到一台打印机送给远在加拿大的妹妹。王小丫问,那你怎么给妹妹送去?他说,我再要两张去加拿大的往返机票啊,让我的父母去送,他们想女儿了。听到这,我就有些感动,作为儿子,他是孝顺的;作为兄长,他是体贴的。

主持人也很感动,她问,那你为什么要送一台电脑给你父母?他说,因为父母很想念远在万里之外的妹妹,所以,他要送他们一台电脑,让他们把邮件发给她,也让妹妹把思念寄回家。

这就是他的家庭梦想,全是为了家人。主持人问,有把握吗?他笑着,当然。要回答12道题,而每一题都机关重重,要达到顶点谈何容易?答到第六题时他显得很茫然,这时他使用了第一条热线,让现场观众帮助他。结果他幸运地通过了。但他很平静,甚至有些沮丧。主持人很奇怪,因为要是别的选手早就欢呼雀跃了,为什么他这样平静?他说,他觉得很不好意思,为什么那么多人都会这道题而他却不会。

答题依然在继续,悬念也越来越大了,人们也越来越紧张。到最后一题时,我手心里的汗都出来了,好像我是那个盼望着得到一台打印机,两张往返加拿大机票和一台电脑的人。仅仅为了他的孝顺和对妹妹的宠爱,也应该让他答对了吧。

最后一题出来了,六选一,是有关水资源的。

他静静地看着这道题,好久没说话,他的父母也在台下,紧张地看着他,而主持人也好像恨不得生出特异功能能把答案告诉他一样。

这时他使用了最后一条求助热线,把电话打给了远在加拿大的妹妹。电话接通了,他却久久不说话,对面的妹妹着急了,哥,快说呀,要不来不及了。因为只有三十秒时间。

王小丫着急了,快说吧,不要浪费时间了,这是你最后的机会了!

他沉默了一会儿,说了:妹妹,你想念咱爸咱妈吗?妹妹说,当然想,坐在电视机前的我着急了,天啊,这都什么时候了,怎么还慢悠悠的,难道他要放弃自己最后的冲刺吗?我几乎要生气了,怎么会有这样冷静的人啊?怎么还说这些没边没沿的话?

他又说了:“那让咱爸咱妈去看你好吗?”妹妹说:“太好了,真的吗?”他点头,很自信地:“是的,你的愿望马上就能实现了。”然后时间到,电话断了。

天哪,我一下子明白了,这道题他根本就会,答案早就胸有成竹!他只想给妹妹打个电话,只是想把成功的喜悦让妹妹早点分享!

我的眼泪一下流了出来,为他的智慧,为他超乎常人的冷静和美丽。

果然他轻轻地说出了答案,我看出了王小丫的感动,王小丫说,从来没有见过像你这样的选手。

是的,从来没有,像他一样冷静和智慧,在最后的关头,在久久的沉默之后,给大家带来了满怀的喜悦。而在台下的父母,眼角也悄悄地湿了。

高一:高子新

原谅来了,遗忘还会远吗

1000字 初三 散文

原谅和遗忘,两个没啥亲缘关系的词放在一起,乍看,还真有些不习惯。只是,当卢沟桥的眼泪逐渐成为历史课本上的文字,当中国大喊着和平踏过历史。这是一种原谅?还是一种遗忘?

原谅?遗忘?1927年,在绝望中自杀的芥川龙之介知道,1937年的南京,没有基督。日本的队伍浩浩荡荡的穿过中国的历史几十年。留下的,是闪着寒光的刀枪,和未凝固的鲜血。中华民族耻辱了几十年,卢沟桥边,他们把仇恨的种子埋在心底最深的地方。秦淮河底那并不鲜艳的绣鞋还在低低诉说着那段历史,可历史也终究在一代代人的记忆中模糊,最终成为一本叫历史的书中的一段文字,一个考试中所谓的重点。

人们口口声声说着仇恨应该放下,于是原谅代替了仇恨。南京路上的雨花石,曾被鲜血浸透,那是无言的声讨。可被披上了原谅的外衣,它成了一种纪念品。这是真正的原谅,还是为自己遗忘所寻的借口?

原谅?遗忘!圆明园的灰烬还未随风飘远,被西洋人“文明”的称作喷泉的“大水法”还意犹未尽的眼泪不尽。那些曾经被日本洗劫走到珍品,再一次回来,洗劫中国一番。几个本就是自家宝贝的东西被日本拍出天价,而中国却不得不乖乖用巨资换回。我们原谅了日本,没有人去听听历史怎么说,“九一八”的东北,永远不懂原谅,有的,只是仇恨。

日本对于南京的向往,转变成为欲望。街头飞满了白雪,落到地上,却成为刺眼的红,秦淮河流淌的水还有着血的腥味,那甜腻的血腥还未曾冲净。

对我们来说,历史,只是一个些许沉重的词语。我们生活在二十一世纪,阳光很好,原谅占据了主导。

樱桃小丸子的小依旧甜美,让人不自觉地跟着微笑,没人想到卢沟桥边的眼泪又有多滚烫;松下热水器源源不断地放出热量,没人想到松花江边曾有多冷;KEN---ZO时装和松糕鞋还在南京街头摇晃,没人记起南京大屠杀的刺刀上有多沉重的血。这个给二十一世纪的我们提供了温泉,卡拉OK和三菱越野的国度。让我们的记忆随着温泉的热气一同蒸发掉,同时也淹没掉历史的嘶吼,渐行渐快的脚步把过去远远抛在身后。杀人如麻,血流成河的情景,成为电子游戏中的一角。我绝对相信:这,是一种遗忘!

原谅曾经,是一种放下,可遗忘曾经,就意味着背叛现在。日本屡次进犯,南京没有抗议声。和平处理一切事务,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一派风平浪静。中华民族持续了几千年的宽容,在今昔,是否早已变质?夏淑琴还在讲述着,书上说她已没有了眼泪,眼泪成了历史。我认为,她的眼泪流进了历史里,成为永世的记忆。

可以原谅,但,绝不能遗忘。原谅来了,可遗忘开始再次顺着秦淮河的水,流向全中国。原谅走过,谁还能清晰记起昔日的血流成河。原谅开始在一方面等同于遗忘。谁能保证,多少年后的南京还会有基督?谁又敢说,原谅过后,东北不会再像“九一八”时,那样寒冷……

原谅经过,我想,遗忘在不远处,逐步走近。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高一
叙事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