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家的泼水节800字

傣家的泼水节

800字 六年级 叙事

傣家人喜爱泼水节,因为“泼水节”是傣族人民送旧迎新的传统节日,人们祭祀、拜祖先、泼水、丢沙包、赛龙船、放火花……节日期间人们会大摆筵席,宴请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

傣族人民中间流传着一个神话:远古时期,一个无恶不作的魔王霸占了傣族地区,还霸占了七个民女做妻子。姑娘们满怀仇恨,合计着如何杀死魔王。姑娘们从恶魔的话中发现了他的致命弱点,夜里,便偷偷消灭了恶魔,可是头一着地,地上就燃起大火。姑娘们立即拾起头颅,大火就熄灭了,恶魔也随之消失。为了避免大火再燃,祸害百姓,七姐妹决定轮流抱住恶魔的头,每年一换。在每年换人的时候,人们都给抱头的姑娘冲水,以便冲去身上的血污和成年的疲惫。后来,傣族人民为纪念这七位机智勇敢的姑娘,就在每年的这一天互相泼水,从此形成了傣族辞旧迎新的盛大节日——泼水节。

泼水节也是未婚青年男女们寻觅爱情、栽培幸福的美好时节。泼水节期间,傣族未婚青年男女喜欢做“丢包”游戏。

丢包那天,姑娘们都婷婷玉立,她们很善于打扮,一个个用独具特色的服饰把自己装扮得如花似玉,给人一种婀娜多姿的感觉。最后打着花伞,手中拿着用花布精心制作的花包,表示爱情的信物。,来到“包场”。

姑娘们与小伙子们分列两边,相距三四十步,开始向对方丢花包。姑娘们如果喜欢那个小伙子,便有意地向这个小伙子丢包,如果这个小伙子不喜欢对方,便不去接;如果小伙子也喜欢丢包的姑娘时,便争着去接。小伙子拿到包以后,又向那个姑娘丢去,姑娘也喜欢他时,便抢着去接包。小伙子若是接不住姑娘丢来的花包,就得把事先准备好的鲜花插在姑娘的发颉上,姑娘若是接不着小伙子丢来的包,就得把鲜花插到小伙子的胸前,这样男掷女接,女掷男接,彩包在男女之间穿梭,犹如彩蝶飞舞。丢着,丢着,彩色的包似乎长着眼睛,专门飞向意中人手中。彩包划出一条条感情的弧线,爱情之网就越织越紧密,丢着丢着,有心的小伙子和痴情的姑娘成双成对从丢包场上溜走了,偷偷跑到僻静的地方倾诉衷肠或小声对唱情歌。很快,双方就会在一起“吃小酒”,“吃小酒”讲吃三道菜:第一道是热的;第二道要盐多;第三道要有甜食。表示火热、深厚和甜蜜。

傣家的泼水节真是辛福美满呀!

育红小学六年级:艾妮

伤仲永

900字 高三 抒情散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pān)仲永/环谒(yè)/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mǐn)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fú)/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yé)?

@王安石作品,选自《临川先生文集》。这是关于一个名叫“仲永”的神童,五岁便可指物作诗,天生才华出众,因后天自己不要学习和被父亲当作造钱工具而沦落到一个普通人的故事。文章中心思想:人的知识才能决不可单纯依靠天资,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强调后天教育和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

[译文]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的时候,不曾认识笔、墨、纸、砚等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诧异,从邻居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下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作为内容,传送全乡的读书人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非常惊奇,渐渐请他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花钱求仲永题诗。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和从前的名声相当了。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来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的才能完全消失,已经成为普通人了。”

王安石先生说: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资,远远地高过一般有才能的人。他最终成为一个普通的人,是因为他后天所受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教育,尚且成为普通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教育,恐怕连做一个普通人都不可能吧?

忠州中学高三:106035726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叙事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