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株紫罗兰放在心中800字

把一株紫罗兰放在心中

800字 六年级 散文

雨的信笺写下了世间每一天的温度,一弯清辉谱下一阕新词。

——题记

那一年盛夏,心愿许得无限大,我们手拉手也成舟,划过悲伤河流。静下心来,倾听心灵,发现一直在那里的你,化成一株紫罗兰,悄然开放。

你的名字叫罗兰,你说你最爱紫罗兰,你说我们是两片不期而遇的雪花,落地而相识。我们是在十岁那个暑假认识的。那个暑假,爸爸妈妈都要上班,作为独生子女的我没人陪伴,就被送到乡下奶奶家去。

当时我兴奋地跳下车的时候,就看见你蹲在乡间小道上采野花。我好奇地跑上前去,问你:“你采那么多的花干嘛?”“我要编一条手链”你头也不抬地回答我,还一直认真地采花,突然,你抬起头,看着大包小包的我,说:“你是李奶奶家孙女吧!手链是送给你的。我叫罗兰,是陪伴你度过假期的好朋友!”我这才看清你的脸——又粗又长的眉毛挂在一对大眼睛上,鼻子有点塌,脸上还泛着红晕。“是吗?谢谢你了”奶奶走了出来,看见正在交谈的我们,笑着说:“呀,我本来是要介绍你们俩的,现在你们就玩在一起了。我还晚了一步呀。”你我听了后,宛然一笑,都害羞地低下头去。

从这天起我们就正式成为形影不离的死党。你拉着好奇心强的我满山村的跑。我记得,你带我去王婆婆家的后院的田地里偷红薯,把偷来的红薯偷偷摸摸地在一旁烤,烤得我俩满脸的黑土;我记得,我们漫山遍野地去摘野菜,回来给奶奶炒给我们吃;我记得,在你家对面的小水沟里,我们不亦乐乎地捉泥鳅,我还一不小心摔了个狗啃泥。我还记得我们在一起许多快乐的事,或许那件事,多了几分苦涩。

一天晚上,爬上床的我俩都睡不着,叽叽喳喳聊起了自己的心里事儿。讲着讲着,我说我饿了,想吃东西,你就跟我提议去你家院子里摘枣子。我听了,忙点头说好。

我和你蹑手蹑脚地来到了你家院里。我们望着树上一个个又大又红的枣子流口水,你二话不说,就爬上了枣子树。我不会爬树,就在下面接着。一个,两个,三个,四个……

一个个枣子落到我怀里。正当我笑得咧嘴时,房里的灯突然亮了,你爸爸走了出来。我吓坏了,顾不上枣子和在树上的你,撒腿就跑。我躲在床上,忐忑不安地度过了这个漫长的夜晚。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跑到你家去看你,你就站在门口,手脚还有脸上布满了被毛毛虫咬过的红豆豆。我看了很是心疼,但也十分内疚,我小心翼翼地问你:“小兰,你还好吧?”本以为你会很生气的说我一顿,没想到你却说:“没关系,你帮我把桌上那一株紫罗兰拿过来吧!”我听了,把桌上那一株开得正艳的紫罗兰放到你手上,你嗅了嗅花香,露出笑脸说:“心情好多了,我最爱紫罗兰。”我看着你,也笑了。

这天下午,爸爸开车来接我回去。我们俩依依不舍,你拉着我手说一定要回来玩,我含泪点头。临走前,你送我一株紫罗兰,让我带回城里留作记念。

我一定会记得你,也一定会记得那一株紫罗兰。现在应该有两年没有回去看你,你或许在怨我,在念我,但我想托紫罗兰告诉你,你一直都在我心中,化成一株美丽的紫罗兰,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

江苏泰州靖江市靖江外国语学校六年级:糖纸蝶链

把丢了的东西找回来

1200字 初二 说明文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谓“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养”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人类在不断的向前发展,每个国家都像是长跑运动员一样奋力直冲,他们都希望得第一,希望自己的国家繁荣富强。但是,他们似乎跑得太快了,在冲刺的过程中,丢下了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就是人们应该有的道德品质。在我们的课本当中有一篇文章《散步》,它的作者是莫怀戚。莫怀戚在与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交谈时,柯尔特先生对中国的“孝”字大家赞赏,说中国人的尊老爱幼是“文化的精髓”,而现在,这种“精髓”已渐行渐远。

我们来看看别的国家,比如说韩国以“孝”立国。很多同学崇尚韩剧,所以现在韩剧在中国的电视台非常热播。韩剧里面的家庭都有老人,而且家里面的人对老人非常尊重,在韩国的家庭里,也是这样。韩国的年轻人对老人,如果不尊重,不管是谁对父母不孝。轻则在单位不能升职,不能参加韩国政府举行的任何活动;重则丢失工作,取消韩国公民身份。由此可见,尊老是多么重要。然而在中国的有些家庭,认为老人的存在简直就是一种累赘,不要说尊重了,就算是送去敬老院都觉得浪费钱。还有些家庭,自己到大城市享受着好生活,家里六七旬的父母守着土地过日子。

爱幼,这几乎是每个国家都不会忽视的问题。因为我们是祖国的下一代,家长的期望全部寄托在我们的身上,但是,爱的方法不同,效果也不同。这一点在美国体现得就很好。中国父母对孩子的爱,大多体现在满足他们的物质需要,而美国父母对孩子的爱,并不是要满足他们的需要,而是要让他们独立的去学会在社会上立足,学会在没有父母的情况下生活。两个相比较就知道了哪个国家的方法好,中国父母的教育方法会让孩子过分的依赖于父母的关爱,而不去学会在社会上生存,这样,将来就没有他在社会上的立足之地了;而美国父母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学会生存,学会父母不在的是时候独立自主。父母总会老去,总会退休,你不可能让父母照顾你一辈子啊??当父母老去的时候你才知道去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吗?那时候已经晚了。或许,让孩子从小独立自主,是美国之所以成为发达国家的原因之一吧!你看!韩国的尊老、美国的爱幼,这都是我们中国在古代的好品德啊!我们自己丢掉的,外国人拾起来如获至宝,这不得不让我尤为感慨。

我曾经读过一篇文章,现在,在课本中也看到了,就是林文煌先生写的《三代》。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我”骑自行车在一条小道上,前面走来一个中年男人,他的左边是老人,右边是小孩,突然我“撞”到他了,我马上去看他怎么样,有没有受伤。他抱歉的对我说,是他自己撞上来而不是我去撞他的,当我问到他为什么的时候,他平静的告诉我,因为他怕我骑得歪歪扭扭的自行车,要么会撞到他的父亲,要么会撞到他的小孩,他怕他们受伤,所以自己撞上来了。接着,他起身扶着一老一小远去了。第一次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感受颇深,一个中年人,作为一个家的支柱,为了保护一老一小,宁可自己受伤,你瞧!这就是很多人在“跑步”的时候自己丢掉的东西——尊老爱幼。

尊老爱幼,本来就是我们自己的东西,虽然有些人把它丢掉了,但是我们还可以再捡起来,特别是我们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更应当把尊老爱幼的好品德发扬下去,身体力行,去感染去带动我们周围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散文
8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