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羊肉泡馍1000字

舌尖上的羊肉泡馍

1000字 初一 记叙文

西安之旅,我们领略了秦兵马俑的雄浑气势,享受了华清池的旖旎风光,倾听了钟鼓楼的历史声音。 

“到西安没吃羊肉泡馍,不叫来过西安。”去西安前,朋友这样告诉我,品尝羊肉泡馍被认为是西安之旅中的必修课。朋友还说,西安羊肉泡馍中最富盛名的当数老孙家,被誉为“天下第一碗”。于是,在西安旅游期间,我骑上自行车环游城墙后,一路打听找到了老孙家羊肉泡馍馆。 

走进老孙家店门,迎面就是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刘华清那苍劲有力的五个大字——“天下第一碗”,扑鼻而来的是阵阵羊肉汤的浓稠香味。不愧是名店,连装修都别具风格。从楼梯到走廊的墙上贴着一组组黑白照片,照片大多拍的是很多年前还是沿街小店的老孙家。不过从照片上看,那时的老孙家已然生意兴隆,店里人头攒动,座无虚席,连店外也挤满了人。羊肉汤的雾气萦绕在小店里,飘散在小店外。虽然从照片里闻不出羊肉汤的浓香,但从食客流露的神情中,早已能够体会出来。 

服务员向我走来,不料端上来的是空碗和馍馍。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羊肉汤呢?服务员说泡馍是要自己撕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牙口、习惯来决定撕馍馍的大小、形状。她了解到我第一次吃羊肉泡馍时,便耐心地指点:“形状、大小自然随意撕,一般情况下撕得越小,口感越佳。”她还说,有人为了口感佳居然撕了一个多小时。于是,为了舌尖上的最佳,我也一点一点地撕,撕得手都有点酸胀痛了,却无怨无悔。 

等我撕了大半,服务员微笑着把羊肉汤往我碗里一装,顿时香气扑鼻,我一瞧,羊肉、葱、姜、花椒融为一体,漂散开来,让人垂涎三尺。我不想破坏羊肉泡馍的醇香原味,未加辣椒,只是略加些蒜、香菜。泡馍入口即化,柔而软。汤鲜味浓,馍筋爽滑,融羊肉的鲜美与小麦的清香于一身。一片羊肉在舌,肥瘦搭配,油而不腻,鲜而不腥。一勺热汤下胃,暖心,沁脾。难怪落魄时的赵匡胤吃过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泡馍后,顿觉神清气爽,豪气冲天。登基以后,尝遍世间美味,心中独独放不下记忆中的羊肉汤泡馍。 

大文豪苏东坡赞过羊肉泡馍:“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羊肉泡馍碗大若盆,料重味醇。不管我们把馍撕得多碎,不管我们时间花得多久,不管我们吃得多慢,服务员总是微笑服务,绝对不会因为影响后面的生意而不耐烦,好像巴不得我们一次过足羊肉泡馍瘾似的。 

哦,西安,我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时最久的第一古都,你不仅仅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就连风味小吃文化也让人啧啧称赞。 

“三千万秦人齐吼秦腔,一碗羊肉泡喜气洋洋。”朋友,你若是游西安,除了兵马俑、华清池和大小雁塔以及古城墙外,切记品品地道的羊肉泡馍,舌尖上的那份舒适惬意可是神仙也不换哦。 

舌尖上的美味之妈妈回家吃饭了!

1200字以上 高一 散文

食物带给我们的神奇,往往超乎了我们的想象——题记

吃的饭多了,撕扯的黄历多了,见太阳的日子却渐渐变少了,与月亮对眼相望的日子就这样不自觉的在一张张黄历纸上,在一碗碗白米饭中铺张的越来越密集了。

虽然睡眠的时间就如这社会的纯手工食物一样少得可怜了,但丝毫没有阻挡我对食物的深切热爱。一听说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即将进入实地拍摄阶段,赶紧用这双也做了很多年饭的手,敲击键盘,将看了好几遍的舌尖上的中国的第一季又拿到了自己的眼前。如果手中再紧握一把菜刀,身上再让母亲帮忙系个围裙,那就更幸福了。

中国地域宽广,幅员辽阔,人口众多,56个民族和谐交融,再加上复杂多变的气候,华夏祖先的庇佑,华夏子孙的创造性继承,造就了餐桌上的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老百姓也因为这风景线,在这个竞争激烈的21世纪,爆发出了极具朝气和生命活力的饱满状态。对于食物的感谢,是不得不提上日程。借助此文,向食物表达一丝丝敬意,谢意。

云南饵丝,福建的鼎边糊,花生汤,柳州螺丝粉,安阳扁粉菜,湖北热干面,不管是耳熟能详的,还是默默无闻的,它们都将自己的最终归宿如此精准又统一的定位在了华夏大地每一位食客的口中。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廉租房,照进农村泥瓦墙,照进乡镇小区,照进城市高楼,照进私家别墅住宅,食物也跟着醒了过来。躺在冰箱被冷冻了的,躺在路边等着主顾带走的,睡在专卖店等着养生者们精挑细选的,终于迎来了它们大展身手,回报社会,回报大自然,回报农民辛苦栽培之恩的时刻。幸苦了一辈子的爷爷奶奶们,拿着横挎了几十年的菜篮子,迎着舒爽的空气,笑对着阳光,在一路的欢声笑语中,买来了各种新鲜的瓜果蔬菜,也买来了满屋子的新鲜和脆嫩。当精神萎靡时,当身体状况欠佳时,除了花钱旅游,仔细得闻一闻,仔细得摸一摸每天跑进我们口中的食物,也确实是一种别样的惬意。或许你会发现,那些世外高人的幸福在身边原来真的存在,你会在心里感慨:此刻起,幸福终于不再是路过。

记得小的时候,食物是我们开心玩耍的动力。当我们尽情在释放着幼稚和青春的组合拼凑成的时光时,食物只是一个备胎。当日落西山,当大雨滂沱,当母亲在老远处的呼唤想起时,“妈妈我饿了,变成了和母亲沟通交流做多的话语。”跑到家中,围绕在母亲的身边,洗菜,倒水,望着母亲切菜,望着母亲倒油入锅,望着母亲急火爆炒,望着母亲满脸汗水,闻着满屋油烟和饭菜的香味夹杂的特殊气味,还一边端坐在八仙桌上敲筷子,高喊“妈妈好了没有,我好饿啊!”这个时候请仔细回忆一下,母亲是怎么回应我们的,如果能够开个帖子讨论的话,或许答案是千篇一律的。很多时候,或者说绝大多数时候,我们最讨厌的是千篇一律。什么明星整容后千篇一律,母亲的唠叨千篇一律,工作的回报千篇一律,可是或许这个答案,大家都心知肚明,也希望能够将这个答案一直千篇一律下去。

母亲将菜端到了你面前,食物变成了你的第二个母亲。你可以对她随意的指手画脚,用筷子对她随意的翻滚,为的是满足你我的口感上的享受,以及凑巧填饱这个饿的空空如也的肚子。可是,不管我们怎么翻滚,食物依旧如昨日般光鲜,时时刻刻将色香味俱全抓牢,正如母亲每一次都一如既往地亲切呼唤你我回家吃饭的模样,不管我们回家多晚,她始终没变。但是,黄历还是不得不撕扯的,母亲的头发仿佛被油爆炒过了一般,带上了岁月流逝的味道,母亲的腰板被锅铲敲打过一般,炒菜的姿势也再没有年轻时候那么帅气。突然,我们知道了,菜不会老,是因为母亲用自己的青春和岁月换来的,感谢食物,也感谢母亲。食物和母亲原来真的是一体的。这让我想起了在孔子学苑读过的一本经书:地藏菩萨本愿经。菩萨化百千万亿分身,度尽芸芸众生。母亲和食物或许正是来度我们的,让我们感受着幸福,感受着口感上,亲情上带给我们的幸福。

慢慢地,人长高了,黄历可以自己踮起脚尖撕扯了,我知道,自己长大了。当年厨房老式的水泥地,老式的大锅柴火灶,因为改革开放的春风沐浴,由于家里人的奋斗,由于祖上的积德,摇身一变,穿上了华丽的外套,成了煤气灶,成了闪闪发亮的地砖面。当年那个只会敲筷子的少年,如今敲起了锅铲,母亲成了当年的我,给我洗菜,给我倒水,看我倒油,看我爆炒。我一扭头,还有一样东西没变:母亲的微笑。人啊!真是轮回的动物。还活在世上,我和母亲变已经开始了角色的呼唤和轮回,感谢生活和食物让我们懂得。

如今,我的身高跟母亲一样,都要开始走下坡路了,想想时光确实走的太快,当年不到20岁生我的母亲,如今不到50就已经被锅中的油,手中的锅铲爆炒了千万遍。如今,虽然撕扯黄历早已经过了踮起脚尖的困难期,可是那个手却再也不敢轻易去碰触了。

此刻,贴吧中的贴友们,正晒着各种自己家乡的早餐。有一位仁兄拿出了自己做的早餐!下面跟帖者竟齐刷刷地报以羡慕之情。是啊!舌尖上的中国,舌尖上的美味,如果少了一种自己动手,少了一种参与的情怀,是否会有种淡淡的遗憾呢?想来,舌尖上的中国这个栏目组创办这个节目的初衷肯定也不仅仅是为了展示这博大精深的国之精粹这么简单。

什么时候,夕阳西下,我们如当年的母亲笑着喊我们回家吃饭一样,扯上一嗓子:妈妈,回家吃饭了!那会是多么美妙温馨的一番光景呢?只可惜,此刻自己身在异乡,不能马上达成这个小小的愿望了。

食物究竟还能带给我们多少的神奇和幸福呢?我不知道,但是有一点是坚信不疑的:食物带给我们的神奇,往往超乎了我们的想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记叙文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