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童年的挽歌》有感550字

读《童年的挽歌》有感

55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童年的挽歌》这篇文章,深有感触。这篇《童年的挽歌》是作者为纪念他童年时养的两只小动物而写的,写了他养的一只小猫和一只白兔。这只小猫因为吃了带农药的鱼而死,而小白兔在麦地里跳跃时被一个野蛮的农人用泥块砸死。整篇文章充满了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和对环境污染及部分人素质低下的怨恨。 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默默地把它拎至野外,用十个手指掩埋了它的尸体”这句话。小猫是作者心爱的小伙伴,它和作者有着深厚的感情。小猫被一条吃了农药的鱼毒死,作者并没有直接把它扔了,而是亲手把小猫埋了,连挖土都是用手挖的!作者和这只小猫感情多深哪!可见,作者喂小猫鱼,小猫死了,作者心中充满了内疚和悲痛,同时,他也十分怨恨现在的环境。环境被污染了,动物们生活得还好吗?

是啊,小猫是因吃了“毒鱼”而死的。可又有没有人想过,这鱼怎么会有毒呢?又是谁造成的呢?是环境污染,是人类过度地追求利益而不顾后果地鲁莽行为,是人类喷洒的农药,是人类制造的“白色污染”。这幕后的真正“黑手”,不是旁人,正是我们人类啊!面对这污染日益严重起来的地球,人们往往开始责怪大自然,责怪电池里的毒素,责怪泡沫塑料不能分解,却很少有人扪心自问:我有没有污染环境?有没有尽力地保护环境?其实,不仅仅乱丢电池、喷洒农药是破坏环境,乱丢纸头、果皮同样也是对环境的污染。如果我们每人都从地上捡起一小块垃圾,世界上还有污染吗?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如果我们不想世界被垃圾破坏,就不要乱扔垃圾,不要置地上的纸屑于不顾,共建美好家园!

读《童心说》

1000字 初二 议论文

篇名:童心说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李贽

出版时间:2005年6月

页码:P198-199

原文摘录:

古之圣人,曷尝不读书哉。然纵不读书,童心固自在也;纵多读书,亦以护此童心而使之勿失焉耳,非若学者反以多读书识理而反障之也。夫学者既以多读书识义理障其童心矣,圣人又何用多著书立言,以障学人为耶?

评析:

李贽是明代中晚期整个汉民族的良知,他第一个扪心自问:读书立言是为何?人类的本性究竟如何?事实上,中国哲学至当时已有了二千余年的历史,正统思想的体制早已确立,儒学所产生的宋代理学已经覆盖了当时的知识分子阶层。他本应知道在这个谎言之世如此的思考只能给他带来名声的败坏、舆论的指责和最可怕的杀身之祸。但李贽的思考毕竟是意义非凡的,首先而来的是他对人性的认识。当时的士人恐怕三岁时就能将“人之初,性本善”的句子挂在嘴边,而他首先就肯定了人欲的存在。在欲念与邪恶之间显然不至于划上等号,但人显然也不是生而性静的动物。那么可不可以说被传承了二十个世纪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都是伪装的呢?他惊奇地发现,这些历代之士的书著中都是些千篇一律的主干思想,风格压抑(如同现今的试场的作文一样)。假使持有同样人生态度的人真有那么多,为何在他们之间还存在尔虞我诈而不愿互诉心声?如此证明,这些人只是在极力掩饰自己的本性,以寻求一种毫无意义的共性。这种共性于是成了不成文的法律,为主流社会甚至是中下层社会所共同恪守——这是什么?就是人们为自己戴上的枷锁啊!童心(即人性最初始的共通之处)被湮没在滚滚红尘之中,真诚不复存在,因为我们离它已经越来越远,以至不能看到它本来的面目了。

李贽在文中提到的“古之圣人”,显然包括儒道的正宗,孔、孟应在此之列。但不得不承认他们的形象已经被象征化,他们所代表的乃是一种维护人格的精神。也许李贽怀疑过《论文》是否是仲尼门生的杜撰,因为他编《诗》是肯定欲念的,而在自己的言论中却极力掩饰。更可笑的是,这部作品远比前一部更加受到传诵——童心如何被言明?也许它依旧存在于人类的基因,但读书却使人类建立了功利性的生存目标,物欲也随之水涨船高。

读完文章,我们不禁要感叹:“赤子之心,莽莽尘中,何处觅之?”李贽没有寻找到知音之人(至少在这一点上),我们却同样要敬佩他的思想的力量,傲然立于几乎空旷无人的中国哲学启蒙运动的风头浪尖上。

质疑:

李贽的思想并未为中国传统哲学所接受,相反地,他屡遭当局迫害,以至于主流社会甚至无法接触到他对人性的先驱性的解释。但下层阶级却以其学说为名开展了风风火火的“解放人欲”之可笑行动。可否这样说,如果上层社会无法接受某种新的观点,它就无法引导社会的进步甚至受到扭曲?联系上世纪的变革运动,就是知识分子的大量介入才使得改变有了纲领性思想的支撑,以至最后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成功。因而,我们是不是可以说,自己是在被主流思想改变而不是改变主流的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读后感
5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