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眼中的我550字

父母眼中的我

550字 五年级

老师眼中我是一个模范生,同学眼中我是一个益友,知道现在我才知道,原来在父母眼中我确实另一番“嘴脸”,真可谓是吾之师私我也,吾之友美我也。

在母亲眼中,我是一个“邋遢鬼”。我的房间在她的眼中总是乱七八糟的,物品总是任性地躺在房间的每个角落。在她眼里,房间永远要干净,整齐,纯洁得像天堂一样。无论我怎样绞尽脑汁,费尽心思地去摆放物品,她都会摇摇头,说:“不行,不行!你怎么老是笨手笨脚的?”在朋友面前,她总是说:“哎呀,你是不知道我家那个,他写字时墨汁弄得到处都是,练琴时乐谱老是都丢到别的地方?”羞得我恨不得马上找一个洞钻进去。

在父亲的眼里,我是一个皮痒痒的捣蛋鬼。每当我在学校惹了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他就会举起他那“如来神掌”,“啪啪”地在我手上拍两下。打着不痛不痒,声音却很响亮,吓得我不再调皮捣蛋。在他眼里我也是一个不成熟的小毛头。每当我学着大人自作主张做了某一件事,他威严的眼睛盯着我,使我颤抖起来,起了鸡皮疙瘩。他洪亮的声音在房间里回荡:“小孩有小孩的样,不要老学着大人。”

在他的眼里,我也是他的知心朋友,每当我被沉重的作业压得沉不住气时,他就会呼唤着我过来。我们一起打球,做游戏,聊天,回家当然免不了被妈妈臭骂一顿。

在父母眼中,我永远是一个长不大的小孩,永远需要他们的关怀。无论我怎样顶撞他们,他们都一直爱我,我永远是他们的骄傲,他们永远是我的大树!

高贵与卑微

750字 初一

《名人传》中贝多芬与歌德的交往,是“高贵”与“卑微”的交往。评价他们是否“高贵”的依据,就是他们面临皇室成员时不同的举动。

当歌德与贝多芬遇见全体皇室成员时,贝多芬选择直接走去面对皇室成员,而歌德选择脱帽向皇室成员行礼。当皇室成员也对贝多芬行礼时,人们心中就有了对诗人与音乐家“卑微”和“高贵”的区分。

贝多芬在这件事上瞧不起歌德。在当时的贝多芬看来,歌德的举动是错误且庸俗的。许多人读到这个故事,也总是觉得贝多芬看起来更“高贵”些,而歌德就显得有些“卑微”。但在我看来,他们的举动没有对错之分。

把目光转向如今的街头,我们同样也能感到“高贵”与“卑微”的存在。当我们穿着整洁的衣服走在街上,经过穿着破烂不堪的衣服的乞丐身边时,潜意识就会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但是,这种“高贵”就是真的高贵吗?不是的。我们并不比乞丐高贵,乞丐也并不比我们卑微。衣着、财富,这些只是表面的东西。

在许多人的观念里,城市之间也有“高贵”与“卑微”的区别。比如人们觉得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经济繁荣,公共设施齐全,小城市根本比不了。这显示出了“高贵”与“卑微”的分层,可我们要注意到,不是所有“高贵”都高贵,不是所有“卑微”都卑微。

我有时会因为成绩不好,在成绩优秀的同学面前觉得自己很卑微。不过,这种“卑微”只是自己的感觉,这种感觉并不是真的卑微。

你是否见过衣裳褴褛的清洁工为灾区的孩子捐款?你是否见过衣着光鲜的富豪在社会中行不义之事?其实真正衡量一个人是高贵还是卑微的标准是内心的品质。

所以,对一个人是高贵还是卑微的评价不应该停留在事物的表层,不能以他人外在的富有或贫穷作为接近还是疏远他的标准,我们要用心去接触每一个人。因为内心的高贵才是真正的高贵,内心的卑微才是真正的卑微,而不是肤浅地以物质、权力、地位等一切外在的东西去评判。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五年级
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