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为主题作文800字1200字以上

想念为主题作文800字

1200字以上 高三

【想念】

周余庚彦

我离开南昌已经很多年了,往事历历在目,可想念的东西很多,但最让我想念的是南昌的拌粉。

最朴实的一个宽口碗,一团过了开水的白米粉,一些最平常的调料,就可以做成南昌人最喜爱的食物之一:拌粉。拌粉看起来油油的,但油而不腻。几样看起来很朴素的小菜,比如腌菜和萝卜籽跟米粉一拌,在调点酱油,就成为南昌人最朴素但又美味的早餐。南昌人何尝不是这样朴素呢?只有朴素人才会爱上朴素的早餐。

我不算一个地道的南昌人,甚至连南昌话都不会说,但我和老南昌人一样喜欢拌粉。

记得与拌粉结缘是在很小的时候,或许只有五六岁吧。那天早晨,舅舅带着我来到一家路边最常见的早餐店,店门口摆着蒸汤用的大缸,比我人还高出不少,里面摆着几张桌子,一个厨房挤在里面,几个伙计分工明确,制作、上食物、收钱井然有序。也就是在这一天,我吃到了让我一生难忘的拌粉。

也不知为何,那一碗酱色的拌粉令我如此着迷,搭配着瓦罐汤,我风卷残云地吃完了那碗粉,看着门外已经开始繁忙的街道,满足地打了一个饱嗝。那个清晨成为我当时有限的人生经历中最美好的记忆之一。

从那以后,我便开始了对拌粉的“单相思”。每天都嚷嚷着要吃拌粉,可家人总以对身体不好为由打压着我,我只有偶尔才能吃上一碗,那感觉像是许久未见的恋人在互诉忠心。

这种“单相思”一直持续到了初中三年级。那时候,我厌倦学校里千篇一律的学生餐,又偶然得知了一家学校附近据说很棒的粉店,便决定去那里吃午饭。毫不夸张地说,我对拌粉的喜爱真的超过了其他任何一种食物。所以当我第一次吃那家拌粉时,真可以用惊艳来形容。又因为其价格便宜,我每天中午便都光顾那家粉店,十块钱可以达到饱腹。到了后来老板看到我来,都不用说就开始为我制作了。

那时的中午,肚子已开始抗议,和三五好友一起来到店里,点上一碗拌粉,加一个虎皮蛋,一碗瓦罐汤,身体就又在与朋友们的谈笑中恢复了活力。我似乎对拌粉从未感到厌烦过。可能每个人都会对某一种食物爱得深沉,我爱的便是拌粉,也享受那进食的过程与之后的满足感。

现如今,我便再也没有吃过那家的拌粉了。我想念它带给我的快乐与满足,想念它朴实的感觉,想念它的美味。

拌粉以它朴实的美味,带给无数南昌人心灵的安慰,或是对家乡的热爱与思念。人们说,当你爱上一个地方的食物的时候,你的心就属于那里了。这么说来我也算是一个南昌人了吧?

我想念拌粉的美味,我想念过去的美好时光。

【想念】

周熙明

寒冷的荒野上,他独自一人默默地走着。十二月,正值寒冬腊月的日子,实在是冷得吓人,但只有在这个时候,天山才会长出雪莲。

他今年十八岁,这是他第一次进入天山,为的是他亲爱的、年迈的老母亲。这个冬天的雪来的如此猝不及防,使她那本就一年不如一年的身体一下子就倒了。请来的医生告诉他:“你妈妈病得这么重,而且还有隐疾,没有天山的雪莲,怕是活不了了。”

他们家很穷,连供他上大学的钱都是借的,更不要说是买天山雪莲了,他只得自己去找。他把他冬天穿的所有衣服穿上,不多,也就只有一件羊毛衫,两件大棉衣,再带上一根攀山杖,一个打火机,和可以给他吃上几天的食物,便离开了家。

因为没有钱坐飞机,他足足坐了两天的火车才到了新疆。坐长途火车的可怕只有真正坐过的人才明白,那种封闭感和眩晕感让人甚至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但他还是撑了下来。刚下了火车他就向天山赶去,他不允许自己停一停,为了记忆中母亲的脸。

他已经在天山上徘徊两天了,寒冷快要吞噬了他,也即将要吞噬他的理智。打火机毫无用处,他早该想到的,如此寒冷、潮湿的地方,那小小的火苗怎么可能燃烧呢?现在支撑他的,是心里面的,属于母亲的亲情之火,是儿子属于母亲的生命之火……

他疲倦地拂去脸上的冰霜,从冰上站起身来,这已经是第五天的早上了,食物已经在昨天吃完,现在支撑他的那团火苗也即将熄灭了。无论如何,这是最后一天了。要么找到雪莲,与母亲共同活着;要么冻死在这,同母亲一起离去。

突然,丛林中冒出一只庞然大物,是熊。看来这是一只失败的熊,它在秋天没有贮存到足够的食物,因此在冬天不得不重新醒来寻觅。

他转身就跑,但那早已疲惫不堪的身体不听他的指挥,一步一步地缓缓挪动。他咬咬牙,开始回想母亲的样子,他那慈祥的,受尽苦难的,病重的母亲在这一刻给了他无穷的力量,他开始动起来了。最开始是走,然后是飞奔,但即使是这样,那只该死的熊还是紧紧地跟在他身后,而他不敢停下来,一旦停下来,他就再也跑不起来了。

骤然间,一个悬崖在他面前出现了,他猝不及防地摔了下去。而那头熊,在悬崖上逗留了一会儿,便离开了。

他还没有死,冬季天山上厚厚的积雪救了他一命,但他一条腿还是骨折了。他无力地躺在雪地上,偏向头去看悬崖,忽然,他发现身畔的岩石上,有一朵洁白的花,一朵天山雪莲,他看着它如母亲一样美丽的样子,闻着它如母爱一般的芬芳,他轻轻地笑了。

不说,只是想念……

【想念】

闵琪

“嘿,你的《彼岸》。”酒气钻入我的鼻。我和兄弟站在天桥上。我提着酒瓶,看着他突然伸出的手,手上那幅蓝色渲染的画,想念一下就涌了出来。

那不知道是多少年前的我了,抱着《彼岸》,轻轻地,小心翼翼地又一次敲响了画师的⻔。“咚,咚咚。”声音回荡在走廊里,无人应答。我还是不死心,又一次敲着画师的门。“咚咚咚……”声音飘了许久“吱——”⻔终于开了。画师满脸胡渣,眼眶里显着红润,神情憔悴,连头发都毛躁了起来,一身酒气,默然。他就这么盯着我一会,突然出声:“孩子,别学画了,没有用的。以后,你就听你母亲的,以后做个教师。”“为什么?”我吃惊了。“别问了,我明天就离开了,这画……这画我帮你留着吧。以后就好好学习,上个好大学吧。”画师默默地说着,拿走了我手中的画。“我的画……没有用的……我也教不了你什么……你以后就自己加油吧。”画师红着眼,关上了他的⻔。

天桥上,兄弟突然问我,“你还想念曾经吗?”我闷了口酒,没有搭理他。

时间再早一点,那是我和画师在一起作的画。“嘿,画师,我又来了。”画师还在画着,“嗯”了一声便没了下文,我坐在画师的家里给画师调色,提建议。画很快就画完了。画师才又问我:“来我这儿学画,你妈妈同意了?”“没呢,早晚会的,你不是说我很有天赋,以后一定会成画家吗?”画师笑了笑,“对,所以你认真学。”我在画师那待了一会儿,便回了家。

我看着我的瓶子空了,扭头对兄弟说:“想,很想。”时间再往前推一点。我还在上课时在书上画着小人。老师突然停了下来,指着我:“这位同学,你来读一下这段文章。”我马上红了脸,不知所措。班上的同学说了一句,“老师,你看看他书。”老师捧起了我的手,都是各种各样的小人。“老师您翻翻,能动呢!”班上哄堂大笑。这是我第一次成为班上最后一个走的。但就因为这次,我发现在我家楼下的是一个画师。他发现了我的天赋,我们成为了朋友。

兄弟向我举起酒瓶,问:“你后悔吗?”“不后悔。”“想念曾经吗?”“想。”如果再有一次机会,你会放弃吗?”“不会的。”我笑了。可是,我知道的,人生只有一次,你所做的选择,永远都没有机会后悔。即使你很想念曾经,要做千百件事情来承担选择的后果,你都要毫无怨言。想念曾经,也只是为了鼓励自己罢了。

“那个画师画卖不出去,所以去谋生了。走的时候,只带了你的画走,一下子就有人来买,高价……他没卖……后来我遇⻅他了,听说了我是你哥,他就把画给我了,让我告诉你——彼岸还在,正好花开……”

我笑了,又提起一瓶酒,用嘴咬开,力度太大,瓶口的玻璃渣刺得我嘴⻆生痛。我醉在想念里面了……

【想念】

黄文轩

波涛滚滚,海浪滔天。一座寂寞的小岛,独自屹立在狂浪之中。在无边绿意之下,一个人,正静静坐在岸边的岛礁之上。

狂风在嘶吼着,在咆哮着,吹乱了他那朴素的衣襟,吹散了他那整齐的白发,却从未吹散他那道满怀想念的目光。

海的对岸,是一片广袤的大陆,也是他心心想念的地方。这一段短短的距离,仿佛可以用手丈量,但对于他,却犹如天堑一般。

忽然,对岸仿佛传来一阵鸣叫声。霎间,他倏地站起身,素来古井无波的眸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脸上也浮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望。心中,也满怀着一腔热望,似乎下一刻,就要扑向那他日夜企盼的远方。

终究,炽热的期望还是被冰冷的现实打碎。慢慢地,他挪动着蹒跚的脚步,带着沧桑与悲凉,一步步走向岛内。

二十五年,对有些人可能只是个数字,但对他来说只有想念。二十五年,他从一个洋溢青春活力的青年变成满头白发的老人。二十五年,他从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中走出,孤身来到岛上,以鸟兽虫鱼为伴。二十五年,伴随着脚步的抬起,落下他一次次的回想。守着一个孤寂无人的岛,防备着极有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出现的敌人。这样的使命,这样的梦想,真的还有坚持的意义吗?在这漫漫的二十五年中,他首次对自己的过往感到了彷徨。

累了,背靠一株大树坐下,望着那片单调的,望了二十五年的蓝天,任由鸟兽虫鸣占据自己的耳膜,他陷入了沉思。

那个秋天,秋叶枯黄飘落一地,伴着悠悠的菊香,他满怀朝气,披上军装。母亲正缝着他残破的衣袖,严肃庄重的父亲也在细心地准备着他的行装,炉上煮着的吃食,也散发出了阵阵的芳香。往日再平常不过的景象,此刻看来,却弥足珍贵,这更加激起他层层的想念。

忽然,他惊醒过来,眼中画面一转,浮现出他进入军旅的那一刻。领导亲切地拍着他的肩,阳光在崭新的星徽上闪耀。从那一刻起,历史授予了他那份神圣的使命。

是啊,一个人的想念与国家的使命相比,又何足言道呢?只有靠手中的这杆枪,保全国家的想念,才能守护住自己的想念!

他提起枪,开始巡逻了。

【想念】

庞汇洳

冬季的雪花把窗户染白了,树枝上依稀剩着的几片叶子透过白蒙蒙的雾气隐约可见,神秘而又恍惚。天还没亮,我在这宁静的早晨醒来,点一盏昏暗的烛灯,不知,在你的世界里是否有我的想念。

我记得六年前的那个秋天,你在落叶渲染的金黄小道上递给我一瓶水。自行车和我们的脚步让这落叶发出喳喳的响声,似是那秋给这美好景象最动人的配乐。此刻,阳光正好,微风正好,我们正好,未来或许也正好。命运,至少在那时,很幸运。

脚步渐慢,白球鞋停在了那有些许斑驳的白墙前,我们在这里,写下了曾经的梦想与愿望。那天,我蹲在白墙前,望着灰瓦上坐着的你:“我好想去上海啊,想去那里了解更大的世界,看更多未曾见过的风景。”“我也去上海,我和你一起去,我们初中在一起,高中也要在一起。”多么坚定的誓言啊,你洞穿心灵的眼睛闪着明亮的光,任你的刘海再长,也挡不住那恒星似的眼光。那刻,小雨正好,心中纯真的理想也正好。

“如愿以偿”四个字,第一次出现在了我的生命里。中考出分的那天,我们一起在电话里欢呼,你喊的很大声:“小茜!我们在一起了,我说过的,我们一定会永远在一起的!”“是啊,我们又如愿以偿了”。

一如既往,我们一起推着自行车去到我们共同的第一所理想的学校,阳光从树叶的缝隙里穿过,活泼乱跳的。我们一起努力,在路途中互相抽查对方背书,一切都按照所期望的进行。自至那一天……

高考前的那个下午,你递给我一个牛皮纸包着的信封,告诉我是毕业留念,和三年前那个粉色的信封一样要好好的保管着,等考完才能看。我特别开心的收下了,分别之际,你给了我一个拥抱,且说到:“明天不用等我了,妈妈说要亲自送我去考场,一定要好好考,我们要一起去上海的!”我们约定,出分那天在学校门口相见。

那是个阴天,我按照约定的时间早早的来到了校门口。我很开心,因为再一次,我如愿以偿了。我手里握着那个牛皮纸信封,希望和你一起开启它。但那日,我没见着你,电话拨打你的手机是空号。夜色渐渐暗了,我一个人蜷缩在校门的角落里拆开了那个信封,纸上只有依稀的几句话:“谢谢小茜,也对不起小茜。光辉透过云朵的缝隙替我去拥抱你。不许哭哦,红鼻子的小茜不好看。”我不希望让你失望,但眼泪,还是情不自禁地连串地流了下来,打湿了牛皮纸上的墨迹。自那之后,我再也没见过你了。

天亮了,太阳光透过被雾气染白的窗户照进了我的房间,那是你对我的想念吗?

【想念】

周芳琴

冰冷的月光静静地流淌在一片城墙上,流淌在他身着的铠甲上,硕大的玉盘皎洁明亮,却无法指引他回家的方向。

他悄悄出了营帐,一个人登上那高耸的城楼,小心翼翼地把怀里那封书信拿出,抚平压出的褶皱,借了一缕月光,慢慢地读着,像是要把那张黄纸上的每一个字烙上心头,刻在脑中。

他那刚成婚没几年的妻子在这封信里询问了他的安康,告知了家里现在的情况,倾述了孩子已经学会走路的喜悦,也表达了对他早日归家的盼望,那份想念自她笔尖流下,又通过这薄薄的纸张灌入他的心间。泪水再一次模糊了他的视线,他知道这封书信能传来是有多么不容易。两年了,他又何尝不想念妻子呢?他日日夜夜每时每刻都想念着家里,想念自己年迈的父母,想念自己新婚的妻子,想念自己可爱的孩子。他多想陪伴在家人身边,过平平安安的生活。

可他不能。

敌军的不断来犯,让他必须死死驻守在这道城墙上,沉重的号角声接连响起,宣告一场场浴血厮杀的开幕,也许几个时辰前还在与之谈笑的兄弟,片刻便倒在被鲜血染红的刀下。退下?怎么能退下?他退了,他们这些将士退了,国家的疆土只能任人践踏,手无寸铁的百姓只能任人割宰。敌军一旦破城,整片土地会被鲜血染红,会有更多人的父母、妻子、儿女无辜丧命,他应征不就是为了阻止这一幕的发生吗?他怕有朝一日那血泊中会有他最熟悉的人,为了这,他也绝不能退。

所以这份入骨的想念只能被他藏在心底。只有在白天的奋力拼杀之后,在这悄然寂静的夜晚,想念才会从心底冒头,又逐渐变得汹涌澎湃。这封薄薄的书信成了他的精神寄托,成了他的心理慰藉,成了他对明天的最大的期盼。

他把那几行字读了数遍,牢牢地记住每一笔画,甚至已经能一字不漏的全部默写下来,才叹了口气,重新把信小心翼翼地折好,视若珍宝地放在胸前。不知清风从哪里吹来一阵断断续续的羌笛声,他仔细聆听,却发现是月明的方向,是家的方向。

对家乡、亲人的想念,萦绕在多少他乡异客的心头,扎根在多少离家儿女的心间。那共千里的婵娟啊,你是多少人的寄托,又凝聚了多少人刻骨的想念?

【想念】

郭程

今天是永和九年农历三月初三,我来到会稽山的兰亭,与朋友们一起做禊事。我以素净之心真诚落笔,将欢喜与想念留在了诗文之中,留在了书法里面。

零落人间,寂静如城,以一手好字惊动这个世界。也许我并不想要名垂青史,但岁月却记住了我。并非岁月深情,而是我的才华惊动了岁月。

兰亭,周围的崇山峻岭夹着几许茂林修竹,清流急湍嵌在兰亭身边。这一天,众多贤才都会聚到这里,有老的也有少的,有大的也有小的,我们饮酒赋诗,引清流急湍来作为流觞的曲水,把盛酒的杯子浮在水面上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面前,谁就取来饮,谁就来赋诗。

当然,只有饮酒赋诗略显得几分单调。丝竹管弦、琴棋书画,何乐而不为呢?这天空中的云朵偷了我杯中的酒喝,于是它就变成了晚霞。随着时间流逝我渐渐地有些醉,而那夕阳已经烧红了天边的云。我在想,青春呢?

傍晚时分,这饮血的残阳静静地打量着众生。有些人已经早早退去,没有美女丝竹管弦之美,伴随着的是虫鸣鸟吟,好像也在吟诗作赋。我看着那一轮残阳,回想往事,不由心中感叹,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想着,那残阳不就是我吗?

我的酒杯里盛满了孤独,青丝成了白发,烟雨湿了流年。不哭,亦不笑,所有的颠沛流离,所有的形单影只,都仿佛变得遥远。时光亦是如此,在新与旧之间,几许嫣然,几许叹息。我想念着那狂放的青春,我想念着那逝去的年华。

终于,那一轮残阳落下,阵阵清风把我的酒意渐渐吹散。花开有声,风过无痕,我都留意着;关河萧索,岁月陈旧,我亦惦念着。突然,那清风变得如此刺骨,吹醒了,吹醒了那个迷茫的我、深思的我。“情随事迁”,当年那个沸腾的我已不复存在。现在,我看淡了。如果有来生,我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轻风里飞扬,一半洒落荫凉,一半沐浴阳光。我想念,我想念那安详,我想念那飞扬,我想念那荫凉,我想念那阳光。

鲸音怒吼三千界,蝶梦惊国八百声。我无法像他们一样,只能自己含着想念的苦,能陪着自己走下去的,只有自己不是吗?该绽放就绽放,该飞扬就飞扬,人生于是,就该如此。纵然零落成尘,定当不负年华。

以合格读书人为话题作文

1200字以上 高三

【合格的读书人】

祝经纬

都说读书之人和一般人不一样。读书之人,往那一站便是个书架子,沉稳而厚重,只是静静地立在那里,便感受到他肚子里所藏的千年的馥韵,若是再一张口,那更是吐出了墨香盈盈,你便不自觉地沉浸在这才气之中。提笔一写,才思如同热泉喷涌而出,不一会儿,一幅文学之图便伴着一股读书人特有的风骨跃然纸上……一位合格的读书人,定是位对文字、对书卷有着独特情感的翩翩君子。

读书之人,常怀对文字的眷恋之情。

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读书之人对文字的眷恋是无法言说的,当文字镌绣在他们的心上时,他们便把生命镌刻在了文字上。宇宙之浩瀚,人世之无穷,一位合格的读书人从不会把自己拘泥于小小的课堂,他们会带着这份眷恋,去体会唐诗宋词里的风花雪月,去品味西方大陆上的悲欢离合。他们愿去亲近文字,去追寻文字。吹灭读书灯,一身皆是月。一位合格的读书人,愿用文字记录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对人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对文字的眷恋,是读书人熠熠生辉的标识,也是读书人最基本的情愫。

读书之人,常有对文字的探索之心。

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读已见书,如逢故人。读书人对书籍与知识的探求是无穷无尽的。苦读之时,一个一个的问号在脑海里变成了叹号,可随之而来的,却是更多的问号。对文字的好奇,是读书人去探索世界的动力之源。源源不断的问号指引着读书人寻求答案的方向。阅读书籍似是畅游银河一般,浸润着他们饱含深情却又干渴的心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读书人最真实的心灵写照。一位合格的读书人,应保持着对知识的探求之心,在学习的道路上一往无前。

读书之人,常有对文字的钻研之力。

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昏黄的灯下映照着读书人的背影,可求学之认真,治学之严谨却全部凝在了眼前的书籍之上。林徽因梁思成夫妇曾踏遍祖国五湖四海,上至高山,下至低谷,只为一本《中国古建筑图鉴》。读书人的钻研之力可征山河,可踏四海。

一位合格的读书人,并不应是一台没有感情的学习机器,而是一位饱含热忱,充满希望的学习之士。读书之人,胸中宇宙浩瀚,眼里星河滚烫,生命的文字在血液中流淌,人生最高级的智慧便在其中酝酿……

【合格的读书人,阅享人生】

李艺珂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历史的大江东去,岁月的车轮不断向前。从古至今,多少文人雅士致力于钻研书籍,多少诗歌创作绵延至今,但又有多少所谓“书生”随时代洪流倦怠了观察的眼,疲惫了反思的心?

什么才是合格的读书人?是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是感悟书中蕴含的真谛,是通过阅读不断反思并使这之中埋藏的人生之思运用于实践当中,阅享精彩人生。

合格的读书人,首先要“阅己”。读书,让我们不断丰盈自己,审视自己,超越自己。如陆游直到晚年依旧手捧书籍,“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读书不仅充实了内心,还填满了失意的时间。如匡衡凿壁借光,孙康萤囊映雪,他们向着光亮那方,追寻内心愉悦,追寻永恒真理。从勤奋读书到苦苦思索,再到大彻大悟,是许许多多成功者的必经之路,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读书是积累的过程,在读书中不断沉潜内心,不断沉淀自我,终将阅享美好人生。

合格的读书人,还要学会“阅人”。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读山读水,是心灵的愉悦,读书读人,是智慧的沉淀。鲁迅曾说“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他还主张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本书”也正是鲁迅的好学不倦,阅人阅事,使他在大浪淘沙后留下自己的思想,留给后世以铭记。读书人,往往能在书籍之中找到最高级的智慧,把读书成为习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行者不息,志者无疆。实际上“阅人”的过程也是找寻大智慧的过程,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在浩瀚的天地中把握沧桑,体察人情冷暖,阅读他人,阅享人生。

合格的读书人,最终会“阅时代”。莎士比亚将自己置于现实与书卷之间,将社会历史折射剖析,熔炼进方寸舞台,投影于页页书稿,行行墨痕,流传千古。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当然,阅读也在不断更新,不断推动人类长远发展。任何一个时代都离不开阅读,精神食粮注入时代的力量不可估量。阅读带给我们知识,阅读带给我们创新的能力,阅读带给我们创造时代的勇气。人类之所以进步,就在于后人在读书的过程中,怀疑与思辨让认知更加接近真理,给时代以无限可能。汲取书中养分,让博学于实践中熠熠生辉,追求真理的信念矢志不渝,阅读时代,阅享人生。

作为新时代的我们,不能以所谓“书生”定义自己,应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以鸿鹄之志,迈素履之步,做合格的读书人。审视古今,着眼未来,阅人阅己阅时代,且以利剑破长空,阅享人生百态。

【御书而行,心向江河】

牛芯悦

当我们接触到新事物时,都有一个从认识到亲近、到追求、再到感悟的过程。作为一个读书人,我们需怀有对知识的好奇之心,对职业的坚守之心,对文化的敬畏之心。唯其如此,我们才能成为合格的读书人。

纵观古今,好奇心是社会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如果道尔顿没有对自己与他人色觉不同而产生好奇,色盲问题将会更晚引发生物界的关注;如果门捷列夫没有对于化学元素性质的好奇,著名的元素周期表会更晚问世;如果李四光没有对中国“贫油论”的质疑,一五计划不会开展的如此顺利。好奇心,是我们成为一名合格读书人的基础。当我们怀有好奇心,怀有对世界的向往与热忱,我们自会用功读书,只为填满自己对知识的那种无穷无尽的探索与渴望。不止于读书,对任何事我们都该饱有好奇、探索求知、学无止境——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

过往历史的无数烟云变幻中,不变的是对职业的坚守之心,如果没有张伯苓、梅贻琦等一代读书人对于教师职业的坚守,中华文化的脉络就会出现断痕。他们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历经艰辛,建起了简陋的西南联大,虽身在草屋,一颗心却飞腾在中华文化的天空中。坚守心,是我们作为一名合格读书人的义务。当我们怀着坚守之心,我们自会用功读书,蜕去周身的浮躁,抛开功利心,真正的为读书而读书,为传承而传承。不止于读书,行任何事皆要秉持着职业操守,保持坚守,砥砺前行——怀工匠精神,自我辈始。

当今,我们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的环境下,我们依然坚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等手段,保护民族文化精髓。追本溯源,是我们怀有一颗对文化的敬畏之心。敬畏心,是我们最为一名合格读书人的自我价值的提升。当我们怀有敬畏心,我们自会用功读书,用心去体悟古人,与他们同喜乐、共哀叹。不止于读书,对于万物我们都该怀有一颗敬畏心,保持谦逊、兼收并蓄、继承发展——人生喜也罢,悲也罢,最重要的是心中的一泓泉水不能没有了月光。

作为读书人,我们不仅掌握着自己的命运,更是中华文化长跑线路上的其中一棒。我们不仅要合格,更要优秀,用手中的书籍,心中的好奇、坚守、敬畏,心向江河,谱写未来更美好的华章!

——胸中有大义,合力展宏图!

【负一书箧,心向灵山之巅】

郝名扬

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郑成功

《高考必备作文素材》《精简版名人名句》,充斥教育界的文化市场乱象以及应试教育的需求刺激了越来越多的“文化碎片”横空出世。在当今时代,读书不再是人们追寻真理,抒发情怀的途径。如果读书与分数之间不能画等号,读多少书也就毫无意义可言。回首浩浩汤汤的华夏岁月,张横渠等士人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的读书心志如今还有几人坚守?

如果没有手自抄书五指冻僵的宋濂,如果没有以辣椒驱寒读书的周树人,如果没有坚守传统,愿读诗的武亦姝,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中华文脉,何以繁盛如同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他们在读书,他们在坚守,背上的书箧行囊不再是沉重的负担,他们将从书中提取出的风骨、情怀与智慧,修筑成抵达灵山的青云之梯,他们将独到的哲学与智慧凝练成汩汩水墨,汇聚在俗世之中,期待着我们去辨识,去寻觅。

“文脉既隐,小丘称峰”。余秋雨对当今社会文化现状的评价既含蓄又直白。曾几何时,文脉传承竟落得前力愈颓,后劲不足的尴尬处境。

鹰隼试翼,风尘翕张。我想,是时候让我们传承先人的衣钵,背上书箧,继续打造那架青云之梯了。

处芝兰之室,久而不觉其香。读书亦是如此,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则纵使身处矮瓦斗室之间,亦能从书中获取无尽的智慧与财富,让思想的余香袅袅绕梁,充溢天地。

人不可一日无书。古今中外无数仁人志士告诉我们创造或坚守读书环境至关重要。日本地震后,校方统计人数后,不是把学生送回家,而是聚集在操场上读书依然;抗战时期战火纷飞,西南联大的朗朗读书声却能屏蔽前方震人心魄的炮声隆隆。

青年向上,时代向前。有为如我中华后辈,诚应从书中汲取营养。以静修身,以书养德。植根于传统文化深厚的土壤,利用无尽的精神养料,丰盈羽翼,向阳而生,以扶摇直上的鲲鹏之姿延续中华文脉的壮丽征程!

【合格的读书人】

姜天灏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的庄严宣誓,彰显了中国一代传统读书人的铮铮傲骨。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当今时代,高尚与低俗并存,深刻与浅薄共生,奋斗与娱乐共生,我有三问三答,请君为我倾耳听!

读书人为何读书?为寻求人类进步之阶梯。

读书人为何读书?以勤朴忠诚之奋斗,培养傲然独立之风骨,培养心系家国之情怀。

读书人追求什么?独立之精神,永恒之真理。

人类进步之路何存?书籍使这个问题得到了简明而有力的回答。它是勤奋的记录者,记录着过去、现在与未来之巨变;它是忠实的邮递员,将千古先哲的思想递送到我们手边。没有大英图书馆之丰厚典籍,何来马克思之《资本论》煌煌巨著?没有北大图书馆之万卷嘉言,何来开天辟地之毛泽东?没有中国古代医药经典之启发,何来屠呦呦发明青蒿素之奇功?书籍,指引我们走向光明的未来,它联通古今中外,积聚圣贤精华,是我们发展的积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新时代之青年,欲作为一合格读书人立于世间,适应社会之瞬息万变,需培养自我对文字的“亲近感”,与文字为友,与大师对话,与思想论辩,方能厚植人生进步之根基,寻找发展之阶梯。

当今时代购书藏书者甚多,但爱书读书者甚少。新时代之青年须知,欲做一“合格读书人”,不能只明书籍之重要而无动于衷,就如路在眼前却不积跬步,自然无以至千里。我们应秉承勤朴奋斗之精神,培养独立风骨,培养心系家国之情怀。我们不能忘记宋濂,少时的家贫没有阻断他读书的志向。他勇于借书,勤于读书,自言:“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正是他忠实的奋斗,培养了他的风骨与情怀,最终成为明朝开国元勋。

我们的读书追求什么?我们作为合格读书人,应追求独立之精神,永恒之真理,这让我们摆脱愚昧,不再盲从,真正成为时代的引领者。马寅初先生以其深厚积淀,以其独立思考,发表《新人口论》,他纵遭一时贬损,却被后人所称道。独立思考的优秀灵魂永远散发理性的光辉。

时代号角吹响,前路征程开启。新时代的青年,应做合格的读书人。以朴实之奋斗,铸就思想之利剑,扫清陈规,斩除愚昧,永远向着人类真理王国前进!

【去芜存菁读书明志】

张怡琳

浊尘世千载,独留书与茶,红尘滚滚,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读书之人,可谓少矣。百年前人人心往的名学圣儒,如今却被置之一旁,明珠蒙尘,而各种功利之作,庸俗文学却频频博着大家的眼球,网络写手横行,名士大家皆隐,让人不禁咂舌与担忧。

文化乱象的背后,是合格读书人的缺失。

真正的读书人,读的是理想。读书去混沌,明志向,百年南开,一代伟人周总理振聋发聩:“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反观现下,读书之缺少,教导之不善,造就了读书年轻人浑浑噩噩胸无大志,只知吃喝玩乐啃老度日,却不见千百年来古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意识:“路漫漫兮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真正的读书人,读的是高洁之志,读的是鸿鹄之志,请诸君仰头远眺,读书明志,做一个真正的读书人!

真正的读书人,读的是骨气,读书去颓靡,立根基,铮铮铁骨,绝代文人朱自清宁折不弯清白中国之根骨,他宁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生生饿死家中。老舍不堪羞辱,以身投湖,反观现下,竟有中国留学生于美发表演讲赞美美国而蔑视自己国家,港独分子无知叫嚣,丝毫不见钱学森为振兴祖国牺牲小我,鲁迅为国家复兴日夜奋斗,他们只为一身正气,一腔热血,深深扎根于爱国这篇土壤,任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真正的读书人,读的是铮铮傲骨,读的是超凡脱俗的风骨,请诸君睁目视之,读书正骨,做一个真正的读书人。

真正的读书人读的还有端正言行,虚怀若谷,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祖国的未来我们应发奋学习,潜心读书,去芜存菁,摆脱当下的浮躁之气,于字里行间潜心雕琢自我,少年智则国家智,少年强则国家强,唯有读书才能强自身,惟强自身才能强国,让我们做真正的读书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三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