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解忧,唯有读书900字

何以解忧,唯有读书

900字 初三 记叙文

“学而优则仕”,读书不仅能丰富个人知识,能有个好出路,还能修养个人素质,还能在你失落的时候,消解忧愁。

读书可以救国,排解百姓之愁。1893年出生于农民家庭的男孩、开国领导人毛泽东,十几岁时,考入到了湖南第一师范。当时,正值北伐战争之际,外来资本主义势力扎根于中国,中国正遭受着内忧外患。拥有远大志向的毛主席,一心想让中国摆脱这种现状,熟读在中国传播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熟读《孙子兵法》等一系列兵书,领略到了其中的精髓后,就毅然决然地成为了于1921年成立的中国共产党的一员,投身于救国救民的洪流之中。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成为了中共领导人的他坚持看书,对天下局势了如指掌,人称“诸葛亮在世”,领导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虽年纪大了,但他却始终离不开读书,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如果毛主席不阅读马列主义书籍,就不会加入中国共产党,献身于救国救民的事业之中;如果毛主席不阅读《孙子兵法》等兵书,就不会用兵如神,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因此说,读书可以救国解忧。

读书可以兴国,排解受胁之愁。钱学森,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没有他就不会有中国的原子弹、氢弹等世界先进武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美国深造的他,一心想为中国制造一系列重武器好让祖国不受帝国主义的威胁,他努力读书,看透一本又一本物理和数学书,不断研究试验。冲破重重阻力回国后,经过几年的努力,在一切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情况下,用了其他国家不可超越的时间制造了一系列重武器,不断增强国防实力,让美国资本主义国家赞不绝口。正是因为钱学森在美不断学习不断进行科研以及回国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努力,才有了这样的成果。因此,读书可以兴国;何以解兴国之忧,唯有读书。

读书可以补憾,消解学业之愁。已在NBA退役多年的姚明,有许多称呼,姚老板、姚明、大姚人大代表……不过,最多的还是姚同学。姚明为了弥补自己在年轻时代未能完成的大学学业,退役后,赴大学一心一意读书,完成了落下的所有大学课程,消解了自己未能拿到大学毕业证的忧愁。

读书可能不是唯一的出路,但不读书就一定没有好出路。读书能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能增长自己的学识本领,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故曰:何以解忧,唯有读书。

故乡夏韵

550字 初二 记叙文

嫩绿的初春给人希望,蓬勃的盛夏使人沉醉,金黄的秋天带来丰收的喜悦,雪白的隆冬让人遐想陶醉。但在我心中,四季之美,最美不过故乡的夏韵。

我的家乡,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的临泽县,俗有“塞北小江南”之称。夏天里的故乡,不管是在低矮的田畦上,还是在老墙边,到处都滋生着夏韵,渗透出绿的诗意。

走在乡间的小渠边,闭目倾听潺潺的水声,远远的,悠悠的,带来一种沁人心脾的感觉。抬眼望去,家乡特有树种——枣树上那些嫩绿的叶子衬托着碧蓝的天空,让人感觉这家乡的夏天不只属于炎热、干燥,也属于清凉的生机。

飘着游云的天上,几只鸟儿歌唱着,滑过苍穹,飞向田野那边的树林。一阵南风吹来,吹歪了村庄升起的袅袅炊烟。整个故乡好象沉醉在一片朦胧的诗意中。

不知不觉中,午后的天空下起了一阵夏雨。雨丝中隐隐地带着一丝丝凉意,悠悠的雨点声在耳边回荡,根根银丝洗礼着大地,雨水滋润着家乡的田野。

夜幕降临了,一切都变得那么清新自然——空气是清新的,风儿是凉爽的,天空是晴朗的,月光如洗。一排排树木也洗过了痛快澡,看起来是那么发亮,那么清爽。于是,我倚在窗口,静静的品位着家乡这美丽的夜景。

一切都那么安静,和谐。几声“知了。知了``,让整个夏夜更加充满了生机。

夜悄悄的,一轮满月挂在空中,就像块无暇的碧玉。天空中闪着几颗星星,它们和村庄里昏暗的亮光,构成了一幅神秘的夜的画卷。

仅仅一片绿野,一阵夏雨,几缕清风,一片月夜而已,却让我钟爱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

我爱你,故乡的夏韵!

(指导教师:倪升周)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记叙文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