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草一样活着800字

像草一样活着

800字 初三

我常常读你的诗。

喜欢你的诗,是因为喜欢你开辟的远离尘嚣的田园。

翻开诗册,读着第一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我不禁想到,在人间芳菲、姹紫嫣红的季节,你隐在草色青青的田园之中,一柄锄头、一顶草帽、一袭蓑衣,伴你躬耕山野。山外的世界,车马喧喧,熙熙攘攘,而你选择了一条寂静幽僻的小路,独自往来。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又是新的平静一天开始了。你守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老节律,在田园里躬耕,整理荒芜杂乱的田地,同时也整理着自己的内心。傍晚,看见夕阳中倦鸟返林,月静静升起,这是你荷锄晚归的时候。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走在归家的小路上,独自一人,有淡淡的寂寞涌上你的心。你想起曾经充满壮志的理想,想起年少时鲜衣怒马的誓言,那些梦想在世俗的暗夜里,就是一个个永远不能实现的梦。这一梦就是数十年的时光,那些背离了初衷,黯淡了心灵的日子,像冰凉的霜露打湿美好的心。

我总是在读到这里时,会禁不住想象你的心境:

你出生于世代官宦之家,是开国元勋之后,本也曾希望在仕途上有所进取,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也曾“猛志逸四海”,但是几十年间,理想在现实中颠沛流离,精神在现实中苦苦挣扎,你觉得生命像草芥,在风雨中飘零。

那么,哪里是草的家园?

你把眼光投向那片田野,看见田野上青草遍地。是草,就该生长在田野,自然自由,无拘无束,年年更新,岁岁荣枯,这便是自然的规律。“豪华落尽见真淳”,你的心中豁然开朗,你眼睛里透出彻悟后的淡泊宁静,你再次回头,望向满园青色,只看见兰芷萧艾,芳草萋萋。

你乘着酒兴,快步走到案前,拿笔,蘸墨,挥毫——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从此后,你常站在东篱边,身边是一簇秋菊,悠然抬眼望向南山的青葱。

从此后,你走在自己的田园里,与草和自然为伴,像草一样在自然中活着。

可是你不知道,你开辟的田园,让许多不安的灵魂找到了精神归宿,让许多如草一样的生命有了归依的土地。

轻轻地,我合上诗册,喧嚣和骚动从我身边隐去——

因为我知道有一片田园,那里芳草遍地,落英缤纷。

吟秋随思

750字 初二

秋日的天总是晴朗,今天也不例外。阳光在身上流转,很是舒适。

我便起了身,随手拿起了诗集,恰巧翻到了一组写秋的。

“人烟寒桔橘,秋色老梧桐。”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古人吟秋,便落在一个“愁”字上。愁,心之秋也。

说得真是伤感而又美好!在古人那里,感伤是一种情怀。

很不幸,我没有这种情怀。我爱秋,我爱的是秋的清朗,就像爱春的美好,很直接,不太关乎内心情感,只是欣赏季节的特点。我就是这样一个生活在现代的凡人,少了些诗情画意,少了些情怀。

真是遗憾!在这个时代,凡人是常态。比如,面对秋天,我们都少了些情怀。

是什么让我们失去了情怀?

或许是我们知道的太多了。

我们知道了风雨雷电的形成原因,我们知道了草木荣枯的规律,春夏秋冬四季在我们看来,是符合科学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用科学、用理念、用理性我们解释了一切,越来越清楚地明白很多的事物。

可是,我们失去了面对自然的情感,失去了感性,失去了心灵。

明白真相的我们,对自然失去了崇敬,也就失去了感叹生命的良好契机,也就失去了反省人生的动力。未解之谜越来越少,我们渐渐的用定理解剖了曾经玄幻神奇的大自然,用科学解释季节、解释春秋,明白真相的我们,谁还会去思索自然的感情?谁还会认为自然能给予自己特殊的感情?

今天我们拥有如此丰厚物质,可以在冬天享受如春的温暖,也可以在夏日感受冰雪的清凉,不用长长地等待一封家书,也没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感觉。当分别、等待、思念、盼望……这些情感都渐渐淡了远了,我们哪里还有情怀!

如果,面对物质我们能保持一份矜持该多好啊!

在秋风萧瑟的季节,持一卷诗走进自然,看满山秋色,听万叶秋声,任秋之愁绪弥散,身世之感、家国之忧、生命之悲,万千情怀涌上心头——

或许这样,我也可以在深秋中,嗅出一丝悲与愁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