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改写)_1000字1200字

清平乐·村居(改写)_1000字

1200字 六年级 诗歌

夏日,夕阳西下,暮风习习。步出门外,一股泥土的芬芳,草木的清香便钻入我的鼻子,闻着这乡村独有的气息,看着两旁别致的风景,心情一下子放松了许多。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地来到了一家院落外,那满眼的绿色吸引着我,使我停下了脚步。

院外的篱笆上缠着嫩绿的藤蔓。院里,有着一座矮小的茅草屋,茅草屋上,爬着几条长长的瓜藤,一直爬到屋顶上。屋顶上,已结出了一个个又大又甜的南瓜,那金黄的南瓜,被绿色衬托着,散发着光泽。茅屋前,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许多鱼儿在小溪里嬉戏、玩耍,在一片片荷叶间,盛开着几多亭亭玉立的荷花,还有一些含苞欲放的小花骨朵儿,悄悄地从叶间探出头来。屋边,挺立着一棵高大挺拔的桑树,一片片桑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桑树上还结出了一个个汁水饱满的桑葚。屋后,是一大片竹林,竹叶翠色欲滴,一阵微风吹来,竹叶随风摇曳着,发出清脆的沙沙声。看着这些,我的心情愉悦起来……

“唉,老婆子啊……”只听见一阵叹气声,我循着声音望去,只见小茅草屋的窗子开着,窗口坐着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只见老妇人一手拿着酒壶,老翁则拿着酒杯说:“这时间可过着真快啊,转眼间又到了夏季了!”说完,他便把手中的酒一饮而尽。老妇人一边拿着酒壶为老翁斟酒,一边说道:“是啊,你看那桑树上的桑葚都熟了,到时候摘下来给孩子们吃!今年的庄稼也长得不错,一定会有个好收成!”“说起我们的孩子啊……”老翁的脸上露出憧憬的神色,“我们这忙了大半辈子了,他们也总算长大了,我们也终于可以安度晚年喽!”渐渐,老翁把目光转向了那一大池荷花,说:“老婆子啊,自从你嫁到我这啊,吃了不少苦,等那荷花开了,我摘一点给你做头饰啊!”老妇人笑了,额头上的皱纹舒展了许多,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红晕,她抿了一小口酒,顿了顿说:“不苦不苦,老头子,只要能跟你在一起,我就满足了!”俩人相视一笑,碰了碰酒杯。

往外看去,只见在小溪的东面,大儿子正扛着锄头,在豆田里锄草,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额头上滴下来,他也顾不上擦一擦;二儿子正在桑树阴下编鸡笼,他一手拿着竹编,一手拿着还未成型的鸡笼专心致志地编着;还有那调皮可爱的小儿子,趴在小溪边的草地上,紧紧地攥着莲蓬,小心翼翼地把莲子一颗一颗地剥出来,露出一个个乳白色的、如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似的莲子。

看着看着,我被这和谐、融洽的景象迷住了,却不知天色已晚,灿烂的晚霞布满了灰蓝色的天空,那阵阵悦耳的蝉鸣声把我唤醒。回到家里,我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

《清平乐·村居》

六年级:刘千语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点评:这是一篇对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的扩写之作。原词描绘了一幅五口之家快乐的生活图画。本文以辛弃疾的视角“我”来讲述故事,更贴近原词意义的同时,也利于情感的抒发。开篇对景物的描写非常细致,将原词中短短的两句“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描绘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乡村美景。老翁老媪的对话也很符合情景的设置,三个儿子的描写也基本到位,处处都透着生活之趣和人情之美。

点评老师:杨秋红

杜甫的一天_550字

450字 六年级 诗歌

唐代诗人杜甫中年时期在成都一间草堂内定居,生活虽然很清苦,但十分悠闲宁静。

初春的一天,大诗人杜甫叹道:“现在正是植物萌发的季节,要是能下一场春雨就好了!”老天像是听懂他说的话似的,过了几天。雨就飘飘撒撒的下了下来。“哗啦啦……”的声音传入大诗人杜甫的耳中。杜甫朝窗外一看,目光随着雨和风落在小花、小草的身上,由于春雨的无私奉献,路边那刚开放不久、娇嫩的鲜花有点沾湿,显得沉重;不光是五颜六色的鲜花,还有那小草、树木,也都被装点的生机勃勃。而在乡间小路上,乌云黑的像碳,湖泊上偶尔经过一艘灯火璀璨的明船。

诗人不由得联想到:“外面的花怎么美丽,想必明天锦官城里一定是一片万紫千红了吧!嗯,明天锦官城里凡是种满花草的地方一定都是一片万紫千红了吧!”第二天一早,诗人早早的起了床,进了城。真的,锦官城里凡是有花的地方全是一片万紫千红!锦官城成了一片花的海洋!

看到这里,诗人不由得诗兴大发,吟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也就是现在的《春夜喜雨》!

六年级:杨沐青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诗歌
12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