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1200字

石壕吏

1200字 初二 记叙文

安史之乱之时,唐军本胜利在望,但敌军突然增加援军,形势逆,在敌人两面夹击下,唐军全线崩溃。四处抽丁补充兵力。这时我刚好从洛阳回华州,正由新安县继续西行,直到傍晚时分,我才在石壕村的一户人家里投宿。

家里很简陋,屋顶也裂开了几条缝,遮挡风雨的工具也仅仅是几张单薄的纸张。几乎是用补丁多次缝补也有现在这样的状况。床上躺着个小婴儿,旁边的年轻女子细心照料着孩子。不久,老妇为我端来一碗水。赶了这么久的路这是我今天见到的第一碗水,端起碗,大口大口的喝了起来,一滴水珠都不剩。“慢慢喝,不要急,水还有很多呢。”老妇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貌似一句普通的话,却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父母,他们已经年迈,现在又是战乱之际,此时做儿子的却不在他们身边还真是…。想到这儿,我不禁落泪。老妇坐到我旁边,告诉我他们家曾经是穷,但家庭和睦,子女孝顺,他们享受着天伦之乐。可好景不长,一天差役来捉男丁,把老妇的三个儿子带走充兵,刚一个儿子来信,说两个哥哥已经战死,他一个人也…说着,老妇哭了起来。岁月无痕,但在老妇身上留下了纪念。头发已变得银白,脸上的道道皱纹以及淡淡的眉毛下,两眼布满血丝。衣服处处是补丁,且已褪色。此时,一位大爷缓缓走进来,想必是老妇的丈夫吧。

“你家剩几口人是你家的事,我们只是奉旨照办,无论如何,这男的我们必须带走,识趣的快松手,否则---”接着就传来了妇女和孩童的哭声。这一声响打破了此时的沉寂,老妇和大爷的神情都紧张起来,相互一望后,大爷越墙逃走,老妇摊在椅子上,努力地使自己镇静下来,但不管用似的,老妇手中握着的水努力地抖着,手也似乎越发越有劲,像是要把碗捏碎。嘴里还喃喃的念叨着:“差役怎么。.又来。.又来捉人”随后敲门声响起:“开门,开门,快开门!”。好一会儿,老妇反应过来,蹒跚的向门口走出,又颤抖的手打开破旧不堪的门。“这么久才来,我们这几位大爷的时间可是宝贵得很呢,你赔得起吗?”门一开,就传来衙役不满的怒喝声,老夫也凄惨的哭了起来。

“快!把你儿子交出来!“一个差役用很粗暴的口气向老妇吼道。“不,管爷。我的三个儿子一个月前就已被你们捉了去。家里只剩我一个。”老妇哽咽道。“哇哇哇···哇··”婴儿的声音从房里传了出来。差役听见哭声,勃然大怒“你不是说家中无人吗?敢骗我们,你还要不要命那!”老妇惊慌的抬起头,紧张的神情在她脸上蔓延着,仿佛她担心发生的事发生了。脸上的不知所措、茫然并没有让差役死心,差役的逼问,怒喝的言语,老妇逼于无奈,用苍老的硬邦邦的手擦去脸上的两旁泪痕,回答道:“家里的确有一个男丁,但他只是个婴儿啊!正因为有后代,他母亲才没有改嫁,但家里的经济来源一下子断了,她的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得体的衣裳,你们要带就带我走吧,我力气虽小,可也能,咳咳…,也能为你们准备伙食。”“也好,总比没人交差的好。”差役的语句稍显得有些缓和。之后…

夜,越来越深了。已听不到老妇与差役的对话了,却听到了风吹树叶的“沙沙”作响,还渐渐伴着低头哭泣的声音,一切的一切,都显得那么悲凉、忧伤…

当天边的第一缕阳光撒向大地之时,我已感受不到一丝温暖。有人在这一夜都在想心事,有人在这一夜是用悲伤地思念来度过。当我与老翁告别时,才发现一个晚上竟让老翁苍老了这么多。我与他告别,但我想,他是听不到的,因为他一直蜷缩在一个角落,低头哭泣着。.哭泣着…

石头已经生了根

650字 初二 记叙文

虽说:“春水贵如油”,但多了总不太好。          

这条路并不 窄,由于雨的“功劳”,它变得坑坑洼洼,足足积有半寸深的水。晒了半天太阳后,路中央总算出现了一条田埂似的小径,勉强能行走。不知谁恶作剧,在“小径”的某处放了块大石头—埋下一处隐患。“丁零零”一辆自行车不急不缓地驶了过来,车上是个小伙子身穿着中国传统颜色的服装,鼻梁上黑框眼镜的镜片足有瓶底这么厚。引人注目的是那胸前xx名牌大学的校徽。哎呀,车子快撞到石头了,怎么还不下来?终于撞上了。小伙子摔在污泥里,眼睛甩出去好远。他爬起来摸着了眼镜,用衣袖擦了擦,带好,又扶起自行车,莫名其妙的望了望石头嘟囔了几句,跨上车走了。                         

过了半晌,飞过来一团红云。看清楚了,是个年轻姑娘。自行车是“凤凰”,高跟皮鞋,西装,全是火红的;再加上那血红的唇膏,分红的胭脂,额中间的朱砂印,表明他对红色有很深的感情。她分明看见了那块石头,但懒于下车,想绕过那“暗礁”;那只泥泞太多,加之车技平平,只听“咚” 地一声,“红云”摔倒了,泥水溅起老高,皮鞋、裤子由红转黄,“凤凰”找上了一层黄“漆”。姑娘气呼呼地站起来,破口大骂︰“这是谁干的,缺德!我咒他家断子绝孙!”那骂技实在高超,可惜欣赏者寥廖。 大概是骂够了,正欲离开,听到有人喊她。定晴一看,原来是一个英俊的小伙子—她的男朋友。“小心前面那块石头。”“没事,瞧我的”小伙子先出潇洒劲儿,头一甩,把车头一提,满以为“嗤”地一下就可以越过障碍物,落到预想的地点。遗憾的是,啪啦一声巨响之后,小伙子与自行车都被泥泞裹住了。小伙子恼羞成怒,骂放石头的昧良心的人,骂那些发现石头却不搬走它的人。随着,朝那石头狠踢一脚。“哎呦”石头反而惩罚了他。姑娘和小伙子推着自行车,骂骂咧咧地走了。             

天晴了,又阴了;阴了,又晴了。那块石头依然一动不动,已经生了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二
记叙文
12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