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见了什么700字

你看见了什么

700字 初三 书信

我们来做一个别人做过的实验:给你一张白纸,白纸上有一个黑点。请问,你看到了什么?

黑点,一个黑点。

惊呼,你为什么没看见白纸呢?

一个买甜甜圈的老奶奶说,生活就如这甜甜圈,如果你只往中间的空洞看,那么你一定是一个悲观者,但是如果你跳出这个空洞看洞外香脆可口的甜饼干,那么你的生活就能有滋有味。

无论是白纸还是甜甜圈,都告诉我们,事物往往都有两面,而我们因多往好的那一面看。大家一定都听过,有一个人幸运地捡到一颗又大又美的珍珠,但却对其上一斑点心有不悦,便一层一层地削着那珍珠上的斑点。直到斑点没了,那珍珠也不复存在了。之后他一病不起,后悔当初不该去计较那斑点,不然此刻自己手中还攥着一颗又大又美的珍珠。

可以看出,太过在意事物不好的一面,过于计较“瑕疵”,往往给我们带来不必要的精神痛苦。相反,多往好的地方看却能使我们快乐、幸福。

有一天,俄国作家索洛古勒去看望托尔斯泰,说:“您真幸福!您所爱的一切您都有了。”托老说:“不,我并不具有我所爱的一切,只是我所有的一切都是我所爱的。”人们常常渴望“有我所爱”,却不知“爱我所有”才是最大的幸福。“所爱”无法拥有无疑会使人内心抑郁、痛苦,但如果像托老那样跳出“不好”的阴影,望向“好”的天地,那么一定会知足常乐的。

正因为世上难寻无瑕的珍珠,凡人难有无憾的人生,所以我们对待事物不能总有过高的奢求。虽然我们有缺憾,但只要我们有乐观豁达的态度去对待“不完美”,我们或许会发现这其实也是一种美。断臂的维纳斯,背部纵裂的大卫,建筑失误的比萨斜塔,无不是“不完美”艺术品中的杰作。失聪的贝多芬,失明瘫痪的奥斯特洛夫斯基,被人们喻为“只剩一个大脑”的霍金,他们的一生无不是“不完美”人生中最壮丽的诗篇。

因而说瑕不掩玉,一丝一点的不足不能否定整体的美丽,我们看待事物,不应死盯着那可恶的一“点”,而应多去看那美丽的一“面”。

现在,请再一次回答我:

你看到了什么?是黑点还是白纸?

心底的后悔

900字 初三 书信

寒冬的夜晚没有下雪,但寒冷依旧。冷风呼啸着,嘶吼着,树枝就像发了疯似的,拼命地摇摆,拼命地摇摆。

九点钟的夜晚,天空已经罩上了一层巨大的黑布,星星挤不进来,月亮也好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藏在了幕布后面……玻璃的另一边,万家灯火已经湮灭,只是隐隐约约闪烁着一点点光芒。

门外,响起了阵阵清晰的铲土的声音,一铲,一铲,又是一铲,行动似乎十分敏捷而又有节奏。我寻声望去,一名下水道工人正在冒着严寒为大家清理堵塞的化粪池。他好像也听到了我的脚步声,朝我看来。噢,天哪!竟然是早上在米粉店中偶遇的“不素之客”,我不禁打了一身寒颤……

雄鸡刚刚破晓,我便“欣然起行”。洗漱完毕,到米粉店补充补充“营养”。快吃完时,一个衣衫不整、满是泥浆的“黑人”端着一碗粉在我身边“降落”。看着他这身“蜘蛛侠”的打扮和身上发出的阵阵“酸香”,我肚子里“翻江倒海”,吃进的都“蓄事待发”,快要“火山爆发”了。他放下了手里的铁铲和铁锹,把一包用黑塑料袋套着的东西置在桌上,双手搓了搓,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刚吃了两三口,他迅速站起身,径直走向了厕所。为了惩罚他对我的“折磨”,我偷偷地把他的塑料袋拎到垃圾桶旁,扔了。尔后,满意地上学了……

这时,他笑眯眯地说:“老弟,你读几年级了?”

“八年级。”

“成绩怎么样?”

“一般般。”

“嗯……”说到这儿,他犹豫了片刻,顿了顿,说,“我好像在哪儿见到过你?”

“我……我也好像在哪儿见过你!”

“哦!今天早上!”两人异口同声地说道。此时,我的头开始发热,脸红了,耳根也跟着红了起来。

“哎,老弟!早上那包东西你知道谁拿了吗?里面可是我花了一百多块钱为妈妈买的药啊!”

我此时的体温已经达到了沸点,脸红到了极点,支支吾吾地说:“我不……不知道啊!”

“哦不知道那就算了!现在很晚了,快去睡吧!这个天可真够冷的,卷在被窝里可暖和喽!好好地睡上一觉吧!”

??我的心如刀割般疼痛,面临着十字路口前艰难的抉择:我想勇敢地说出来,可却又因为自己的怯懦而说不出口;当我吐出了半个字时,舌头又把喉咙给堵住了。

他把化粪池疏通后,利索地收拾好工具,在凛冽的寒风中匆匆地向远处走去。他回头看了看,似乎在看那个撒谎的我,又似乎在看那个好像被揭穿了的我。我不得而知。可我就像吃了一颗“后悔丸”,心情千万分的不好受。

………

他的妈妈现在怎么了?病情有所好转了吗?如果能遇到他,我真的好想好想给他赔个不是。也许今生无缘再遇到他,那我就将之藏在心底,祝他好运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书信
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