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读后感(10)900字

《弟子规》读后感(10)

90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传统文化在如今这个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似乎显得有些落伍,但近几年掀起的这股学习传统文化的浪潮,使我们这些喜欢赶时髦生活,在网络时代、吃着洋快餐、穿着耐克的时代青年,开始反省自己:现代社会哪些才是最根本的东西?

对弟子规的学习,让我找到了答案。弟子规总序开篇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它从人之根本出发,教育我们要从这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德行的塑造。首孝悌,就是说做人首先要心中有爱,要孝敬父母。一个人如果连对他有养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话,那么他就丧失了做人的根本,对长辈、对领导、对老师、对兄长、对朋友就更谈不上发自内心的尊重,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难得到认同。

次谨信,告诉我们做人要谨慎,要讲信用,也就是要诚信为本。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企业,如果不能诚实待人,那么他依靠什么立足社会呢?“人无信不立,企无信难存”,李嘉诚不就是靠着诚实守信的人生信条,才从一个做塑料花的商人起家,做到今天拥有数百亿身家、誉满全球的成功商人吗?在如今处处讲求竞争,事事讲求效率的现代商业社会中,诚信也许并不能为企业赢得眼前一些唾手可得的利益,于是一些目光短浅的企业便丢弃诚信去追求所谓的丰厚利润。然而他们得到了些什么呢?眼前的“三鹿”奶粉事件,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吗?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意思是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遐,还要学习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这是教育我们如何待人处事、如何学习,要经常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缺点,从各个方面来约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例如,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会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会变成和谐的世界。

开在雪山之巅的鲜花

600字 初一 说明文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寒冷的冬夜,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地落下,把地面铺得厚厚的。狂风呼啸,卷着雪片在空中形成了一个个旋涡。

“孩子,考验你的时候来了,家族的每一个人都要经历这一关。背上行囊,徒步到雪山上去采摘属于你的那一朵鲜花吧。”老者的声音缓慢而洪亮,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威严。

“可是,父亲,为什么不用家族与生俱来的神力让每个年轻人飞到山顶呢?”这声音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稚嫩,充满了疑惑,

“不,孩子。这花是用你的血汗浇灌的,没有自己的艰辛,花朵就不能开放。”

一阵长久的沉默,只听见两人沉重的呼吸。“时候不早,上路吧。”还是那个缓慢的声音打破了沉静。

阴冷的月光洒在雪地上,照着一行歪歪扭扭的脚印,很深很深。

年轻人的身影在雪地上慢慢移动。在他眼中,只看得见远方的高山,那是他唯一的目标。远处传来刺耳的笑声:“年轻人,像这样走你还要走多久啊,别听你父亲的,快用你的神力飞向山顶吧,哈哈哈……”

雪地上还是那个顽强的身影在艰难地移动。一次一次迈出腿,一次一次踏进雪,再一次一次地把腿从齐膝的积雪中拔出来。脚印一个一个留在身后,汗珠一滴一滴地从额上滴下来。

雪片还在往下落。旷野中,四面八方都回响着大雪的威胁:“年轻人,不许再往前走了,否则,我会让你葬身在雪地之中。”

年轻人似乎什么也没有听到,依然在重复着那个机械的动作,迈腿,踏雪。因为鲜花就在前面。

寒风更猛烈了。大雪更疯狂了,好像要埋没雪地上那一行行血汗凝聚成的脚印和那个瘦小的身影。不过,所有的威胁都不能吓倒这个顽强的年轻人,脚印还是那样清晰可辨。

是什么力量使他不畏艰难险阻,攀登不已呢?

苏轼的回答就是最好的诠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读后感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