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和松树650字

桃树和松树

650字 六年级 抒情散文

在一个辽阔的田野上,有着一棵桃树和一棵松树。

春天来了,下了几场蒙蒙细雨,吹了几阵暖暖的春风,天气渐渐变暖和了。桃树开始爆出了嫩芽。不久,桃树的叶子越来越大,中间还开了一朵朵粉红的桃花。这时,一只小鸟正好路过,看见那美丽的桃树,就怀不自禁地赞美道:“桃树姐姐,你长得好美啊!我得叫同伴们来开开眼界!”说着,飞向了远方。不久,一大群鸟儿飞来了。鸟儿们纷纷赞美,说:“桃树姐姐,你可真是天女下凡!”“不对,你比天女还漂亮。”桃树听了这些话,心里有些骄傲,对着旁边那刚抽出嫩芽的松树,说:“你真丑陋,看看我多漂亮,那不怪得小鸟只喜欢我,不喜欢好。“松树一言不发,笔挺地站着。

夏天已经来临,风姑娘送来了一阵阵炎热的风蝴蝶在桃树上传播花粉。桃树结出一个个小桃子。没几个月,小桃变成了硕大的红桃子,赞美道:“这些桃子那么大,味道一定很不错。”于是,便摘下一个,尝了一口。“好吃,太好吃了!”这个路人走后台。又来了一个行人,他看见了连忙摘了一个吃了一口,说:“太美味了,我长那么大也从来没吃过那么好吃的桃子,我得摘两个给孩子吃。”于是,他又摘了两个,高兴地走了。桃树越发得意,对身边的松树说:“你看看你,既不会开发又不会结晶果,你真没用,没有人会喜欢你的。”松树依然一句话也不说,不过它比上次还要精神。

秋天到了,天气越来越凉。一阵阵凉风吹来了,桃树那碧绿的叶子变黄了,风一吹,叶子就落了一地。没几天,桃树的叶子全掉了,光秃秃的,一只只小鸟准备去南方过冬,经过桃树,说:“这棵桃树真丑,和猪八戒差不多。”一个行人再次经过这儿,说:“桃树真恶心,叶子都没了,像个秃子。”桃树听了很难过,号啕大哭起来。她问松树:“松树大哥,你有什么办法能让我长出叶子?”“没有关系,这是自然之道,到了春天自然会长出叶子的。”松树安慰桃村道:“不过,你不能一漂亮就忘记了一切。你要记住‘美丽的东西不一定长久,长久的东西不一定美丽。’”

泉州古称“鲤城”的传说

1000字 五年级 叙事

泉州古称“鲤城”的传说

鲤鱼是我国传统的吉祥物,而泉州古称“鲤城”,泉州人总是津津乐道自己生活的城市就是一尾活的鲤鱼,所以在泉州城和属县流传着许多和鲤鱼有关的传说。

从明初有泉州城为鲤鱼的传说,祖籍泉州的台湾著名女作家、书画家龚书绵在《泉州湾的怀念》一文中提到:“小时候,父亲在茶余饭后,总喜欢讲些地方上的逸闻趣事给我听。譬如说,泉州为什么叫做鲤城,因为地形像鲤鱼,邻界永春城则像一张大鱼网。永春人善于经商,自从永春建城后,每年来泉州贸易,总是‘渔翁得利’。因此泉州城利权外溢,其他遭遇也有许多艰难,后来决定在开元寺的两侧,建立东西两座高塔,作为刺破鱼网的象征以后才得平安顺利。这是神话,但它却一直流传到现在,真是不可思议。”永春人善于经商历来藉藉有名,有一句俗谚是说“无永不开市”。至于泉州与永春鱼网竞争的传说,则出于民间丰富的想像。在永春,也可听到当地人说永春城是一张鱼网,这张网的网蒂就是县城北面的主山———大鹏山的尖顶。永春旧志也记载,明朝万历年间永春人郑思铨,精于相地之术,人称“龙卷仙”,时永春县城筑城围,郑思铨叹曰“不以为‘渔翁撒网’,乃作‘池螺暴肉’,惜哉,乃言于当事者,开五巷凿七池以调剂之”。而永春城南的留安山,又名双鱼山,旧志载“自白马蜿蜒而东,突起二峰,由县楼端望若双鱼焉,翰屏巽方,一州精神,盖在于此”,足见永春人对留安山的青睐有加。

民间传说:桃溪流经留安之处,从前有个虎尾潭,深不见底,泉州湾有一对鲤鱼精,溯晋江东溪而上,至虎尾潭留连忘返,逢风云际会鲤化而成龙脉,即为双鱼山。山北之域称“化龙”(今桃城镇化龙村)即源于此。永春西部桂洋镇与德化县交界的岐山,有著名的大白岩,据说其山形为“双鲤朝天”,山峰形如鲤鱼之尾,高耸入云,而鲤鱼之头则在泉州。永春介福有鲤鱼石,明朝状元庄际昌游于此,赋诗曰:“溪声湍濑夜喧雷,柱砥当流跋浪开。万里龙津撑一角,乘风直上禹门来。”鲤鱼一跃龙门则声价百倍,此诗不愧为状元手笔,有一跃惊天下之壮志豪情。

安溪官桥镇五里铺有“双鲤堂”,崇奉保生大帝,堂前有一水池,池中二巨石形似双鲤,天工造物,惟妙惟肖,“双鲤堂”由此而得名。安溪湖头镇与金谷镇之间渊兜滩上御史岭下,有一座“跃鱼亭”。相传清康熙年间大学士李光地一次回安溪省亲,忽接圣旨令其急速返京,而连日山洪暴发,溪水猛涨,渊兜滩更是险上加险,舟子恐有鱼精水怪作祟,不敢开船。李光地泰然立于船头,让舟子放船顺流而下。舟过渊兜滩,忽然水中一条金色鲤鱼跃上船头,李光地笑曰:“此乃天赐我佳肴也!”即命舟子立即生火烹鱼,取美酒独酌,以壮水程,当日安抵泉州,自此湖头西溪至泉州的水路竟比以前顺利得多了,后人美传此事,为建“跃鱼亭”。“鲤鱼吐珠”的传说象征着泉州是一个福祥之地,寄托了多少年来泉州人民祈盼幸福吉祥的美好愿望。盛世新景,可以想见,泉州这尾古老的鲤鱼将更加鲜亮活跃。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抒情散文
6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