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知足600字

说知足

600字 高三 议论文

常言道:“知足常乐!”但知足者未必能长乐。而且,一个人要活得精彩,就要不断地追求。所以,人,都要有一种永不知足的精神。

有人说:“人生的美丽,在于探索未知世界的精彩。”这就是源于一种永不知足的精神。爱迪生,他的一生暂短,却活在不断的探索中。他一生的发明有一千多项,平均生命中的每十天就有一项新发明。他的一生是灿烂的。

在美丽的音乐殿堂里,有一段美丽的传说,而主角就是“路德维希贝多芬”。他不甘平庸,要在一片满布名人的欧洲大陆,创出自己生活的篇章,以致招来一片愤怒的指责;他不甘堕落,双耳失聪了之后,仍要以音符表达他内心的思想,从而写出《命运》这一足以振撼心灵的篇章。错乱的爱情,残酷的背叛,浑噩的社会,不公的命运,始终无法熄灭他炽热的心灵。那一股炽热源于一种永不知足的精神。

要是比别人优秀一些就知足了呢?

仲永很小的时候“指物作诗立就,起文理皆有可观者。”而“邑人奇之”,常客待仲永父亲,或花钱买仲永的题诗。仲永的父亲“利其然,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几年后,仲永“泯然众人矣。”

但是,回想鲁迅一生,23岁写成着名诗篇《自题小像》,27岁发表着名论文《摩罗诗里论》。初有成就后,仍不忘当年“弃医从文”的壮志,发奋着作,向国人“呐喊”,此外还翻译外国着名作家的作品。鲁迅成为现代文坛一巨擘。

切莫认为知足了就是追求一片恬静的生活。晋陶渊明辞官归隐,并非他已知足,而是向天下人发出抗争。他笔下的“桃花源”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其实,天下之大,学无止境,又何时有知足的时候呢?人生在世,虽如寄蜉蝣于天地间,但若能留名于后世,又岂能轻生?

我们不能把认识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浅尝辄止,而应当有永恒的追求,让不知足的精神永存。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落花,依然芬芳

700字 高一 散文

时光如水,总是无言。若你安好,便是晴天。好温暖的话!书本中的这段文字把我本已经微微生气的内心,渐渐地感动和融化了……

六月炎夏,我心阡陌。于是,在安静的空间里,一个人细细翻阅流影光年,这一份心情与风月无关,与素情寡恋无关。只是静静地享受时光如水般静止深刻,如流沙般在指间倾泻,散落一地的,却是那曾经的美丽与温柔……

喜欢安静的看天,看天的蓝,蓝的如琉璃般层叠变换,心情也会跟着深深浅浅,偶尔划过心尖,便晕出一抹白纱般的云,如水汽漾上心头,只为那蓝,而如此澄澈……

喜欢站在清零的风中,感受凉风刺入皮肤的冰冷,丝丝缕缕的点滴,无论怎样曾经荒凉,都已成为了过往。我想,谁都无法握住那些拼命想留住的岁月吧……

此刻的风,裹着似有似无的细雨,在天色微蒙的午时,淡淡拂过我的发尖,一缕幽情深入心中,只一触觉的闪动,便把自己那抹清浅的身姿融入风中,于是,便高缈而清逸了。

也许,生命不止,红尘无尽。从粉墨登场到低调落幕,我们赶赴着这场倾城盛宴,无论忧郁和沉重,无论惆怅与惶惑,仅以一程换一种读懂,仅以一程换一种经历,仅以一程换一种喟然,如此而已

淡偌清痕,也许只有文字才能把内心的那一份迷茫遣散。穿过零零碎碎的如烟岁月,只留下半盏叹息和回忆,也在一不小心的时候就凌乱了这个季节如诗般的对白。

于是,涂抹一个季节,裹覆一份苍茫,点染一种岁月。推开那扇陈旧的门,许多年华早已渐次搁浅,就像寂寞,就像回忆,就像某些人,就像某些时日,在我假装孤傲,假装成熟,假装能看透一切禅机,假装洞悉一切彻悟的时候,悄然把我的伪装轻轻击溃,才发现原来我游走在梦与现实的边缘,在岁月的折痕里,我捡拾着回忆的那些断章碎片……

落花成冢,虽然归于沉寂,却依然芬芳。于是我便一再告诫自己:一定要有所改变,不要总是这样,要不然终归苦的是自己!话虽如此,时移境迁,回过头来时,却发现还是当初的那个自己!真是无语啊!我是该笑自己可爱,还是斥责自己幼稚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三
议论文
6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