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风情狂欢地——济南九顶塔500字

民族风情狂欢地——济南九顶塔

5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由于今年暑假我在龙庭书法练字,占用时间长,所以今年的旅游计划是短游。

8月17日,我们一行十三人,九点半来到济南九顶塔民族风情园。在临近景区一里路,车就无法开上去了,人多得能把我们“雷”住。因为同程网联合景区搞活动,门票只有一元钱(平时120元),贪图便宜的人还真不少,买电子票的人足有几千人,五六支换门票的队伍就像一条条长龙。我们还好,不到十一点顺利换到票进入园区。可是,可是,可是老天不给力啊!轰隆隆一阵大雨下起来。天无绝人之路,我们来到长廊下避雨。长廊前面是一个不小的湖,湖水波光闪闪,雨珠落下来,一阵阵涟漪变得诗情画意,一圈一圈地扩散着……湖边的松柏以及眼中的绿色植物更加生机勃勃。湖里的鱼儿可能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人,都探出头来吐着泡泡,不知是欢迎这场雨还是欢迎我们这些人,亦或是在炫耀它们红的像火,黑的如墨的身段。不知是谁先开始用面包喂鱼儿,大家都纷纷效仿,几个鱼儿跃出水面争相抢食,很有趣。雨渐渐小了,我们开始出发。先来到缎华泉,缎华泉像一个长长的坡,光滑的像一面镜子,泉水哗哗流着,宛如一曲悦耳的协奏曲。一路疾走,终于来到了民族广场,你看非洲部落有两个非洲人正在用流利的汉语和游客讨价还价。泼水节现场到了,穿着傣族服饰的演员正在倾情演出,你泼我,我泼你,好不热闹。你泼我,我泼你,泼得好欢畅。《好汉秦琼》让人看得荡气回肠,《地道战》诙谐有趣,希望大家有空去看一看。

民族魂

1000字 初二 记叙文

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题记

我很崇拜鲁迅先生,不为别的。说实话,第一眼瞧见他的相貌,就不由自主地觉得:鲁迅长得很帅。他的确是一表人才,玉树临风。这也不是恭维,以前一学课文必看作者,一看作者必观其相貌。作家不是戴着大眼镜就是目光呆滞,神情木然,很少有几个拿得出手的。而鲁迅则不同,他很瘦,瘦得有精神,有骨气;他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竖着,那么倔强;他那浓密的似隶书“一”字的胡须,是他的象征。他从不西装革履、昂首阔步,就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很慵懒很不屑地往那儿一站——哎呀,不得了,那威严中露出和蔼,瘦弱却像一棵松树一样笔直地立着,骨子里透出的刚正不阿的气概,以及那“一”字须的儒雅凝练,可不就是鲁迅!虽说有点儿“以貌取人”之嫌,但我还是要发自内心的赞美:鲁迅就似一幅水墨画,黑白分明,那种“高贵的消极”确实是可以代表整个中国的。

鲁迅早年学医,后来,当他在日本留学时看到:中国学生观看日本人屠杀中国人的录像时,非但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反而哈哈大笑,此时此景,他的心好像被一根针深深地刺痛。于是,他清楚地意识到,医生只能医治人身上的伤痛,而国人的病不仅仅是在肉体上,而更主要的是在国人精神上啊!于是他弃医从文,是那的果断,那么的决绝。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是一个划时代的时刻:鲁迅开始用他的笔——这一锋利的匕首,洞穿敌人的心脏。从他的文章中,我们不难看出,鲁迅先生对那些人很是不屑一顾的,或明或暗、或意味深长、或正大光明地对他们进行端端正正无情的讽刺和抨击。“骂人”之后,他还是很不当一回事儿,为此他常被通辑,常被“训话”,可鲁迅先生还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模样。国民党反动派恨得咬牙切齿,却又抓不住他一丝的把柄。据说,鲁迅先生还曾很认真地问过革命者,向他们打听严刑拷打都有哪些内容,——可见他是做足了吃苦头的“准备”的。

鲁迅是一个很奇怪的人。新文化运动退潮之后,连胡适他们都转向支持有权有势的了,鲁迅却丝毫不懂得“见风使舵”,还是很固执地写他的“骂人文章”。最后全中国就只剩下他一个人,拼命的写,“鼻子都碰扁了”却还要写。先生不到六十岁就病逝了,与其说他是病死的,不如说他是累死的。那没日没夜地伏案疾书,为了什么呀?他深知劳动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疾苦。于是,他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来帮助他们。正在忍受痛苦的人他本人未必是最痛苦的,看着别人受苦、自己却没有能力让他们脱离苦海的人才是最痛苦的。

他走了,成千上万的人前来吊唁。当他静静地躺在鲜花从中时,这位老人已经得到了永久的安宁。那么多的人,老人、小孩、妇女、农民、工人……,大家眼圈红红地注视着他。那肃穆悲伤的场面,令人不能不为之动容。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记叙文
5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