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似亲人350字

胜似亲人

350字 五年级 看图作文

在一个苗家山寨里,住着一位年逾古稀、孤苦伶仃的老人,寨子里的人都叫她王奶奶,王奶奶与她相依为命的老伴去年刚去世,她的儿女常年在外做生意,一年回不了几次家。王奶奶七十多岁了,干不了什么重活。寨子里的人常常来帮他干活。特别是小红,每到周末都要去帮王奶奶干活。

今天是星期天,王奶奶还睡着,小红又帮王奶奶干活,小红帮王奶奶的家打扫得干干净净,这种事小红做了不是一次两次了,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做。她又看见王奶奶的衣服没洗,又赶紧去洗衣服。

“嚓嚓……”的声音惊醒了王奶奶,王奶奶带上帽子,拿着拐杖走了过来,可小红还在一心一意地洗衣服,累得满头大汗。直到洗完,要晾衣服才看见了王奶奶。王奶奶走过来,抱住了小红,脸颊上挂着感激的微笑,小红也不好意思地笑了。“多懂事的孩子啊!谢谢你!”小红用围腰擦着擦着潮湿的手,说:“王奶奶,别这么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真是“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处处暖暖人心!”

读书是一种享受

800字 初三 议论文

品尝书本是一种生活的享受。 “阅读让生活充实”,在不同的心境下,可以选择翻阅情调各异的文章。悠闲时不妨欣赏一些清雅脱俗的小品或散文,刚烈时也可朗读几首豪情奔放的诗词,再不然,在阅读了一大堆西方的名著之余,也不妨顺手拈来一本《张爱玲小说集》,尝尝倾城之恋的滋味,又或者找来《余光中诗选》,洗刷一下呆滞的脑袋,甚至是博益的“书仔”也会合胃口的。总而言之,正是“于书无所不读,凡物皆有可观”。

人生与书本,书本与人生,两者对爱读书之人来说,是分不开的一回事。人与书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因人的精神食粮可反映出他的内心世界。试问一个有气质的读书人又怎会沉醉于浅薄晦涩的书中呢?怎么样的人,便会看怎么样的书;相对地,看怎么样的书,便会成为怎么样的人。这或许不是个定律,但也有它的道理。今日,在这种繁忙的工业社会里,人要是没有一点文学修养做底子,一味追求时髦和偏向物质的享受,张口闭口都是钱,南来北去都是房子、股票,问他莎士比亚是何人也?则瞠目结舌。这种满身铜臭的人,充其量只是语言无味,而且可憎的“空心一族”而已。

古诗人言:“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修养精湛,表现在外自是雍容的气度,出俗的谈吐,脸上洋溢的亦是灼人的光华(用“灵气逼人”一句不算夸张吧?)还记得美国前总统林肯曾说:“一个人到了四十岁以后,就应该为自己的脸负责。”

为什么有的人上了年纪,虽然是头皤齿豁,满脸布满岁月沧桑,但在那填满生命中的悲酸欣喜的容颜,却是一派安然,慈祥和无边的笃定?但有一些却又是一副猥琐不堪的容颜?这无他,日日端为衣食谋,却不知多读读书,充实充实自己,因此离开学校的日子愈久,就愈是语言无味,愈是面目可憎了。相对地,书乡浸淫日久,则胸次玲珑、见识广阔,自然语言有味,气质高雅,此即“书卷气”之谓也!固然,我们不必强调中国古代名文人黄山谷说的:“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但如果穷年累月,一襟风尘,满面烟火,人就真的是俗不可耐的。

对喜欢阅读的人来说,看书就是一种享受。书卷中的意念像一股无形的动力,影响你的思想和心态。书乡浸淫日久,则心胸玲珑,见识广阔,自然语言有味,气质高雅,此书卷气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五年级
看图作文
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