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650字

看见

650字 初二

你应该相信你所看见的。

早晨起来,奶奶叫醒熟睡的弟弟,“你怎么现在才叫我?这都几点了,我都快要迟到了!”弟弟大吼道。奶奶赶紧说:“对不起对不起。”心里十分内疚。弟弟脸都没来得及洗,急匆匆跑到餐桌前,“这汤太凉了,我不喝了。”“还有一上午呢,不喝点儿能行吗?”奶奶担心的说。紧接着,是弟弟背着书包,出门的声音。

下午,我们放学回家。那天,弟弟比我回来的还要晚。我问奶奶:“弟弟呢奶奶?又出去玩儿了?”“对啊,这么长时间了,还不回来。”不一会儿,弟弟回来了,跑的满头大汗,赶紧吞了几口凉水。奶奶见了气坏了:“怎么那么晚才回来,那么多汗不怕感冒了,还喝凉水,早晚得出毛病!”“别说了,烦不烦啊!”弟弟更加烦躁了。

晚上,弟弟叫奶奶过去陪他写作业,叫了奶奶半天,奶奶却只是说“嗯”,也不见奶奶过去。弟弟又生气了。

你应该相信你所看见的。在弟弟眼里,奶奶可能就是这样一个总犯错、总唠叨的人。可还有多少,是他没看见的?

奶奶早晨五点多起来熬汤,奶奶是怕熬生了,弟弟不愿喝。我问奶奶:“咱还不把弟弟叫醒吗?一般这个点儿他应该醒了啊。”“别。让他再多睡一会儿吧。”奶奶一直盯着表看。

每次弟弟出去玩儿,奶奶就会好好看向窗外,看看弟弟是否安全。

晚上九点多,奶奶还在绣十字绣。我问奶奶:“您怎么还不去睡啊?”。可我知道,奶奶是怕她老了,看不清了,不能动了,绣不了了。那长近两米的十字绣,是奶奶想给弟弟结婚时候挂的。

奶奶对孩子们的疼爱,又看见的,也有我们看不见的。而我们只相信所看见的,却想象不到,奶奶默默的为我们付出了多少。

你要相信你所看见的,也要永远铭记和感恩那些你看不见的爱。

那条街

800字 初二

都说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绿荫成片。但不只是南方,却在北方,也有如此美境——老济南的曲水亭街。

在这小街的外围,是一条条相连的繁华街道,人声嘈杂,全然不同于曲水亭街内,虽然有不少人在此逍遥,却有一种静谧。那是净白的细水长流的静谧;那是黛色的青砖黛瓦的静谧;那是质朴的百姓住户的静谧。

曲水亭街的水,流得清彻,流得细柔,流得曲折有致。没有大江大河的磅礴之势,却也不输于江河,它的美,是细水伶行之美,如一块温婉的宝玉,明净透彻,丝毫不沾玷污。定晴一看,水中有丛丛水草,朝着一个方向漂着,好似被风吹拂,这是淙淙流水带来的动力。

水面上偶会有石桥,白色的大理石更是透出了一股清新之气。

炎夏时节,水往往漾着翠绿,那是河边垂柳的倒影,洋溢的水波,使那分绿不断向外扩散,仿佛将要融化,与水一体,浸染流水。

曲水亭街的瓦房,生得古老,生得神秘,仿佛要引你进入那段久远的对白。砖墙上沾染着灰尘,颇有年代气息,有时还可在角落,寻得蜘蛛网,编织得十分周密。

这里的瓦房,让我想起北京的四合院,也那么宁静,地上的石板砖,无数人踏过,有的,都已经变得光滑。

有的人在自家的屋前做生意,他们有自己拿手的技艺。青翠的树探进他们的小院,为其带来清新。

河边的房,古典雅致,如诗词般富含意蕴,有的门前都挂着黑底金字的牌匾。

这街,与外面的世界定义不同,不是宽广的马路,只是一条比马路窄得多的街,虽窄,但让人觉得踏实、敦厚、质朴,曲曲折折,只零零散散的几个人偶尔通过。

曲水亭街的人,本性质朴。在这个年代,竟还能见到在河中洗衣的妇女,她们谈笑风生,笑声回荡在曲水亭街上空。

在这里居住的,多是老人,他们不是没有儿女,而是儿女大多不愿住在这里。老人有事没事都拿个马扎坐在水边,有的在聊天,拉家常,有的或是在下象棋。这种悠闲的生活似乎只有在桃花源中才有,我知道,这里,是不允许外人打扰的。

这条街,代表了济老济南;这条街,就是老一辈生活的完美再现。我只去过两次,没有遇到阴雨绵绵,也没有遇到夕阳垂暮,但我仍倾恋于此,我恋上了这儿的水,这儿的树,这儿的石板小街,这儿的每一个瓦片,还有这儿的每一个人。

这条街,会一将永驻我心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二
6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