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读后感650字

《童年》读后感

650字 初一 读后感

童年是一条五彩的河,童年是一道七彩的路,童年是一座闪亮的桥,童年是一个美丽的世界。童年多么美好每个人都有童年,每个人的童年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曾经历过,有快乐,有幸福,童年是美妙的,童年是充满阳光的,值得回忆的很多很多……而阿廖沙的童年却很悲惨。

最近,我读了高尔基的著作《童年》,书中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阿廖沙悲惨的童年。阿廖沙父母双亡,而外祖父脾气十分暴躁,只有外祖母疼爱他了。外祖父不太喜欢他,两个舅舅更是讨厌他。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他却走过来了。其实,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尔基本人,高尔基借阿廖沙这个人物来描述自己的童年。这令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当时那个年代的人的丑陋面目。高尔基的童年跟我们现在比起来,实在是太悲惨了!

我们多幸福啊,被父母宠着。每天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听着老师讲课;回家有大鱼大肉等着我们品尝;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

我禁不住想到了自己,我今年也是十一岁了,当年的高乐基已经走上了独立谋生的道路,想想自己无论做什么事,还要父母给我帮忙,回想到刚升初中时的军训,衣服也洗不干净,一切都搞得乱糟糟的,与阿廖沙比起来,我情何以堪啊!

在这本书中,我很敬佩善良慈祥的外祖母,她胸怀宽阔,她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孤独的心,外祖母对阿廖沙的爱,给予了阿廖沙坚强不屈的性格,让阿辽沙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如果在我们这个世界里谁都能关心别人,帮助别人,那还会出现争吵、打架之类的事件?这又让我想到了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将心比心》,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读了《童年》这本书以后,不仅让我珍惜这美好的童年,还让我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和做事。

猛洞河漂流记

90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去年暑假,我和父母一起去张家界游玩,那儿有奇形怪状的溶洞、壮丽挺拔的山、清澈秀丽的河流,每一处都是大自然的杰作。就以河流为例,张家界的索溪峪、神堂湾、猛洞河,无一处不是水面清澈,令人有一种想下去畅游的冲动。其中,猛洞河漂流最令我难忘。

刚走到猛洞河的“港口”,只见一条皮艇静静的飘在水面上,一条小艇大约能坐6~8人,我们迫不及待地买好“武器”——水枪、瓢、盆等,以及雨伞、雨衣之类的“防具”。之后,我就迫不及待地冲上小艇,那小艇左右摇摆,仿佛要翻个跟头似的。对了,我还没穿雨衣呢,如果我的衣服湿了的话,那该怎么办啊!可老天仿佛跟我作对似的,我们全上了小艇之后,小艇疯狂地摇摆起来,可这还不够,一个小艇上的乘客不大厚道,趁着我们的小艇还在摇摆时,用水枪对我们攻击,更糟糕的是我们还没有装备“防具”,还没有拿起“武器”,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毫无防备地湿了衣裳。我们也不顾防御了,个个玩命似地“以攻为守”。终于,这一场“战争”结束了。

为了防备大量的敌人,我们采取了“攻心计”:2个人负责防御,持4把雨伞——分别在前、后、左、右;2个人负责给5把水枪吸水,保持充足的“弹药”;包括我在内的2个人负责进攻,用水枪攻击别人;还有1个人负责指挥,站在船头(当然,我们都穿上了雨衣)。 有了周到的分配,我们可以尽情地“打仗”了。我们还没来得及“挑衅”,1个“自不量力”的卖“武器”的“商人”就来了。他让我们买“武器”,我们不理他,直接进行“攻击”。他也不甘示弱,奋起还击,还有2个“商人”前去“增援”,可在我们的“狂轰滥炸”之下,他们只好高挂白旗,灰溜溜的夺路而逃,我们也不去追赶,继续出发,前去寻找对手。 可走了近500米,也没找到对手。到发现了一个小小的“中转站”,我们从了上去,买了一些烤鱼,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可谁知,一个“商人”拿起水枪,就对我们“进攻”。我们愤怒了,匆匆吃完烤鱼就追了上去,“指挥者”遥遥地望见了他,他还没有下命令,两条水柱就射向了“商人”,打得毫无防备的他狼狈而逃。 渡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险滩,到达了猛洞河的全程中最著名的地方——一个“小瀑布”(跌水)——落水坑。我摘下帽子,静静地等候着大自然的另一种礼物的“抚摸”,可它似乎不大愿意,“抚摸”变成了“打”,我的头,竟被这不足250米(实际大约高220米)的跌水上流下的“大水珠”打得生疼。

我敬畏大自然,也正是因为此!我耐不住疼痛,只好戴上帽子,以此来挡住那股来自大自然的力量。 终于,长达2.5小时的“猛洞河漂流记”结束了,我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你也想来体验一下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读后感
6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