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种子的成长550字

一粒种子的成长

550字 二年级 记叙文

嗨,大家好,我是一棵小树苗。你们能想象吗,我是由一粒很小很小的种子长成的。现在我给大家讲一讲我的成长经历吧。

春天来了,我从泥土里钻出来。刚开始,我觉得很害怕,所以只把小脑袋伸出来。但是我发现外面的世界并不可怕,到处五彩缤纷,充满了活力。花园里花儿们争奇斗艳,蝴蝶飞来飞去,蜜蜂嗡嗡地忙碌着,小鸟在枝头欢唱,好一个美丽的世界。于是,我欣喜地把全身都钻了出来。

这时一只小蜗牛慢吞吞地爬到我身旁,问道:“你是谁呀?”我热情地回答:“我是一粒刚刚发芽的种子。”蜗牛说:“你好,我是小蜗牛,咱们交个朋友,好吗?”我点点头。

第二天,我从梦中醒来,忽然发觉一种凉凉的东西滴落在我的身上,我顿时紧张起来。我抬头望着天空,啊,一条条透明的线正从天而降。这时,我的好朋友小蜗牛爬了过来,我急忙问道:“小蜗牛,发生了什么事?怎么我全身湿淋淋的?”小蜗牛笑着回答:“别紧张,这是春雨,你快尝尝吧。”我张开嘴巴,大口大口地喝着甘甜的雨水。啊,真舒服啊。我挺了挺身子,感觉自己似乎长高了。

大雨一连下了几天,后来天终于放晴了。太阳暖洋洋地照在我的身上,我顿时感觉全身充满了精神,于是,又把身子挺了挺,把树叶伸展开来。

日子匆匆地过去了,每天阳光照耀在我的身上,我迎着阳光吮吸着新鲜的空气,不断地把身子挺了又挺。

有一天,小蜗牛又从我的身旁经过,我说:“你好,我是那颗刚刚发芽的种子。”小蜗牛看到了我,笑了笑,说:“不,你已经是一棵小树苗了。”

我就是这样由一粒很小很小的种子长成了一棵小树苗,这真是一件奇妙的事啊。

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650字 高三 说明文

我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古代的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

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题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凭添了几分浪漫色彩;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

到汉代,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人们常说这些节日起源于汉代,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神秘禁忌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从此,节日变得欢快喜庆,丰富多采,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

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

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二年级
记叙文
5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