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味的茶450字

没有味的茶

450字 初三 读后感

我一直把饮茶当作一个恶习,哲学家说我这是思想的觉悟,我说这是有自知之明。就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你能说他是懂人参果吗?巴尔扎克喝咖啡,你能说他是在品咖啡吗?

喝茶是为了工作,茶会给我人带来很多灵感。什么黄山毛峰,西湖龙井,我们这样的人是喝不出他味道的不同的。哪怕是在家,爸妈专门给我种了几棵茶树,我倒觉得那茶是最好喝的,青青绿绿的,带着淡淡的香味,泡一杯,拌着升腾而起的水汽向四周散去,浪漫满屋。以前跟着大人去集市卖茶的时候,收茶叶的老板只会说你的茶叶不够细,卖不到这个价钱。

在这座城市,也没在茶叶上少花钱,袋装的罐装的都是大包大包的买回来。晚上遇到熬夜的时候,就泡上大大的一杯,尝不出个所以然来。有人说,酒是认杯的,我以为茶也是这样的,出外看见心仪的杯子就买了下来,现在学校给我们提供的三层书桌上专门腾出一层给买的杯子。有时候学校发的书都无处可放,只能放在床上。

古人喝茶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和孙子打战一样。遇上不好的天气你是喝不出神清气爽来的。就像巴尔扎克喝咖啡,晚上不眠不休,就给自己灌咖啡,最后英年早逝,不是他恶事做多,而是被喝咖啡这个恶习害得。喝茶一样,不懂的人惹上这个恶习,茶不醉人人自醉,醉了就起不来了。

看应试教育之别让高中生写文章

1200字以上 高三 读后感

流动的海水仿佛睡了,

再没有汹涛声和浪花。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就这样轻轻招手,作别了高中。

忽一日,梦回高中。

学校开学了,来上学的有六个学生,分别是李恒中,张早钟,刘中冀,王郑口,杨武艺,还有李恒中的弟弟李恒二。

来叫他们的是著名大师赵英士。

第一天来时,六个学生面色红润,血气方刚,大有扎破庐山,停止地球转动之势。意气纷发之时,赵英士大师来了,看那赵英士大师,圆脸圆眼圆鼻子,有日月之形,二无日月之晖。

忽见大师在板上写下“1+1=”的式子,即下李恒中道“1+1=2”,张早钟道“1+1=3”,刘中冀道“1+1=0”,王郑口道“1+1=10”,扬武艺道“1+1=11”,李恒二道“1+1=1”。

英士大师见状,很是不悦,道“今有六生,惟恒中对,其他你们为之何?”

只见张早钟言“如动物界中,一公一母结合有一子,便是‘1+1=3’了”,张早钟得意忘形之时,英士大师大发雷霆,“狂,狂妄之极,如此下去,难成大业”而后几人也便不敢言了。

二日,作文课,留题让六学生作文,限时,限字数。午后,英士大师便把作文阅完,确又是不乐之意,道“刘中冀同学你写作文‘我怎么我怎么’的,写的全是个人之事,琐碎之理,却无一点气势,一点大气;李恒二你写的也不行,语无伦次,没有层次;杨武艺你写的记叙文,考试时谁有时间慢慢读你的啊;还有最无法忍耐的是王郑口写的,竟然敢写社会现实面,大忌,大忌。还是我们班的李恒中写的好,‘引,起,转,合’,开头精美句子,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开门见山,给阅卷老师当头一棒,结尾精美句子,让阅卷老师回味无穷;中间用上几个例子,李白,杜甫,苏轼,陶渊明,苏轼的事例,字迹清晰,阅卷老师不用细看中间部分,便高分到手,现在我们请恒中同学讲讲。”

李恒中同学皮开颜笑,答道“其实无他,背几个好开头,结尾,记几个古人事例,按照固有模式套用即可。”

便又大夸恒中之智,恒中之才,令大家学习而效仿之。

每日早起披星戴月,晚上又通明三更,每天是试卷累累,堆积如山。

便让我想起了诗人臧克家的《老马》,

总的叫大车长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前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头来望望前面。

没几日个个脸色苍白,声音无力,还是坚持,并言我们很坚强,我们是铁学生。假若谁为学业而倒下,便都为他而骄傲。

便又唱起《应试歌》来,

从明天起,做一个应试的奴隶,

做题,做题,做题。

从明天起,认真做每一道题,

考高分,考高分,考高分。

从明天起,告诉每一个亲人我的成绩,

高分,高分,高分。

又几日,只见个个也变成了圆脸圆眼圆鼻子,正如歌里林俊杰《江南》中“圈圈圆圆,圈圈圆圆,圈圈的你”一样,这必是成果,应试教育交出的圆滑。

那苍白的脸色和无力的声音啊,它不是坚强,而是病。

因成绩出众,英士大师的六个学生在外名声远扬,其他家长也纷纷让其子学习并效仿,并送入大师门下。

有的效仿的可以,有的效仿就不行了,但六个如意学生便把大师门面撑开了。

高考倒来,六个弟子更是光宗耀祖,而有的便不行了。来年再试,不行;在来年再试,还是不行,唯因不服英士大师之教,学之了了。

虽说应试已与古八股无太大区别,而却无如洪秀全三年不第便起义,蒲松龄两年不第便著书者。何曾听得今应试不第者对语?沉默中,微光里,寻梦,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清处漫溯。

更有跟随英士大师八年抗战者,拿着愚忠当坚强,物以稀为贵,人以稀为废,没有了回头之路啊,如二郎神一样,被王母弄的众叛亲离,只能忠于王母一人矣,岂不哀哉?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读着王安石的《元日》,留着记忆的疲倦,抱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说上一句:“别让高中生写文章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读后感
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