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美的心灵1200字

触摸美的心灵

1200字 初一

触摸是一种体会物体美丽纯洁的感受。我们可以用手触摸那一块块高山的岩石,体验岩石的坚韧顽强:我们可以触摸小溪中的一丝丝流水,体会流水的清凉纯洁;我们可以触摸亲人的一张张面庞……但心灵既不是物体,也不是生命,怎么触摸呢?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味道、什么形状的?是温暖的还是冰冷的?是美好的还是恶意的?我们要找它。心灵它难道就离我们那么远吗?但自从我认识一个人,经历一件事后我才知道了什么是心灵之美,知道了它离我们并不遥远。

我们班有位爱帮助同学,友爱团结,对老师尊重的班长。她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帮手,是同学心目中的好班长。正是她让我触摸到了心灵之美,她的名字张若。张若有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她的左眼皮下长着一颗小黑痣,笑起来脸上的酒窝估计可以盛得下一滴香浓的白酒。张若笑起来很好看很爽朗,就像一只令人喜爱的梅花鹿,每当下课时总能听见她和同学玩耍时那一阵阵如春风般的笑声,这时我就会暗暗地想:她那颗痣一定也在笑吧!

一天下午,太阳尽情地把热情挥洒给了大地,把大地烤得炽热无比。下午是我们最喜欢的体育课,为什么说最喜欢呢?大概因为我又可以和好朋友玩坦克游戏了吧!随着体育课解散的哨音响起,我们一小伙人开始各就各位的玩了起来。大概是玩的太投入了吧,我突然感到自己的脚一阵无力,又一阵疼痛——我被重重的摔倒了操场的台阶上了。我拉开裤腿一看,我的膝盖上开了一朵小红花。我想自己去校医院,可我一站起来脚就像针刺一般疼,疼得我一屁股又摔到了石阶上,就好象就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压迫着一样。我想向同学求助,但大家都在操场的另一头玩,我的朋友也不知跑到哪儿去了,我只好无助的哭了起来……

这时,随着一阵爽朗的笑声,张若飞一般地跑了过来,见到我便一个急刹车似的停了下来问我:“夏振钦,你怎么了?”我咬着牙说:“我的腿摔到了,太疼了。”张若同情的看着我说:“那我送你去医务室吧!”说着张若就扶着我一拐一拐去校医室。来到校医室之后,张若轻轻地敲了敲门,但是没人答应。于是张若把我扶到了篮球架下说:“李医生不在校医室,我去别的地方找她一下。”话音刚落张若一个转身就走了。我看着她的背影说:“张若谢谢你!”,顿时我感到自己的腿似乎已经被美的心灵给包住了,再摸摸好像一点也不疼了。

过了一会张若气喘吁吁的回来说:“李医生找不到了,我去找老师。”说完张若又走了。我望着张若的背影十分感激。过了一会张若大汗淋漓的回来说:“老师让你坚强点,让你去太阳下晒一下消消毒。”边说着边把我扶到太阳下,等她扶我坐稳的时候体育课下课铃响了……就这样,张若把自己宝贵的体育课休息时间全部献给了我。

第二天张若还关切的问我:“夏振钦,你好了点了吗?”我笑着对她说:“谢谢你,我好多了!”我仿佛又一次触摸到了心灵,体会到了心灵的美丽。

原来心灵之美是找得到的!它可能就在你的周围,如果你真心去体会它,它就是美的,是温暖的,是五彩缤纷的,令人向往的。朋友,快去体验你身边的美,触摸那美的心灵吧!

道德与智慧

1000字 初一

“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学问”。此言为我校之校训,也为做人之真理。“学会做人”,指的当然是做人之道,即为道德。“学做学问”,指的便是学习知识文化,即为智慧。

“道德”与“智慧”一直都是古今中外很多成功人士、君王、帝王乃至许多有志向的“草民”、“农夫”所追求的。这“德”与“智”对于一个人的修养是最为重要的两方面。不过,它们有主次之分。我想,这一点大家从我校校训即可看出:是“德”重于“智”。的确,一个有素质、有道德修养的人,不论他的知识渊不渊博,走到哪都会受人尊敬的。而一个没有素质、没有道德修养的人,即使他再有学问、学问再渊博,也少有人会尊敬他。由此可见,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是多么重要。

而如今,诸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皆为“智”高于“德”。甚至有个别的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而对孩子的道德教育不闻不问。依我之拙见,这样管教孩子是万万不可的。如果家长不重视孩子的品德,孩子学坏了怎么办?那家长岂不是要遭到“德有伤,贻亲羞”的结局吗?我想,这是每一个家长都不希望发生的。现在有一些青少年出入网吧、舞厅等场所,甚至在街上惹事生非。这其中有很多一部分原因是其家长对孩子的道德管教不严所造成的。所以,学习应是基于道德之上,也就是说以道德作为智慧的基础。

同样,道德不仅对一个人重要,对一个国家也很重要。

春秋时期,一位智者说过,要以理治国,要去感化人们的思想。这位智者就是我们熟知的孔子先生。我觉得,他的这个观点是非常正确的。但是,如今的政府治理国家是“以法治国”。顾名思义,“以法治国”,指的是用法律来治理国家。的确,以法治国是很有效的,能使国家安定,但也不能达到“天下太平”的效果呀!无论法律多么严厉,也总有一些不懂得道德、礼仪的人会去做一些违反法律之事,其中不乏一些高级知识分子。从这又可看出:智慧是应基于道德之上的。法律治标不治本,从上文即可看出,那如何才能治本呢?我想就只有“以礼治国”了。让道德与礼仪人人皆知,使知识基于道德之上。这样,天地间便能流有一股正义之气、仁爱之风。百姓皆可安居乐业,大家都能关爱他人、怜悯弱小,举国上下一片和谐之气象。哪还有罪犯与犯罪?如此,便可谓“天下太平”了。

要做道“以礼治国、天下太平”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还有很长、很艰难的一段路要走。而我坚信,要是每一个华人、每一个炎黄子孙都能将道德、礼仪、仁爱置于首位,在道德的基础上建立智慧,中国定能崛起,中华民族必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