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云梦泽
星期六早上,下了点小雨,空气湿润而凉爽,天空中笼罩着淡淡的薄雾。听说湖北荆州博物馆藏楚地文物来杭州展览了,我顿时来了兴趣,马上出发,去跟来自老家的文物见见面。
进入展厅,我发现这次展览没有那些庞大的青铜鼎和编钟,而是集中了楚人日常生活方面的文物,涵盖了衣、食、住、行、美、文等方面,包罗万象,千姿百态。让我带你来看看吧!
第一部分主题是“揽镜自照妆容淡”,讲的是讲楚人如何打扮自己,让自己变得颜值更高、更有魅力。在这里,我看到了古老的梳子,形状各异、花纹不同的铜镜,还有玉带钩、漆器梳妆盒。看来,楚人在美化自己这方面还是下了不少功夫的。第二部分是“楚简辑史几案雅”,主要介绍楚人的文房用器。这里可以看到用来书写的竹简、和现代明显不同的毛笔、墨条,铜削刀和玉玺,让我们知道古代的文化典籍就是这样传承下来的。第三部分主题是“珍馐佳馔酒尽欢”。“民以食为天”,这一部分生动地重现了当时楚人饭稻羹鱼、五味调和、饮酒琼浆的生活场景,显示出有别于中原地带的饮食习尚。这里我看到了煮肉的铜鼎、盛酒的铜壶、盛饭的铜敦,还有饮酒的双耳漆器酒杯,想必吃货们一定感兴趣。第四部分“兰膏明烛帷幕开”,介绍的是枕头、席子、香具、灯具和装饰品等家居陈设。第五部分“君已乘轺气势豪”,讲的是楚人如何出行。这里我看到了一个长长的仪仗队,威武的车马、浩荡的人群,让我感受到了楚人赫赫扬扬的仪式感。
展览中有两件宝贝给我印象最深。一是被称为“古代橡皮”的青铜削刀。那时没有纸张,人们就用毛笔在竹简上写字,如果字写错了,要用削刀将错字刮除,然后重写。怎么样,这个铜“橡皮”厉害吧?二是我们现在家家都有的合页。没想到两千多年前楚人就开始使用合页了,并且制作得特别精致,花纹仍旧清晰可见,不禁让人举起大拇指,赞叹古代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
公元前689年,楚王建都于郢,历20任楚王,长达411年,楚文化开始惊艳于世,散发出独特的魅力。楚文化展览我已经看过好多次了,每当我看到这些文物,我都能感受他们独特的气质,似乎听到了它们的呼吸。
来自我老家的古代灿烂文明,你想不想去看看呢?
扶贫
在当今社会,虽然有很多富裕的家庭,但是贫困家庭也不在少数。因此,为了让这些家庭的日子可以过好,便推出了“精准扶贫”这一个项目。
这个项目对贫困家庭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孩子们上学,学费可以减半,人们可以住更好的房子,去医院看病也会有很大的优惠。
做好扶贫工作,不仅关系到农村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农村,能不能实现稳定和谐发展的长远大局。扶贫开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行动。用五年的时间,使贫困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基本解决贫困村群众安全饮水,使贫困村落后面貌有明显改善。
扶贫坚持攻坚与全局工作相结合;坚持连片开发与分类扶持相结合;坚持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等,总之就是让贫困家庭负担可以减轻。
以前许多乡下都是泥泞小路,可现在政府国家都为农村人民着想,不仅为他们扑了水泥路,还为那些贫困户修建了现代化的小楼房,让那些贫困户可以不用住在一到下雨天就漏水的房子内,也方便了,在乡下上学的孩子,不用踩着泥泞去上学。
之前和我们住在一个院子里的李阿姨他们一家,就因此住上了好的房子。教育方面也有不少的例子,为了让21世纪的我们,长大后不是“文盲”,而成为祖国栋梁之材,所以国家严格要求教育标准,并让贫困山区和孤儿院的孩子都上得了学,都有足够的课外书以及学习用具,让孩子们都可以接受同等的教育。
在当今社会,我们幸福的同时,有人还在过着艰苦的日子,精准扶贫,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有利于消除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助于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
相关推荐
-
又见雨天空有些阴沉,不知是哪位上仙打碎了一盏琉璃盏,顿时,雷声轰鸣,天空好像布满了金丝一样,熠熠发光。不一会儿,雨丝纷纷而下,密密地斜织着。不由将手伸出窗外,感受着雨点的滋润。又见雨,真好。江南,一个美丽的地方,有着秀丽的苏式建筑,宁静的湖泊和绿油油的平原……在这方净土之上,生活着一群乐善好施的人。从小我就生活在江南,每天享受着蔚蓝的天空和灿烂的阳光。一天清晨,伴着清脆的鸟鸣声,我迷迷糊糊地伸了个懒腰,忽然,几声熟悉的“布谷,布谷”,引起了我的注意。是好朋友小金来找我了。我快步走向窗台,见小金嘴叼着狗尾巴草,背靠着墙壁。我出门,一把夺过他嘴里的狗尾巴草。追啊跑啊,不亦乐乎。我们蹦着跳着来到田埂上,小金提议去他家玩,我很爽快地答应了。一路上,不觉下起了绵绵细雨,伴着青蛙的处处鸣叫,两个人欢天喜地地蹦过一座独木桥。一场雨过后,植物如水洗过般,甚是青翠,路边一棵小树,在小雨中有些飘摇。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小金家门口。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打湿了街角的落叶,打湿了屋檐上的瓦砖,也打湿了我的心。在小金家,我们两个人跳着蹦着,不亦乐乎。饿了就躺在沙发上吃吃零食,渴了就随手捧杯水喝。 欢快之余,我俩还看了我们最喜欢的《猫和老鼠》。不知不觉,已是傍晚,房门口突然传来“咚咚咚”的敲门声。打开一看,只见奶奶手拿着一把雨伞,愣在那里,我不由不由得惊住了,仔细地打量着她:白色的头发在残阳的照耀下已显得几分灰红,眉角的皱纹似乎又多了许多,满脸的忧伤,见了我马上由阴转晴。脑子里不由得浮现出奶奶慌忙的身影,在街角局促不安地来回张望,在独木桥上焦急地叫喊着我的名字,在乡间的人家穿梭着……我牵着奶奶的手慢慢走在雨中,恍然,我又看到了刚才那棵小树,只见它早已昂首挺胸。在它的上面,是一棵大的树,郁郁葱葱,默默地呵护着小树……眉间似乎多了几滴细雨的润湿,眼角热乎乎的,雨水夹杂着泪滴默然流下……在那座独木桥上,我俩停住了,望着河面上上奶奶和我的倒影一点一点被雨滴化开,不由得心中产生了一股暖流,久久流淌在我的心河中。是啊,爱是相互的,奶奶慢慢地把我养大,给我关心与照顾。我将来也要小心翼翼地呵护她。日渐阑珊,月近溪畔。雨还在不停地下着,我们祖孙两个就在雨帘中静静地行走着,伴着微风,迎着细雨。一会儿,雨停了,我们两人拥抱在一起,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伴着天上那一轮明月,深有感触。又见雨,真好。900字 五年级 写景
-
又见炊烟好久没见到外婆家的炊烟了,很是想念。暑假,我和妈妈坐火车来到外婆家的乡村,一幅秋色的景色呈现在我的眼前,高兴的是又能见到外婆家的炊烟了,炊烟随着微风慢慢的飘向远方,让我感到那么亲切,有炊烟的景色是那么的迷人!走在乡村的小路上,可以看见周围有许多五彩缤纷的小花在向我招手,再往前走,可以看见农民伯伯们在金黄的田野上收割稻子,他们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外婆房子的屋前有一条涓涓细流汇成的小河,河水清澈见底,河面上有几只小鸭子在嬉水玩耍,还能听到小鸭子那兴奋过头嘎嘎的叫声在上面回荡;周围还有一些人在小河里洗衣服、洗菜。河边还有郁郁苍苍的柳树安静地欣赏着这一切,又像一名名士兵一样保护着我们的家园,柳树的枝条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生机勃勃。屋后有一个菜园,菜园里的蔬菜有很多:黄瓜、青菜、辣椒……菜园里蔬菜的颜色驳杂,外婆告诉我那些蔬菜是没有喷农药的,吃起来肯定天然美味。到了晚上,我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院子里来吃,这时,母鸡、小鸡们都跑过来围着吃我们掉的饭粒,没农药的蔬菜果然味道不一样!清甜清甜的!吃完晚饭过后,我们一家人在大树底下坐着椅子乘凉,聊天说笑,享受着乐趣!这就是我外婆家的乡村,它是一幅独特的风景画,令我如痴如醉,我爱外婆家的乡村!500字 五年级
-
又见自行车刚开始他看着父亲那辆破烂不堪的自行车,但是那辆自行车却承载着父与子一路的爱。小时候爸爸在前他在后,他抓紧爸爸的衣角,爸爸不时会用那张大手揉着我嫩嫩的小手。他慢慢长大以后,那时他也拥有了自己的自行车,他可以和父亲一起骑着自行车行驶在路上了,一个影子高大稳重,而一个影子调皮的左摇右晃。在这个道路上父亲教会我很多。现在的他已经个头儿蹿过了父亲,父亲已经老了,但儿子还年轻。父亲已经不能像从前一样带着我去观赏美景了。他的体力不如当年了。但我决定要骑着车带着父亲,像当年父亲带着他一样。父亲抓着我的衣角,坐在自行车的后座,平静的听我讲学校的故事,笑着,默默地,他已经没有了力气,只能点点头。在他们所走的道路上全是父与子的爱。一对父子慢悠悠的骑着车,慢慢的,太阳照在他们身上,反映到地上,影子渐渐远去。300字 五年级
-
又见绍兴时光飞逝,眨眼间寒假降临。我们一家便前往文化之城——-绍兴,去感受哪里的名人风光。我们的第一站是鲁迅故居,这个有好几亩地的大园子就坐落在商业街老台门的正中心。从鲁迅卧室到百草园,这是我们的路线。来到门口,这里仍像街道一般挤满了人,肯定有团来了。我很庆幸可以听到专家般的讲说,但令我失落的是那些大人站起来都挡住了我的视线,没办法,只好跟他们去了。刚进去,那里陈列的古物散发出淡淡的香气,展览的每一张椅子雕工都是那么的细致,刀法时而奔放自然,时而小心紧缩,可以想象古代人是多么的有耐心,雕工是多么的柔美。古人们的思维是那么高深。竟可以做出那吗精细的东西,真令我佩服。在一阵欢乐过后,我便到了远近闻名的百草园。到了那里,只见眼前一片绿色,使人眼前一亮。一眼望去一整片百草园可以说是只用绿色渲染,而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生机勃勃。墙那边的银杏树上,还爬满了松鼠。这些小动物的出现是百草园更加充满生机。又见到了绍兴,这里的风景仍是很好,但愿我的童年里会出现绍兴的更多风景!五年级:尔宝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450字 五年级 写景
-
又见清明清明节,在撩人的春色,绵绵的春雨中缓缓走来。记忆中,清明节时,天总是阴沉沉地,淅淅沥沥的雨下个不停,让人无端生出一种怅惘的忧伤。而今年的清明节却意外地是个好天气,尽管阳光灿烂,但在这个日子里,空气似乎多了几分思念和惆怅…… 晨光刚透过窗户,早晨五点多,妈妈就起床开始忙碌了起来,为千里迢迢回家扫墓的亲威准备早餐,吃过早餐,叔叔、伯伯、嫂嫂把准备好的大包小包的祭祀品放满车,一切准备就绪,和往年一样我们的登山之旅开始了。 一路上,叔叔、伯伯和爸爸聊起以前在老家生活的情景,从他们的语言中能感受到他们对“物是人非”的感慨。车很快就到达目的地,一下车,满眼的绿直扑眼帘,路边的柳树吐出了新芽,鲜绿的叶子串在柳条儿上,随风飘动,地上的小草如同一群群顽皮的小孩,挨挨挤挤地探出头来,这儿一丛,那儿一簇,这绿让人感觉世界忽然变得美好而可爱,柔柔的春风带着几分淘气,细细的柳条被它逗弄得一荡一荡的,别在耳后的几缕发丝被它轻轻地撩起、又放下,贴着脸庞,柔柔的痒痒的。 在村口,大人们分好祭祀品,大人们提重的袋子、扛锄头。我们几个小孩子提轻一些的袋子,兴致勃勃的又蹦又跳地走在前头,“我们走在前面,不怕走错吗?”堂姐有些担心地说。“我认得路,跟着我准没错!”堂哥自信满满地说。大家跟在堂哥的后面,说说笑笑打打闹闹,走了一段路后,走在前头的堂哥突然停了下来,不好意思地转过身,摸摸头笑着说:“不好意思,好像走错路了,前边没路了。”“啊!那可怎么办呐?你不是说你认得路吗?怎么还会走错路。”堂姐不高兴地说,“那我也没办法,都怪那几块石头,长得都差不多,我被它们给糊弄了,这才走错了路。”堂哥振振有词地反驳道。“你们这群小家伙,怎么搞的,喊得我的嗓子都快喊哑了,也没反应,还一个劲儿地乱跑,快回来!”身后叔叔插腰,气喘吁吁地冲我们招手。我们赶紧往叔叔那边跑,穿过几条弯弯曲曲的小道后,后面的爬山环节就不那么轻松了,可以说是惊心动魄,惊叫声连连,虽然刚开始还能勉强站稳脚根,但后面就只能手脚并用了,幸好大家发挥互帮互助的精神,你拉我一把,我扶你一下,还能勉强应付,可在跨过一条小沟时,意外还是发生了,堂姐一脚踩空,差点摔倒,幸好伯伯眼疾手快,一把扶住了她,尽管没摔倒,但一只脚还是踩进了沟里,鞋和裤腿都湿了。终于历经了一番曲折之后,我们总算找到了墓地。 放下手中的袋子,我们几个小孩累得瘫坐到地上,大人们可就没那么轻松了,他们开始打扫墓地,那些疯长的野草把墓碑都遮住了,又是割,又是拔,又是锄地忙活起来,很快就墓地变得亮堂起来,妈妈和婶婶他们开始摆祭品,爸爸招呼我们去帮忙给墓碑描红,刚开始大家兴致挺高,可描了一会儿,我们都感觉脸上和头上被晒得难受,耐心很快就被磨没了,最先罢工的是堂弟,他直接跑到前边的一棵荔枝树下乘凉,看蚂蚁去了,我和堂姐被晒得难受,跟伯伯申请,去摘点野花来祭祀祖先,离墓地不远,各种不知名的野花绽放出五颜六色的笑脸,爱美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没一会儿,我们便采了一大把野花,扎好花束,我们恭敬地把花束放在墓碑前,然后我就和堂姐坐在荔枝树下把剩下的花编成花环,墓地前,大人们边打扫边聊着奶奶生前的往事,伯伯讲述着奶奶的养育之恩和以往生活的艰辛……一股淡淡的惆怅和思念,在柔柔的春风中弥漫开来。 祭拜开始了,摆好祭品,点燃香火,每人手里拿着香,怀着祝福和敬意,恭恭敬敬地在墓前一齐跪拜,庄严而肃穆的仪式之后,便是我们最喜欢的烧纸钱的环节了,把纸钱放进火里,渺渺的烟雾和灰烬缓缓飘扬于空中,越飞越高,我暗暗祈祷着,心中的这份祝福和哀思能捎给先人们。 又见清明,除草、插春花、燃香、祭拜、放鞭炮……年年如是,年年重复。但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我感受到了团聚的快乐,学会了付出和对故去亲人的一份虔诚。1200字以上 五年级 叙事
-
又见世界上有许多的事情,可能这辈子都只能遇到一次。可能错过了就再也没有了。这件事情也许已经发生,但你却并没有发现他。他可能就这么悄悄的从你身边溜走了。可我却注意到了他。记得,某一次妈妈买菜回来,给我买了了一盆昙花。刚买来的时候,它只是一盆绿油油,没什么精神的植物。妈妈告诉我,这盆叫昙花。还让我自己上网百度照顾昙花的方法。我在网上发现了关于谈话特别多的知识:昙花喜半阴、温暖的环境。夏天要放在荫栅下养护,也可以放在无直射光的地方栽培。春季和夏季生长适宜温度为白天21-24℃,夜间16-18℃。冬季要入温室,放在向阳处,要求光照充足,越冬温度以保持10-13℃为宜。养昙花原来这么讲究的呢。在我的精心照顾下,昙花终于长出来一个个的小小的花苞。妈妈告诉我:“昙花是在凌晨开的,明天要早点起床哦。”我特别的激动,早早就睡了到了凌晨三点,我从床上跳了起来,一步跨到了地上,高兴的跑去看昙花,我发现昙花已经含苞欲放,准备欣赏这世界的美景。昙花开放时,花筒慢慢翘起,紫色的外衣慢慢打开,然后由20多片花瓣组成的、洁白如雪的花朵就开放了。水莲似的白色的花瓣相互拥着,撒着醉人的香粉。那花瓣,一层层,一片片,如大雪纷飞,是那么的美丽,那么的楚楚动人。房子里顿时充满了淡淡的花香。此时此刻,我兴奋地跳了起来!我想:我要是近些闻是不是更香呢?于是,我把鼻子靠近了花蕾。忽然,一股股刺鼻的浓香扑鼻而来,我赶快往后退了好几步。妈妈被我逗得哈哈大笑。可是好景不长,三个多小时后,花冠闭合,花朵很快就凋谢了,真可谓“昙花一现”啊!看了一次昙花之后,我好像就对她失去了兴趣。再也没有管过它,昙花一天天的枯萎。觉得多看就没什么意思了,不都是一样的吗。有一次全家一起去看日出,朦胧着睡眼中发现草丛中有一株昙花,是粉色的,样子特别的美。又见,真好。在看昙花的过程中,发现自己错过了日出,可我却一点都不后悔。回到家,我发现躺在窗口的那盆奄奄一息的昙花,我把它抱了下来,重新收拾了收拾,继续让他绽放。又见,真好。800字 初一 叙事
-
梦里又见槐花香关于童年的记忆,在我脑海里残存的仅是一些模糊的、支离破碎的片段,有的是通过家人的描述才略微有些印象,但是有关幼儿园的事情却格外清晰。回忆着往事,我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幼儿园里有一棵老槐树,据说年代久远,三五人合抱还不够。树干斑斑驳驳,上面满是岁月的痕迹。像一位迟暮的老人,每天微笑着安详地看孩子们嬉闹玩耍,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只不过斗转星移,他也苍老了面庞。但苍老的外表却无法掩饰他火热的心。每到春天,深褐色的枝干上依然发出嫩绿的小芽,油绿色的旧叶在风中摇曳。到了春末夏初,一串串风铃般的槐花便挂满枝头。花的模样倒是记不清楚了,大概就是小小的、一簇一簇的白色花朵。可舌的记忆却出奇地好,至今只要一提起槐花,那清香仿佛又在舌尖缠绕。老槐树只有在这时才会倍受瞩目,因为只有这时,才有美味的槐花可以解馋。淘气的孩子们围着老槐树蹦蹦跳跳地做游戏、讲故事。调皮的男孩子们会敏捷地爬上树,摘下美丽的槐花串,然后一股脑地塞到女孩儿们手里,女孩子们则会小心翼翼地捧着花儿,仔细地洗干净,再回去分给大家。洁白的花瓣上闪烁着晶莹的水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捧着花儿的女孩子如天使般纯净美好。大家总是一起分享这时光。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把槐花塞进嘴里,清爽香甜的滋味瞬间喷涌而出,有一丝甜蜜,有一丝亲昵,渗入心田,沁人心脾。亲密与友爱在大家心里播了种,这是我们最甜美的回忆。后来,我读了小学,进入初中,算来也有近十年没回过幼儿园了,也不知那老槐树怎样了。听说幼儿园改建了,应该比以前更宽敞、更漂亮了吧!老槐树如果还在,应该也像以前一样,依然那样祥和美好吧!也不知道那些小孩子现在还有槐花吃么?我们已经长大了,也没有谁再会为我折下槐花,分享纯真的香甜了。美好的日子总是短暂,还来不及将它们牢牢抓住,就悄悄溜走了。那天晚上,老槐树又出现在我梦里。一张张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围绕着我,我们手拉着手,绕着老槐树游戏,唱古老的歌谣。漫天飞舞着洁白的花瓣,四周弥漫着槐花的香气,枝头挂满沉甸甸的花簇,风铃一般,微风拂过,叮咚作响……800字 初三 书信
-
又见一帘秋梦四季如歌,唯秋之逸,秋之美,秋之清,秋之韵。我爱听秋,在儿时的田野边。那飘逸的秋风拂过,留下的一丝丝痕迹,似乎以轻柔的口吻说着:“我是秋,是我唤醒了丰收大地。”再一静静聆听,蜜蜂舞蝶们歌颂辛勤之歌,挥一挥翅膀,带走的是劳作结果。这种静中含动的感觉,微妙地让人高兴,隐约中,听到农民的吆喝声,是的,没错,大家都兴高采烈地忙着收获,他们更值得兴奋,值得自豪,是他们的双水汗水再一次为我们迎来喜悦的秋。由衷感谢。我爱赏秋,在繁华的城市内。虽然有无边的喧哗声,但看得见的却是井然有序的缤纷,人们往来于拥挤中急迫中,在那匆匆脚步下,是否你们感受到了那不同于乡下的秋,我知道欣赏,因此停下注目着街道两旁,树,凋零了叶子,黄澄澄的,真有视觉感,花,也谢了好多,当然也有展现秋美的花,毫不逊色于暖春,在比较宁静的街道,踩上的是黄的秋的地毯,软的碎的,零零星星,抬头我想大树辉映蓝天的应该也是黄中透红的吧。我爱闻秋,在寂静的花园中。嗅出来的那芬芳清香惹人不可离开一步,一股沁人心脾,一股回味留香。闭上眼再仔细点仿佛有种身临花海的感觉,虽然眼前不过一片小花园,但在如此美好的境界,谁能不会联想好多好多灿烂世界,此刻的宁静是否会想留下和平?这么香的秋,哪能存得下一毫战火味!有好多孩子或许还在想念这久违的香,我们生活此地却不懂体会,那便是俗之不懂珍惜。我还想在这多静一会儿,依旧那么和谐。我爱品秋,在各式景物里。念几句古色古香的秋诗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是啊,只有此中才有秋韵味,那么随和那么亲切。尝一尝秋之乌龙茶,香气浓郁,齿颊留香。再观一幅罗平的《秋趣》,趣之随之入心,便也不禁而微笑。品好茶,品好诗,品好画,正所谓的秋之韵吧。仰望天空,是否也相映了这美秋?是啊,碧云连绵,与黄色大地早已融入一起。是啊,我还依然那么爱秋,爱它的万物风光。是啊,我们都该去尝试恋秋。那么清爽那么亲和。800字 初三 散文
-
又见春天阳春三月, 春姑娘随着微风走来了! 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记得去年春天的一个周末,我回到家乡去度假,那时是春种的日子,农民伯伯们都忙得不可开交,我奶奶也不例外,她正忙着种花生、插禾苗呢,那个周未奶好正想往田野里插禾苗,我想:学一下插也不错! 于是我向好奶征求了我的想法,起初奶奶嫌我什么都不懂而不让我去,但在我努力的征求下,奶奶终于答应了,这使我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下午,我和奶如一起往田野赴去,起初,奶好先卷起裤腿,走下田里给我做示范,口里还唠唠叨叨地让我注意某些组节。我想:这么简单还用说吗?.随后,我也学着奶奶的样子卷起相腿走下田。 我抓起一些禾苗,然后弯下腰把禾苗轻轻往泥里插,生怕泥浆弄脏了我的衣服,奶奶见了却笑着说:“这么小力气怎能把禾苗插稳呢!”我回头一看, 刚才插的禾苗果然倒了下来,我不服气,重新把倒下的那棵禾苗检起来用力地往泥中插,结果泥浆竟淹在禾苗上面,奶奶见了又摇摇头说:“这么用力,泥浆都淹住了禾苗,禾苗还能生长吗?”这时,我想:看起来这么简单,做起来真的那么难吗?我奶奶拿着一棵禾苗,看起似乎很轻又似乎很用力的样子把禾苗插在泥浆中,使泥浆正好淹在禾苗的头部。我一丝不苟地盯着, 又试着拿起一棵禾苗往泥浆中插,使泥浆刚淹在禾苗的头部,这次禾苗果然立了起来,我心里美滋滋的,奶奶也坚起大拇指对我说:“这才是正确的做法。”随后,我和奶奶共同插起禾苗来。我按刚才一样, 一丝不苟地将禾苗的头部正被泥浆淹住,傍晚,大阳公公站在山项的旁边,把红火火的阳光照在我和奶奶的脸上,似乎成了一个熟透的果子。回望整个下午所插的天苗, 整个田野里都是绿油油的,微风轻轻吹过,禾苗摇摇摆摆的,仿佛在向我们招手。我累极了, 腰也酸酸的, 于是拖着疲倦的身体跨上归途。通过这件事,我不但学会了插禾苗, 还懂得了劳动的艰辛!春天又到了,处处世充满了生机!我想:再过几天,我要继续像往年一样跟随奶奶去田野里迎接更大的挑战!点评: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文章有详有略,言之有序,内容生动具体,不失为一篇佳作。800字 高三 写景
-
又见春天你听到春天的脚步了吗?她时而悠闲如野鹤闲云,时而急促如思归游子;时而轻盈如燕影掠空,时而凝重如苍石卧地……是啊,无论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无论你是一种怎样的迎接它的心情,总之,春总在你经意不经意间,来到你的面前。春天的到来,总是让人生出些许美好的向往或无端的惆怅,于是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喜悦;于是也有“年华已伴梅梢晚,春色先从草际归”之嗟叹。穿越古今中外的文人骚客浩如烟海的咏春名句,我们在感受到春的妩媚春的温情春的绚丽多姿时,也看到了人类生生不息中对未来始终如一的憧憬与描摹。在这个让人激动让人期待让人浮想联翩的季节里,或有精致如斯的小秘密破壳而出,或有宏伟壮丽的大手笔横空出世,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世界便山花烂漫,便香气扑鼻,便充满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生机。春给我们辉煌的远景,也给我们无限的勇气;春给我们前行的方向,也给我们无穷的动力。在春的温柔的目光中,所有过去的成功者和失败者都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紧跟春的脚步,向未来的日子起势、奔跑。一个新的季节开始了,成功者,也许会因为懈怠和疏忽走向死胡同;失败者,也许会凭着勤劳和智慧走向金光道。开始了的春天一分一秒都是生命的流逝,无论成功失败,春天的流逝给我们每个人一个共同的感觉,那就是———稍纵即逝!是的,春天会稍纵即逝,生命会稍纵即逝,只有踏踏实实地走过生命的每一天,当又是一年春来到,我们才可以迎着春的脚步无愧地说:“我没有虚度!”是的,没有虚度!只有这样,我们生存的天空才越变越蓝,我们行走的马路才越变越宽,我们居住的房屋才越变越亮丽,我们获得的感受才越变越温暖。当下岗的兄弟重新上岗,当贫穷的姐妹脱贫致富,当失足的游子改邪归正,当贪婪的心重新坦荡……我们就听见了,听见了又一个春天的脚步声。听吧,春的脚步伴随着小贩的吆喝声来了!听吧,春的脚步夹杂着农耕的犁铧声来了!听吧,春的脚步从校园琅琅的读书声中、从城市的车水马龙里……来了!≤作者:林涛≥800字 高三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