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次我很开心650字

那一次我很开心

650字 六年级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季,鹅毛大雪已经下了一整天了。下午放学了,我走出校门,没看见妈妈在指定的位置接我,我还以为她有事没来,我就自己走回去了。到了家门口,我把全身上下翻了一遍都没找到钥匙,心想:糟了,我怎么把钥匙掉在学校了,这可怎么办呀?难道要站在冰冷的楼道里等妈妈回来?

正在这时,邻居阿姨带着孩子回来了,她看见我站在门口,就问我:“你怎么不进去呀?”“我钥匙掉在学校了,妈妈还得等一会儿才能回来呢。”我一边跺着脚一边回答。“哦,外面这么冷,你来我家坐坐吧”阿姨热情地招呼我。“不用,不用。”我不好意思地连连摆手。阿姨一边打开门,一边把我往里面让:“哎,别倔了,进来吧,你拿我手机给你妈打个电话,给她说你在我家,让她别担心了。”我接过阿姨的手机给妈妈打了个电话。妈妈说她有事临时去了趟外地,要我在阿姨家等她,还嘱咐我要有礼貌有规矩。

走进邻居家里,阿姨先让我去房间写作业,她去做饭。我刚把语文作业写完,阿姨就端来了一盘水果,说:“写累了吧,来,吃点水果,劳逸结合一下。”我赶紧站起身道谢,阿姨笑了,说:“别太客气,就当在自己家里一个样。”大概七点半,我写完作业刚走出房间,阿姨就端来一碗粥让我吃饭。我想起妈妈再三叮嘱过我,不能随意在别人家吃饭的,就连忙推辞。可我的肚子却不争气地“咕噜”了一声。阿姨风趣地说:“还说不用,肚子都抗议了。”我只好坐在饭桌前吃饭。八点多,妈妈回来了,对着邻居阿姨千恩万谢,俩人亲热地聊了好一会儿。

那一次,我很开心,因为在我最寒冷最无助的时候,我感受到了来自邻居阿姨的热情关照,和亲人般的温暖。从那以后,我们邻里之间的联系就越来越多了,有了困难互相帮助,两家孩子也成了好伙伴。

这样的人让我难忘

1000字 初一

电梯正要开门,空中抛来一道尖细的嗓音——“啊呀,小姑娘,你家人住院这里是吧?帮我拿一下。”一只手强硬地把一只热水瓶塞到我手里,“对了,我在五楼……”下一瞬,那道大红大绿的身影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连句道谢也没有。

这是我第二次看见她。

平日里健朗的爷爷突发心肌梗塞住了院,却一直没能好,于是,这家医院成了我每天放学的必经之处。爷爷的病房在五楼,是许多病重的患者不能马上痊愈而搬进的“重症层”。我就这样遇到了她。

她喜欢大着嗓门与别人聊天,也是这层楼中说话最刻薄的人。一次在走廊,一个小孩子到处乱跑,把刚拖好的地弄脏。若在平时,大家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患者家属嘛。可偏不巧,碰上了她:“家里人都快死了,还有心情在这里耍!”小孩“哇”地一声被吓哭了,她却仍旧大着嗓门与别人聊天,头也不低一下。她的性格、行为,甚至说话的样子一直为院里的人所唾弃,我也极力避免与她相遇,心里将她早归入了“下等人”行列。

可我越躲着她,越能碰着她——这不,我又得上楼给她送那只被她随手扔下的热水瓶。瓶身是张牙舞爪的红色,亦如她本人。门关着,里面传出她惯有的尖细又高大的嗓音——她在自言自语。声音之大,以至于我敲了数次门都无人应答。我索性耐着性子,听她在说些什么:“老头子,是不是要尿尿?……老头子,你看,这个水瓶好看不?咱们当年结婚就是这个颜色,你还记不记得?……老头子,你怎么不理我啦,看我,看我……”我将热水瓶轻轻放在病房外,悄悄离开了。

后来听说,她和老伴也曾有一个儿子。但在儿子到外地工作后不久,就失去了音讯。老伴又因一场车祸生活不能自理。原本生活无忧的她,只得干起医院的杂物护工来支撑生活。老伴儿车祸耳聋后,眼睛也只能看到红黄绿几种鲜艳的颜色。她说话声音大,喜欢穿亮色土气的衣服就是从那时开始的,为的是让老伴不那么孤单。

渐渐地,她那独特的声线在我眼中不再是厌恶的代表,而成我的一剂“安心药”。若一天听不到她的声音,我仿佛也安不下心来。尽管她的举止有些粗鲁,却给病怏怏的五层增添了些许活力。

爷爷的病似乎略有好转,听医生说,下个月就可以出院了。她和老伴也即将“出院”——老头子的病情恶化,要转送到大医院去。他们走的那天,没有一个人来送。她自顾自地摇着老伴的轮椅,那背影看起来有些无助,却格外坚毅。不知怎么,我看得有些心酸,便上前打个招呼:“奶奶——”话没出口,就被她打断了:“我知道你们讨厌我,说我没文化,自私,可我没办法……我老伴视力衰退,耳朵也不行,我大声说话,穿大红大绿的衣服,就是为了让他知道我在他身边……我不在,他会怕……只要能让他好好地活下去,我哪怕做一个万人嫌……”她悄悄地擦了擦眼角,不再说话,转身回去了,只留下我愣在原地。

从那以后,我经常不自觉想起那道穿过走廊身影,大惊小怪地叫一声“啊呀”。无论如何,都无法忘却这个平凡的女子,用并不有力的手支撑起生活的一片天,顽强地与孤独对抗。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