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那些·不在150字

那时·那些·不在

150字 初三 散文

烟花灿烂

韶华易冷

过往的一切

都会随着我的离去

不在

青葱的岁月

朦胧的年代

纯真的时光

终是敌不过岁月的沧桑

如今在何方

我们都还会记得

那时,雨季

花开花落

也是我们一生不变的承诺

今时回首

还是发笑

却在观望

一切的一切

都在往往复复

重复的演绎着一本话剧

但时光

却还是哪一个吗?

也许还是

明月装饰了我的窗

我装饰了他人的梦

那时•今日,无悔•无憾

1200字以上 初三 记叙文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我合上书本,反复低喃着:“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陷入了沉思中,仿佛回到了那个遍地狼烟的时代……

自鸦片战争起,到抗日战争的胜利,再到内战结束,一百多年的时间,中国一直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段激励人心的话也被无数的中国战士当作座右铭和前进的动力:“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最近网络上正在热播一部激起无数中华儿女满腔热血的抗日战争片——《我的特一营》,它向我们描述了著名的台儿庄战役的激烈战斗、士兵勇敢的场景,也向我们展示了日寇侵略者的面目狰狞!

正如剧中所示,在中国被敌军侵略的一百多年里,有多少英雄壮士、多少热血男儿舍家为国、奔赴战场、为国捐躯。他们不惜以自己的身躯去抵挡敌人的炮火、以坚毅的后背去面对那尖锐的刺刀、以鲜红的热血来捍卫祖国的尊严!也曾有多少英雄,目睹自己的父母妻儿被敌军所杀,目睹亲人在临死前那坚定、痛苦还有挣扎、反抗的神情;也曾有多少长官,亲手击毙了那与自己出生入死、生死与共的兄弟,只为他们不必在敌军的侮辱中死去,让他们死得有尊严、有意义!人心都是肉做的,他们也会流泪,也会不舍,也会痛苦,但在国家危在旦夕之际,他们别无选择。为了国土不被敌寇践踏,为了今后的子孙不会冠上奴隶之名,他们立誓:“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哪怕流尽最后一滴血,也要杀灭最后一个敌人!

曾有人在观看抗日战争片时,看到那些面对国家尊严和自身安全的抉择的人选择了国家,并没有称赞剧中人物的忠心爱国、视死如归,反而不以为然地说道:“这人真傻!现如今哪还有这等傻子!”这话的前部分着实让人气愤,是,那些革命先烈大可不必以死卫国,他们大可丢下武器、退出战场,过上那幸福美满的生活!可这种生活会长久吗?如果他们这样做了,还会有如今的中国吗?我们又可能会待在家里舒适地看影视片吗?我想这一切都应附上一个否定的句号。

可话的后部分的确让人深思:现如今还能找到不惜一切,只为捍卫祖国领土和尊严的人吗?谁都不敢给予一个肯定的答复。

就2012年至今的中日“钓鱼岛之争”来看,在我们这代青少年中,虽说极多数人义愤填膺,但却也不了了之,亦有许多人表示:“不就一小岛么?归谁都一样!无所谓啦!”可见而知,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广大青年的重视!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我们应躲在温室里好好被呵护着,我们无需面对酷暑寒冬”这无疑成了我们青少年做事的最佳借口。学习上,我爱学不学,谁都没管我;课堂上,我作业不交,爱听课不听课,你也没资格训我,我是祖国的花朵;社会上,我拉帮结派,打架斗殴,警察也没我辙,我是未成年人,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

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醒悟吧!青少年们!抗日期间,同我们一样应该被温室呵护的花朵,早拿起枪杆,踏上战场,与敌人斗争,捍卫祖国,甚至战死沙场!

而今日享受安逸生活的我们,是在干什么呢?是在践踏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尊严;是在玷污曾经躺满烈士遗体的土地;是在丑化那见证了中国尊严和荣誉的五星红旗!试问我们有资格这样做吗?不,我们没资格,一丁点资格都没有!

革命家鲁迅先生在民族危难时,曾说过:“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所以,青少年们,奋斗吧!不要让我们这代人使革命先烈蒙羞,亦不要让我们皓首苍颜时,为现在的行为后悔,为未曾为国奉献而遗憾!“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悟”,做到无悔无憾,勿忘国耻,复兴我伟大中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散文
1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