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那些人550字

那时,那些人

550字 初三 叙事

我们终于来到了这一天,桌垫下的老照片,无数回忆连结……

照片一

这是一张偷拍的照片,外面很黑,但教室里的灯却亮的耀眼,前排的小A撑着头,挠着发,

嘴里咬着笔杆,眉头紧锁,是在苦苦的为那题奋斗。她的后排,是小C,书,摆的很正,

腰弯的像弓,很努力,但仔细一看,那貌似是本漫画书,一边看的津津有味,嘴角还在偷笑,

另一边却小心翼翼防着老班,真是内功深厚啊。教室的中间,小E已去见了周公,唉,晚

上的自习确实很犯困。

初三的我们为了让明天更好,就要把握住今天。

照片二

那是我们的班长,手里拿着锦旗,开开心心的在讲台上嚷嚷,那天,我们班运动会取得了优

异的成绩,底下的小喽喽高兴的直嗷嗷叫,是的,这本就属于我们,赛场上,运动员的奋力

拼搏,观众席上同学们的加油助威,九班,最强!

照片三

这是在宿舍拍的,床上做着一小胖墩,圆圆黝黑的脸,肉嘟嘟的耳朵,眼睛里浓缩的都是光

芒(呵呵,这孩有点超重),矮矮的个子,胖乎乎的小手,看起来即憨厚又可爱。小Z是个

挺可怜的娃,每天中午,咱班有些同学想换个口味啦,就拜托他,次数多了,老班也就知道

了,这不,东窗事发,日子可就不好过啦,不巧时就被逮到,然后就只能去办公室喝茶。无

奈,同窗们的委托,他,怎敢出卖?!

看着手中的照片,它们记录了我们曾经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如今,时间匆匆,眨眼间,我

们快要毕业了,心中总有些惆怅,不舍……但,剩下的一百多天,我们应最后一搏,只许成

功,不许失败!

那时,那些人,吵过,打过,闹过,

现在,这些人,却让我们不舍。

那时,那些人,一点挫折就哭泣,

现在,这些人,都长大了。

初三:余秋雨

韶山行

800字 初一 记叙文

从小到大,我游玩过很多地方,它们都很美丽,很令人难忘,但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韶山。

记得那是初中的一次秋游,我们集体去韶山游玩,记得很小的时候,爸爸就跟我说过,韶山是毛主席的故居,是诞生这位伟人的地方,于是韶山就在我心里深深扎下了根。这次,我终于实现愿望了,可以亲眼目睹这位伟大的人民领袖成长的地方。

那天,我们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到达了韶山。下车后,我们跟随着导游的脚步,来到了一尊铜像下,抬起头,只见毛主席的双眼炯炯有神地凝视着前方,他那伟岸的身躯在太阳的照射下,发出金灿灿的光芒。我看着这尊铜像,脑海中渐渐浮现出了毛主席英勇地站在高地上,指挥共产党和人民军队作战的景象。

我们全班同学在铜像前合了一个影,就一同前往毛主席的故居,排了不知多久的队,我们终于走进了这栋破旧的房屋,里面陈列着很多毛主席以前用的家具,这里很简陋,只有一些生活的必需品,他的卧室里,只有一张床,一副桌椅和一盏油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也许正是这种生活磨砺着他,使他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造就了这位伟大的人民领袖。

我们走出了这栋房子,又一同去了主席纪念馆,里面的玻璃柜里,存放着很多革命时期的照片,有些人拿着步枪冲锋,有些人点起手榴弹向敌人扔去,还有的人身负重伤,却还在和敌人拼刺刀,我注视着这些照片,感觉就身处在这个硝烟弥漫的战场中,心情非常激动。在一个台子上,我看到了毛主席以前写的一篇文章,只见上面修改的密密麻麻,到处都是插入,删除的符号,可以看出,毛主席即使对待一篇文章,也是那么细致,那么认真。还有一张照片也吸引了我的注意,那是毛主席和他家人的合照,上面有他的妻子和儿女,下面有一段注释,讲的是毛主席的亲人们大多都在革命战役中牺牲,但是他并没有随着亲人的离去变得一蹶不振,而是化悲痛为力量,挑起领导共产党的重任,开掘出一个新世界,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让我们过上了今天这样的生活。下午三点,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韶山。

如果没有毛主席,没有革命先烈的努力和牺牲,也许我们现在还受着外国人的欺压,还在悲痛与恐惧中度日。我很感谢这次韶山之旅,它让我们知道了今天的生活是如此的来之不易,我们应该艰苦奋斗,才能活出生活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叙事
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