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悠我心800字

语文悠我心

800字 初一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不知为何,耳旁漾起了曾经稚嫩的童声,却已手持着笔,按着白纸,看着缀满字迹的另一页,在言语之间回首望着。

“我们的母语是汉语,也就是中文,学习一切有关于它,便是语文。”曾经的老师是这么说的,我们也便是这么想的。

语文起初便是了解汉字的每一音、一画、一意,重复地听着、读着、写着,笔下的字符变成了笔画,笔画又成了字,字又成了句,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写的句多了,便到了下一阶段——作文。从叙事的流水账到能够被老师称赞、夸奖,心中也有些小自豪。

渐渐地,开始意识到语文就在生活中,我们离不开它,宛如大树离不开土壤,鱼儿离不开河水,我们离不开空气一般。有的同学说长大想当作家,有的同学说要当语文老师,而我脑中泛白,像皑皑白雪成堆地铺满了大地,将那有生机、有色彩的物覆盖了厚厚的一层——对语文,我没任何感觉。

直到一次,一位校外老师来上课,让每人在笔记本上写“语文是美的,学语文是种享受。”可这美,又何在?我方才开始寻思。 放假回故乡,爷爷正戴着他那银框的老花镜,一丝不苟地看着书,感到不解,便去寻问,有何好看?

“这是对语文的欣赏啊!了解作者的感情,熏陶自己心中那种情怀呀!还记得儿时教你的古诗吗?背几首来听听吧!”“忘了。”他稀疏的银丝下,浓眉与小眼一配合,展露出惊讶又有少许失望的表情,少顷,曾是老师的他又诲人不倦地教起我来,没有理会如池水中的波纹一般,那时间的痕迹。

风轻轻地吹着,吹着这片古老的土地,吹动了丛丛绿色屏障,沙沙作声;吹起只只鸟雀空中欢呼雀跃;吹起悠悠的笛鸣,唤起多少人的思念啊!

时间真快啊!带走了往事,又向前走了,带着那温习过的几首古诗,领着我匆匆而行。

坐着窗边,看着身边的景,很美,却远不及故乡。想起老师曾说的:语文,便是记下心中所想的一切。手中的笔便不禁地挥舞了起来,我想让他人领略故乡之美,也助我忆起爷爷的淳朴,让我这心中不忘故乡的人,能释放一二吧!

这便是我心中的语文,属于我的语文。待那悠远的笛声响彻云霄,我还会记得,那地方和那些人儿啊!

以纽带为话题

1000字 初一

面条如纽带

他和我们一样,平平凡凡。他的样貌不算出众,扎入人群里,就可能找不到他了。他的皮肤白里透点红,身材高大又结实,一头如钢钉般竖起来的短发,一双绿豆般的小眼总是眯着,鼻梁高高地挺起,一双薄唇时常露出笑容,每次见他,胸前那件白围裙总沾着油迹。他,是一家面馆的老板兼厨师。

每个周日,不管刮风下雨,我都早早地赶来面馆,只为吃上一碗老板亲手煮好的面。坐下等十来分钟,冒着白烟的面就会端上桌子,香气慢慢地充满我的鼻腔。白瓷碗中盛着面汤,面条雪白中又透着点黄,如细绳一般,夹起面,放入口中,感觉软硬适中,妙不可言。棕色的牛肉霸气地侵占了半碗面,翠绿的葱花如繁星般点缀在汤面上,随着油星漂浮。趁着热气,喝着汤,吃着面,嚼着肉,让味蕾收到刺激,美哉!这时,老板总会笑着说:“慢点,小子,别呛着了!”

又是一个周日,我一如既往地来到面馆,却看到了让我肃然起敬的一幕。

老样子,点了份面,找张桌子坐下来等,面上来了,我津津有味地吃着。就在这个时候,门“吱”的一声被推开了,伴随着门的打开,风带着一股刺鼻的臭味闯了进来。我和其它客人一样,都皱起眉头,放下手中的筷子,不约而同地转身看去,一个身影便映入眼帘——门口,一个乞丐呆着立在那儿,眼神中有点空洞,身上披着件又破又烂的大衣,上面布满了灰尘,那乱蓬蓬的头发有几只苍蝇围着打转,那瘦削的脸像土一样黄。看到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如追光灯一样打到自己身上,他有点不好意思,关上门,低着头,眼中充满卑微,小心又快速地走到厨房窗口前,从口袋掏出一把钱,数了数,放在窗台上,小声说:“来小份面就行了。”然后又找了一个冷清的角落坐下。

几个客人见状,脸色就变了,放下了吃到一半的面,捂着鼻,快步走出店门,老板见到了,眼中闪过一丝失望,摇了摇头。这个状况,把乞丐吓到了,他眼中充满了惊恐,急急站起来摆着手说:“对……对不起,打扰了,面不要了,那点钱作补偿吧!”他用颤抖的声音讲完这句话,扭头就走。老板一看,连忙喊:“喂!别走啊,没事的,快停下吧,回来,我尊重你,面会给你的!”这话如一道惊雷,把我与乞丐都给吓到了,想不到老板是如此宽容、待人平等!乞丐转过身子,怔了怔,随即眼泪如泉一样涌出,那是感激的泪。他鞠了一躬,又重新坐下,一边抹泪一边说:“谢谢您,我今天已经被好几家店赶走了,只有您尊重了我,您真是……真是大好人啊!”

老板笑了,转过身,不一会儿,端出了一碗热面,我发现里面有蛋的影子。乞丐走后,我去结账,我悄悄问老板:“您其实有没有怨他呀?”他只是淡淡地说:“这里顾客人人平等。”

看着老板忙碌的背影,我想,这碗面真像一条纽带……把尊重和爱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8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