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800字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8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听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湖南省岳阳县三中有一个名叫陶星的中学生,他的妈妈是一个只有婴儿智力的病人。陶星的爸爸去世了,姐姐外出打工,陶星要边上学边照顾自己的妈妈。像照顾小孩一样,喂饭、洗衣服、洗脚、打扫屙尿、陪着上厕所,还要不断替妈妈向别人家道歉(妈妈经常惹事)。因为陶星知道她是自己的妈妈,也因为陶星在妈妈清醒的时候,也感受到了很微小他却感到很伟大的母爱。

读了陶星的故事,我深深地被陶星所感动。阅读的同时,泪水也充溢着我的眼眶,我想,到底是怎样的动力促使陶星那样照顾自己的母亲?难道就只是母亲不发病时那一丝丝关爱吗?而这些杂我们平常人看来是多么微不足道呀,但陶星却知道回报,知道感恩,只是因为面对的是自己的妈妈。

回忆起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心里内疚不已,总认为母亲平时对我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她是母亲,我是孩子。我有母亲的照顾,拥有母亲的爱。而陶星也有母亲,但却和母亲的位置颠倒了,他有苦,有累,有委屈,但他毫无怨言,一如既往地照顾母亲。我和他就相反了,生活中由于自己的任性,母亲哪方面照顾得不好,我就会大发雷霆,抱怨母亲,可是,我不敢想,如果我是陶星,我又该如何面对母亲?母亲对我的爱虽然不那么夸张,但都是时时萦绕在我身边,早晨上学时的叮咛,放学回家后的满桌饭菜,夜晚学习时的一杯热水,深夜入眠后的轻轻探望……我不懂得回报,也不知道如何回报,母亲也不图我的回报,她图的是什么呢?她只是希望她的女儿能健康地成长,能幸福地生活。我的确很幸福,有妈妈的爱的呵护,我真的很幸福。

我原先总觉得自己不幸福,没有感受到妈妈对我特别的爱,但和陶星相比,我简直是幸福极了。陶星面对几乎空白的母爱,他是那样地疼爱着自己的母亲,而我对母亲又是怎样做的呢?当然,我的母亲现在不需要我照顾,她还那样细心地照顾我,我想,我现在能做的,首先就是要知道自己现在拥有母爱是幸福的,我应当好好珍惜这份爱,守住这份爱,用自己的学习成绩来回报这份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读《傅雷家书》有感

650字 初三 读后感

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捧起《傅雷家书》。这本书凝聚了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傅雷家书》,充斥着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期望,关爱及严格要求,洋溢着浓浓的父子情深。它让我感觉像戏曲那样给人以脱俗的氛围和无穷的回味。

傅雷把教育子女当成了对社会,对祖国的一项光荣的义务和责任。不是每个家长都能把教育提升到这种境界,但对子女的关心爱护,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我的父亲文化程度不高,常年打拼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父亲把教育我当成首要任务,他在我身上耗费的精力和心血有目共睹。每当亲朋赞扬我取得的成绩时,总不忘夸夸父亲这个“大功臣”,而父亲满是沟壑的苍老的面容上总会现出幸福的笑容。

不知从何时起,父亲开始在我耳边“唠叨”,大概就是些人生哲理,处事方法。那是,不明事理的我总觉得不胜其烦,常常敷衍了事。不知道傅聪有没有排斥过这种“唠叨”?不过想来是没有的。他完整的保存了父亲的书信,保存着这笔精神财富。如今,我逐渐读懂了父亲,也逐渐重视父亲的谆谆善诱。虽然父亲的说教我无法以书信的形式保存下来,但在我心中,那永远是一笔无价的财富。

父亲依然忙碌,依然“唠叨”,依然用期待而严厉的目光注视着我。不经意间看见父亲头上有银光闪过,仔细一看,发现父亲头发又白了几根,眼角的皱纹又深了几分。每当这时,我都想说:“父亲,您辛苦了大半辈子,该歇歇了。”可愚笨的我始终开不了口。

父亲,在我心中,您永远是伟大而成功的。在您的言传身教下,我会有更大的勇气和力量,去战胜各种各样的魔障,踏上我的成长道路。

鸣鹤中学初三:瑾萱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记叙文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