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650字

650字 初三 书信

遭遇离骚的屈原,在放逐的过程中,想得最多的就是那个家郢都。所以无论多少苦难,他都可以戴着高冠,佩着长剑,行吟着自己的“九歌”。而一旦郢都被攻陷,国破家亡之时,他便知道这个世界已没有他的家了,他去了另外一个更遥远的地方,那里就是他的家。

也难怪人说,“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想想有多少人经历这样的时刻:“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李白再飘逸,也会“低头思故乡”;杜甫再无私,也知道“家书抵万金”;辛弃疾“半夜里挑灯看剑,沙场秋点兵”,也只是想光彩地回到幸福的家;李后主有“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愁思,也只是对南唐故土一席安馨的怀念……封建时代的文人们或许是因为前途,或许是因为战乱,或许是因为其他的原因,常常漂泊在崇山峻岭里,斜阳古道下,但当他们看到城市里的万家灯火与大江上的零星渔光,或者看到芜山野岭的数缕轻烟,又怎么能不忆起美好的家,涌出万般感慨呢?“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即使在平和安详的年代,对家的依恋也仍然是那么强烈。“我的家庭真美丽,幸福安详又健康,兄弟姐妹都和谐……”。《北京人在纽约》讲述了海外的中国人对家的看法,就是四合院内,一家人欢乐地团聚在一起。《似水年华》里黄磊的家也就是江南水乡所特有的底韵与齐爷爷那里的书的味道。

我们这个年龄对家有着更加不同的见解:想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房子,自己布置,自己生活;谁与我远远漫步云端,在靠近太阳的地方住下,能掩耳不听那俗世的喧嚣,要一种干净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叛逆的孩子就是这样想的,乖孩子可不是这样的,他们愿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将以前的家和未来的家放在一起。

家不仅仅是一幢房子,它是漂泊者的避风港,是心灵的驿站,简而言之,它也是一种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我的亲人,我的家。

第一次做饭

800字 初一 记叙文

人人都说第一次宝贵,可是为什麽第一次很宝贵呢?因为什麽?嘻嘻,只有自己亲身体验过之后才能明白这其中蕴含的真正奥义。

四年前的那个闷热的夏夜,哦,我刚一回家就发出了这样的惊叹,天哪。这是一件“极其震惊的事情”咳咳,开个玩笑,门口的三双拖鞋摆放的整整齐齐,我的爸爸妈妈似乎还没有回来。不好,我的肚子此时咕咕的叫了起来,怎麽办?怎麽办?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饿着可不是办法,突然偶脑中灵光一闪,决定豁出去了,放手一搏去自己做一顿饭菜,自己吃。

念头一出,我自己都被自己吓了一大跳,我只会煮方便面,其他的一窍不通,唉总不能吃方便面吧,不干。我绝不会向方便面低头的。(事实刚好相反)现在想想都后怕,当时要是煤气泄漏怎麽办?唉,不过无知者无畏,谁叫我当时啥也不知道呢?所以我就说到做到。(如果当时我有这么多担忧我也就不会去做饭,也就不会有这篇作文了。)

好了,话题正,镜头到厨房里。我先从冰箱中拿出两个土豆,上面的标签貌似还有个的“拼音”接着拿出两棵葱。嘿嘿!我的厨师生涯就要开始喽!先把土豆洗干净,削皮后切成细丝,开火放锅,倒油后让它把油烧热,把葱洗好,切好放入,油温正好的锅中,炒两下,再放入土豆丝,我三炒两炒后放入盐,小火捂好。我马上去淘米,(怎么把这事忘了?)并放入电饭煲中去煮,把土豆丝翻来炒去后盖上,去看电视了。

二十分钟后……

好了,我铲菜,铲米。正准备动筷子时候我突然发现煤气还没有关,赶紧去关上。此时我的心中满怀着激动,我夹起一条土豆丝,天啊,这黑如煤炭的东西是“土豆丝”?我秉着神农尝百草的那种不要命的精神,吃了下去,刚刚吃下去我立刻跑到卫生间大吐特吐起来。最后还是向方便面低头了。

总结一下,本次做饭事故x起(淘米过程中锅开了,米煮一半水干了又添点水进去,盐放多了加水补救,最后结果,菜炒糊了,米半生不熟。)但是也让我因此获益很多。

打了个饱嗝,我躺到床上,进入了梦乡。我梦到我成为了一名伟大的厨师,做出来让世界都为之惊讶的菜肴,此时没有人注意到,睡梦中的我,嘴角轻轻扬起一丝微笑。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书信
6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