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的黄昏1200字以上

乡村的黄昏

1200字以上 五年级 散文

我爱乡村的黄昏。乡村的黄昏是世界上最美的时间,黄昏的乡村是人世间最美的地点。

我的故乡是鲁西北的一个小村庄,那里无山无泉无古迹,平凡的连土地都没有起伏,一望无际的平原常使外来者索然。而我却经常一闭眼便是它的景象意韵,也常常为了体会这些意韵而闭上眼。

在我的脑海中,最常浮现的总是夏秋的黄昏。红红的太阳挂在西天,围着它的是一大片云。云们上面拉着下面托着不让太阳下坠,以至于累的脸上泛出了红晕。太阳不能为此而不落,只有面有愧色的让黄昏长一点,让天气更清凉一点。其他的云儿高兴了,舒展了,穿上了最白的衣裳,两个一组,三五成群,你推我拥的逛到了天边,然后在蓝蓝的苍穹中静静的看着下面。

下面是绿绿的田野,和座落在田野上的小村。小村的人们干了一天的活儿,流了一天的汗,此时终于直起身来,拧拧毛巾,搭在黑黝黝的肩膀上,坐在地边抽袋烟,欣喜的看着撒欢长的庄稼。庄稼在微风中欢快的扭着身子,骄傲的瞥着地边绽放的小花。人们不愿给它们当评委,便相互吆喝着回家。太阳和他们开玩笑,为他们拉出长长的影子,也许是它觉得他们太伟大了,伟大到他们自己的身高不能加以体现吧。人们却连看都看都不看一眼,他们从不去想自己的伟大,就像他们从不考虑自己的平凡一样。只是那些放学了来找父母的孩子,跑着跳着去踩别人的影子,不去理会让他们慢点跑的训斥。

更多的孩子,偷偷的凑成一帮,找个池塘,几下脱掉衣服,一个猛子扎进去,尽情嬉闹,有的还会有一只鱼撞到脚上,他便发现新大陆似的大呼小叫,感染着在岸上随着小主人跑来跑去的黄狗黑狗。狗儿与其说给他们放哨,不如说是泄露他们私自出来的“叛徒”,要不它们怎么向一个方向跑了?原来是孩子的爷爷牵着老黄牛来饮水了。老汉稍稍弯曲的身子,牵着慢蹭蹭踱步的牛,它一边走一边还嚼着以前吃过的东西,毫不理会一旁着急和它说话的狗。太阳撒下金黄的光芒,落在人和牛的身上,在水中则漾起跳跃的闪亮。弯弯的垂柳下面,牛儿从容不迫的吸着水,老汉慈祥的抽着烟,影子荡荡的浮在水面。这是任何画家都画不出的画面!青蛙被感动了,呱呱的唱起赞歌,知了则拉起了咿咿呀呀的竖琴,狗儿也不是来上几声急促的感叹,这又是任何乐队也奏不出的篇章!

炊烟袅袅的浮上天,去请云儿来作客,想必人们也看见了正在看他们的它们。云儿害羞了,不再拉着太阳不让走,好快快的躲起来,也许是让星星弟弟来为自己遮羞吧。我娘说,它们是被感动了,要请月亮姐姐出来送给人们送清凉。

月亮姐姐婀娜的走来,挥手送走忙了一天的太阳哥哥,星星弟弟在她身后调皮的眨着眼睛。吃过饭的一家人,坐在一起唠着家常。孩子们瞅着床下的几个西瓜在撒娇,却又怕人家问起自己的学习而不敢胡闹,只好一个劲的说老猪吃了西瓜皮会长膘。父亲瞪起眼,母亲拿出刀,孩子则求爷爷过会一定要把牛郎织女见面时谁来喂牛的事说清楚。其实,西瓜没吃完,他的上下眼皮就打的不亦乐乎了。

乡村的黄昏是可亲的,它驱走炎热,带来清凉;它扔却繁忙,给予悠闲;它卸掉劳累,送上轻松。乡村的黄昏又是富有哲理的,没有白天的炎热、繁忙和劳累,人们又怎会感受到此时的清凉、悠闲和劳累?又怎么会为后者而欣喜呢?也许这就是有付出才会有回报的最好证明吧。但是,对这一切,他们只是默默的“过”着,而没有任何的感受,他们让一切都变的正常的不能再正常,平凡的不能再平凡。而正是这种平凡,才让他们安静的活着。他们从不觉得黄昏有多美,他们所享受的就是那份安静。感受到这种美的,是早已游离在乡村生活之外的我,是已经发现自己失去了这种安静的游子。哦,真正的美存在于安静之中,真正的安静存在于真正的平凡之中。在城市喧闹的一角,我思念着乡村的黄昏,回味着黄昏给我的思考。

乡村秋千趣闻

1200字以上 初三 散文

上世纪70年代,我们望城岗村是一个比较大的自然村,距县城(老城)不足3里地。村里的文化娱乐生活,相应来说也比较丰富。每年春节都会搭台子唱几天戏,平时十天半月也会演场电影。但每年春节过罢,从正月初六到正月十六这十天时间里,村里会扶个秋千让社员群众娱乐娱乐、放松放松。村西头的人会习惯扶个叫狗弹园的秋,这种秋也很简单,在有斜坡的地上竖起一根牛车轴,上边按上一个牛轱辘,轱辘上再固定一根和车轱辘直径相等的一根十公分粗的木棍。让坐在车轱辘上面的人用手抓紧。轱辘下面,利用斜坡的坡度躺上一个人,并用双脚猛蹬上边牛轱辘上的铁层。使牛车轱辘倾斜旋转,因为是倾斜旋转,一上一下在上边坐的人三五分钟就会感到头晕眼花,就会自动掉下来。每个人掉下来那一瞬间,在旁边观看或等坐得人都会哈哈大笑,但都还会争先恐后去抢去占去坐。

我们村的温家胡同,每年这个时候会习惯地扶个竹竿秋,竹竿秋比较普遍,也很简单,两边各有一根十公分左右粗的竹竿,下边在竹竿中间用铁丝固定上一块木板,让人脚蹬,坐秋的人一般是站立的比较多。一个人立在上面,不用其他人推送,自己慢慢先晃悠,利用惯性再慢慢启动。只见上面站立的人,弓着腰,脚猛蹬,一起一伏,好不自在。有经验的人有时会再来个惊险动作,自己尽情享受,看者感到好不刺激。

村里最有看头、场面较大的是村里人口居住比较集中地地方,还是村东头的一个狗撵兔秋。这种秋占的场面比较大,它在平常的打麦场的中间竖起一根两米左右高地木桩,木桩顶端安装了一个牛车轱辘来起到旋转作用,牛车轱辘上边又固定一根5米长的木棍,木棍两头各又固定上两条能载重200公斤重的绳子,绳子上又绑上一个牛棱头,牛棱头离地面有80公分左右,以便让人坐在上面。这种秋坐着没有风险,两头各坐一人后,便有自愿者在背上背根两米左右的细木棍,上边有个叉,叉顶住牛车轱辘上的木棍使劲自动旋转,让坐在上边的人尽情享受。

一般情况下转上十来圈,坐在上边的人会自觉下来,让给周围等待坐的人再坐。会坐的有经验的胆子比较大的人,不管谁来使劲推,坐上二十来圈他也不怯,只管高兴、只管享受。但是如遇见胆小的,老想做,但还害怕别人推,转上两三圈就会自动下来,让给别人,坐秋的人大部分都讲自觉、讲风格,主动相让。但有几个别的也不自觉,凭着自己胆大,光想去抢坐,大家会给他起个外号叫“占秋官”。只要他占住秋坐,大家就合计着收拾他,一是没人去推他,他只好不好意思的下来,或者是几个人轮换推他,让他招架不住,甚至让他头晕、呕吐,给他教训,警告他不要不讲风格,只顾自己不管别人。

但总起来说狗撵兔秋还是深受大家喜欢的,因为它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是男是女,只要稳步慢转,都能适应,况且也比较安全。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村里环境的变迁,这几种秋在我们村已不存在了,但它当时给村里带来的快乐和欢笑,今天在人们心里将会永远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五年级
散文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