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母亲的坟头1200字以上

乡愁,母亲的坟头

1200字以上 初三 散文

莫说,这一生有太多的遗憾,莫说,这辈子有太多的情殇!

因我醉心于远去的脚步,让一抹乡愁在心中回荡,唯一份眷恋永远挥之不去!

——题记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读着台湾作家余光中的《乡愁》,莫名的忧伤一头袭来。母亲,我己经没有机会再叫这个美丽的称呼了,她离开我整整一百天了,我知道,我是在想她了,深深的想念着她…

一个人,若是没有离开过故乡,是不会有乡愁的!

一个人,若是没有真正的失去另一个人,是不会在乎拥有她的时光的!

我于母亲的疼痛中一声啼哭,来到了这个世界。我的生命是从睁开眼睛,爱上我母亲的面孔开始的。全世界的母亲都如此的相似,始终是一颗如纯的赤子之心。纵然女人多么脆弱,唯有母亲的心是无比坚强的!

十六岁,如花的年龄,我背上行囊去异地求学,走出生活了十几年的老屋,看着熟悉的小巷,凝视着养育我成长的小河,张望着亲人不舍的目光。第一次,一个人去远方,从未离开过父母一天的我,频频回首,然后含泪转身,踏上了开往他乡的列车…

车窗外,当列车缓缓启动,后退是风景,也有母亲的身影,一切都渐行渐远…小时候,其实一直渴望快些长大,可是真的长大了,必须独自去自己的舞台演驿不为人知的角色,零乱的思绪让我一走就十几个年头。几度春秋,过去的曾经,不堪回首,记忆编织的是梦,等待着时间一点点吞噬。

暮然间,在这个城市我们为了生活,四处奔波,沉醉于都市的灯红酒绿,又可曾真正的回想过那遥远的故乡?可曾想到过远方亲人期盼的眼神?当我们画着精致的妆容,坐在写字楼的办公室,无数人投来眼羡的目光时,又有几次能记起那个叫“故乡”的地方?又几次能体会母盼子归的心情?

每每在异乡孤单无助时,喜欢翻看旧时的日记,字里行间,诉说着自己一路走来的点滴欢笑与泪水,离家的游子,归期总是无期。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更是让我感叹漂泊在外的日子,想念故乡,想念我的母亲,这是一碗淡淡的清酒,在寂寥的寒夜温暖着我,我的梦,在疲惫中沉睡,似乎又躺在了母亲的怀抱,好温暖!

慈爱的母亲,总是不愿让我在外有负担,就是再难,也独自撑着。远方的故乡,此时是鲜活的记忆,有些模糊;而在故乡的母亲,犹如一幅宁静的美卷,清晰的似在眼前,我能感知她的呼吸,能听到她心跳的韵律。母亲在故乡,故乡便是母亲握在手中的一首诗,那里有母亲殷殷的眼神,母亲便是故乡里最美的风景!

在城市的这端,我在别人的故乡过着入乡随俗的生活,小心翼翼的藏匿着外乡人的痕迹,终于我建立了自己的小家。某天,我也做了母亲,有了自己的孩子,我在想,我的孩子会把这座城市称为故乡,而对于我的故乡,在我孩子心中,或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地方。

由于种种,回乡的步伐总是有些迟缓,总有这样那样的借口和托辞。母亲身体一直不好,母亲患了很严重的病,肾衰竭,靠每周三次血液透析维持着,尽管有时间会回去陪陪她,但工作的地方离母亲有几百公里,不能时时陪伴,不能经常照顾她,也是我今生最大的遗憾。

今年四月,母亲已经瘦得不成人形了,各种器官全都衰竭,走在死亡的边缘,医生让我们做好思想准备。那种与母亲在一起的时光开始了倒计时,我的心绪好乱好乱,望着病榻上的母亲,心里隐隐作痛。或许,人这一生中会经历太多的生离死别,这是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也是令人无法忘记的刻骨。

母亲弥留的最后的几天里,我只想静静地,就这样静静地陪伴着母亲。她已经深度昏迷,全靠呼吸机维持着最后一口气。当亲眼目睹监测屏幕的数据全部变成一条直线,我再也抑制不了自己情绪的闸,伏在母亲身上失声痛哭,那是怎样的一种痛。此时,我泪水狂泻,不停的呼唤着母亲,厮心裂肺的扯着疼,希望她可以醒来,只是一切已是徒劳的…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曾经,一个笑容出现在我的生命里,可是最后还是如雾般消散。而那个笑容,就成为我心中深深埋藏的一条湍急河流,无法泅渡,那河流的声音,就成为我无法释怀的绝唱。

渐渐远去的是致亲的背影,或许母亲真的太累太累,她需要好好的休息,病魔缠身数年,她真的好累,这样安静的离开于她是一种解脱和幸福!这样想着,我的心就不那么痛了。在母亲的余温中,我知道痛的不是离别,而是离别后的回忆。失去了方知珍贵,阴阳两隔的世界,残酷而无奈。

岁月日复一日的重叠着,光影流转,时间过好快,母亲离开已经百日了。望着夏空里的繁星点点,我感到有一颗星是母亲的眼睛,她一直在注视着我,希望我可以幸福。听着韩红的“天亮了”,泪已经顺着脸庞滑了下来,母亲,想你了,我好想你!夜空,那么黑,心好惶恐,你的浅笑己在坟前化作青烟随风而去,我不敢临窗守望。潮湿的心事醉而不醒,当眼泪苍白无力时,我知道今生对你太多亏欠,只愿来世仍做你的女儿,可以好好的疼爱你。

故乡的惦念,永远无法抛却!那愁,是落叶同归根的情愫,是干涸的藤蔓在风中瑟瑟发抖,终究也会回归自然的规律。黄昏的归雁最终消失于灰白的天空,那是要回到自己温暖的小家。母亲,已然安息于故乡依山傍水的地方,相信在那里长眠她也会很开心的。

母亲这一生,纵然平凡,却是我永远的眷恋。当夕阳落下了地平线,傍晚,独自站在高楼林立的一扇窗,那份情又潜了进来。怀念母亲无私的呵护,深呼一口气,似乎呼吸到了故乡的氧气,就让这一刻停留,让我多感受一会这种美好。故乡,有我挥不去的愁,如今的乡愁,是母亲的坟头,我感受到了故乡的呼唤,感受到了母亲的呼唤…

乡村

1000字 四年级 写景

乡下人家,一般会在自家的院子里种上一两棵树木,有的种扁桃树,有的种桃树,有的种枇杷树。春天,树木冒出了新芽,远远望去,仿佛每一片叶子上都跳动着一个全新鲜活的生命。那绿色让人看着很舒服,即使有什么烦恼,看一看那鲜嫩的绿色,也会一下子轻松不少。夏天,树木开花了,桃花;枇杷花;扁桃花;一朵朵,一丛丛,一串串,一朵接着一朵,一串压着一串,像一个个美丽的姑娘,害羞地绽开了笑颜。秋天,花儿谢了,结出了许许多多的果实。它们有的藏在树叶下;有的骄傲地挺立在阳光下,露出丰满的果肉;还有的在风中轻轻地摇曳着,好像在荡秋千……果实们在阳光下闪着诱人的光泽,犹如一个个金色的铃铛。这就是真正的乡村。

远处的田野上,一个个胖嘟嘟、圆滚滚的西瓜“憨态可掬”地躺在地里,它们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像个胖娃娃,有的像个大皮球,还有的像一个绿色的鸡蛋……西瓜们挺起青绿相间的“大肚子”,仿佛在对人们叫道:“快来把我们收获吧!”旁边的甘蔗地里,高高的甘蔗站在阳光下,骄傲地仰起头,似乎在趾高气昂地说:“西瓜算什么,我们甘蔗才是最好吃!”这就是真正的乡村。

有些人家还会在院子里搭起棚架,或种葡萄,或种南瓜。它们爬上棚架,舒展开每一片叶子、每一条藤条。强烈炎热的阳光被茂密的叶子遮住,人们把凳子往里一放,瓜棚就变成了一座天然的凉棚。酷热难耐时,在瓜棚里坐一坐,就会感到阵阵凉意,简直和城里的空调凉爽。当棚架上的花儿都落了时,葡萄架上便结出了一串串硕大饱满的葡萄,青的、紫的,在阳光的照耀下,犹如一颗颗漂亮的玛瑙,高贵中带着几分淡雅、朴素,比城市里在门前摆一对石狮或雕塑好看多了。这就是真正的乡村。

有些人家的屋檐下还会有一个精致小巧的燕子窝,里面会有一对燕子夫妇和几只小燕子。当燕子夫妇觅食回来时,小燕子们并叽叽喳喳地叫唤,好像在说:“给我吃!给我吃!我快饿死了,快给我吃东西!”燕子夫妇只好把食物塞到一只小燕子的嘴里,然后匆匆忙忙地绝尘而去。即使燕子窝下有几个人在大声地谈话,它们也从不慌乱。有些人家把一些玉米粒撒在燕子窝下,并在一旁站着,燕子们不慌不忙地落在地上啄食玉米,人们也从不惊讶。这就是真正的乡村。

夜晚,一些孩子躺在湖边的草地上看星星。草地十分柔软,躺在上面就像躺在了一块软绵绵的地毯上,比城里的“席梦思”床软多了。这块天然的“地毯”上还萦绕着一股泥土和青草混合在一起的气味,就像大自然送给这块“地毯”的香水,比那些昂贵的香水好闻多了。夜空,是黑紫色的,犹如一块华丽的黑丝绒。天空中的星星闪亮硕大,仿佛一颗颗价值连城的宝石,闪烁着明亮的光芒。一颗颗耀眼的“宝石”镶嵌在华丽的“黑丝绒”上,使乡村的夜空在美丽中带着几分奢华,奢华中带着几分淡雅和自然。这就是真正的乡村。

乡村,虽然没有都市的繁华和华丽,但却有一种独有的美——自然之美、轻松之美,还有人与自然间的和谐之美。

四年级:冰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散文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