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之善_700字550字

行为之善_700字

550字 初一 议论文

善是什么?善就是刘备临终时的谆谆教导: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从而使得蜀中百姓安居乐业;善也是雷锋日记里记录的一件件小事,从而使一代又一代的人对他深情赞颂。

善并不是出自于他人之穷苦,而是出自于人性中的良知,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良知,但有时会被恶念所蒙蔽。所以说:善由心生。当你面对困难的选择时,只要遵循自己内心原有的选择,亦不失为善。

但我却做不出这种善。

每次上语文课的时候,老师会让同学们站起来回答问题,当同学们都回答不出来的时候,我却没有举手来回答问题,其实我只是想让同学难堪罢了。这种恶念竟一只保留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但我现在明白了,给别人一条退路,亦不失为善。

善与恶是共生的,就好像光与影子一般,但我们也要阻止恶念的产生。善中出恶,恶存于善。爱迪生晚年非常骄傲,目中无人,不听取他人给予的意见。恶念堵塞了他晚年时灵感的源泉,无法擦出求异的火花,导致他晚年没有什么着名的发明出现。所以当他人被心中的恶念所迷惑的时候,暂且放下心中紧握的善念,当头棒喝,亦不失为善。

当你要懈怠的时候,请仔细想想,今天的放纵就是明天的追悔莫及;当你心生恶念的时候,请趁早扑灭,今天的作恶就将是你明天良性的惩罚。与人为善,于己为善,愿你们心中依然坚守着纯洁的善念。

写于2016年6月4日

初一:陈旭天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人贵有自知之明_1200字

1000字 初一 议论文

乌鸦看见鹰从空中俯冲而下抓住羊,十分羡慕,于是模仿它的动作去抓羊。最终被牧羊人抓住了,牧羊人对孩子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依我看来,这只乌鸦就是没有自知之明。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个严于解剖自己的人,往往是有自知之明的。《苟子·荣辱》曰:“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失之己,反之人,岂不迂乎哉?……故君子道其常,而小人道其怪。”就是说有自知之明很重要。

楚庄王觉得越国政治混乱,士兵战斗力差,于是准备举兵攻打越国。庄子说:“臣认为智慧就像眼睛一样,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的地方,却看不到自己的睫毛。大王曾经兵败给秦国、晋国,丧失了几百里的土地,这就是士兵战斗力弱了。庄蹻在楚国境内当强盗为害百姓,官吏却不能将其拿获,这就是政治混乱了。大王政治之乱,兵力之弱,似乎也不在越国之下,但却想讨伐越国,这就说明了大王的智慧也像那眼睛一样,看得到别人,却看不到自己。”庄王于是就取消了这次军事行动。由此可见,一个人的智慧不在于他能够评价别人,而在于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因此说,能够自我评价才称得上有智慧。

孔子问子贡:“你和颜回哪一个强?”子贡答道:“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他能够以一知十;我听到一件事,只能知道两件事。”子贡的自知是明智,子贡的从容更是胸怀博大。他虽不及颜回闻一知十,但却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传之千古。

人都喜爱听好话、奉承话,不自知的人听到好话、奉承话,便会信以为真,飘飘然,觉得自己好伟大,他没有考虑在这些话的背后,说这话的人的目的是什么。《战国策·齐策》中的邹忌就很有自知之明,没有被旁人的吹捧搞昏了头脑,他说:“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这里,他把吹捧者的内心揭示无余,因此也就不会被“妾”和“客”所欺骗。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说,自知之明来源于自我修养和自我慎独。因为自省才能自制自律,自律才能自尊自重,自重才能自信自立。自尊为气节,自知为智慧,自制为修养。人具备了自知之明的胸臆和襟怀,其人格顶天立地,其行为不卑不亢,其品德上下称道,其事业左右逢源。在人生道路上,就能经常解剖自己,自勉自励,改正缺点,量知而思,量力而行,及时把握机遇,不断创造人生的辉煌。

要真正了解自我,就必须换一个角度看自己。首先,要“察己”。客观的审视自己,跳出自我,观照自身,如同照镜子,不但看正面,也要看反面;不但要看到自身的亮点,更要觉察自身的瑕疵。包括对自己的学识能力、人格品质等进行自我评判,切忌孤芳自赏、妄自尊大。其次,要不断完善自我,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须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避己所短,扬己所长,才能对自己的人生坐标进行准确定位。当你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时,也就是进步的开始。

初一:张笑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议论文
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