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生命成为一种延续550字

别让生命成为一种延续

550字 初三 散文

从我们降生的那一刻起,父母赋予我们生命,然后用他们的额上落的雪,脸上琐碎的被岁月踏出的痕迹换来又一对父母,又一次付出,如同跌入时光罅隙的无限循环小数,永远过不得前方那小小的一个点。这就使生命的延续,社会依此来前行。

我听我一个至交说过,如果人生只能以这样一种无味单调的方式活下去,那我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我沉默,我不知道要怎样才能给出一个在我这样,一个对未来充满希翼与绝望交的复杂感情的年纪的孩子应给的答案,我们还不足以面对一个没有任何人庇佑,保护的世界。我们在大人惊心动魄的描述里颤抖,却也在对未知无尽的幻想中渴望,渴望去探索,去经历,又或者说,我们渴望走完一次完整的人生。

我的朋友并没有等我思考完,她是决绝的性子,做事就一定会做到彻底,我有时总想这就是所谓的未经过现实洗礼的棱角,有独自的光华却无法被尘世的手掌容纳,我眯眼看向她身后夕阳濒危的光,突然觉得这样人的路注定了不平坦。

她的话如她的人。

“可也一定会有意外的人啊!当离开这一切,挣脱了一切固定思维后,也一定有让自己的生命与众不同的人,用最简单,也是最随心所欲的方法去活啊”

如果说生命放在社会里就之是一种延续,那也一定有办法改变这无味的法则,我们可以定自己的法则,用自己的方式去生存,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为什么而活是永远没有答案的问题,而我要说的仅仅只是我自己的想法,让生命用最自然的方式展开,蜿蜒出最安然的弧度。

最后,我们留给世界的

800字 初一 散文

游园闲赏,赏的是庭前花开花落;凭栏远眺,眺的是天空云卷云舒。

---题记

生命的画卷徐徐铺开,展现的,是世界的法轮,笼绕着阵阵檀香,不已,从未间歇,它运着,碾碎一批,却又萌生一批。

生命如红烛,夺人眼目般绚烂,在熠熠的焰火中升华,可是,当烛芯在焰火中燃尽,它曾经的炫彩也不复存在,似生命一般悄无声息地熄了,留下的,只是一撮尘埃。也许,我们只有走到最后,才能体会屈原站在汩汩的汨罗江边时内心的痛楚与凄恻;领悟到孔明倒在病榻上的悔恨与无奈。不过,一朵花的飘零,终究无法影响一簇花的美丽,而我们难道就心甘情愿一尘不染、行囊空空吗?不,生命不能似飞鸟还巢般碌碌无为,也不能似落叶归根般安闲飘逸。屈原是曾纵身跃入江水之中,可当他潇洒的为世界撇下《楚辞》和《离骚》的时候,他已经用其毕生的心血熔铸了生命的价值;孔明是曾事无巨细,病死五丈原,可后来又有多少文人墨客无数次地祭奠他临表涕零的精神和出师未捷身先死的遗憾。

生命不断轮回,也在不断造就着不同的精神。记得一天放学,路过曾经的小学,被一个冒冒失失的小男孩撞到,他没有跟我道歉,当然,我也不需要他的道歉。紧跟其后的,是一个女人,大概是孩子的妈妈,她呼喊着要小男孩等她一会儿,可那个冲在前面的小孩似乎在与其较劲,对她的呼喊充耳不闻。也就在那时,我怔住了,隐隐约约地觉得眼前的一幕竟似曾相识,不过以往的回忆似乎处于云里雾里,无论如何也拂不去那层灰尘,只留给了我幻想的权力,我想象着曾经的我是否也如这个孩子一样,被母亲追赶着;又想象着也许多年以后,我是否在追赶着另一个还不存在的生命。在世界上,生命也就如此这般,在无休止的轮回中升华,我们每一个后人都在重蹈着先人在这个世界上的步履,并惊异的相似,一遍又一遍地在世界上演绎着与其相同、却又不同的生老病死,可死后,我们留下的东西带给先人的仅仅是惊讶,而留给后人的才是惊奇。不论我们留下的是一部书,还是一小撮灰,却都是我们的先人曾留下的东西,所以我们留下的东西永远超不出曾经前人的界线,却在这个不能算狭小,也不能算广阔的圈子里,不断地对其升华。

我目送那对母子消失在要落的太阳那边。

也许,最后,我们留给世界的,正是我们的先人留给我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散文
5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