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我想去的地方500字

北京——我想去的地方

500字 四年级 叙事

放假了,由于爸爸妈妈上班都非常忙,没有时间带我去旅游,所以,我根本没想到这个假期能去北京。7月9日这天,二姑妈告诉我明天就要带我和哥哥去北京。

我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的兴奋,同时,我想到了我二年级时学过的一篇课文《邓小平爷爷植树》。说的是邓小平爷爷在天坛公园种植了一棵树苗,我好想看看那棵小树苗现在长的有多大了。因为,列车票是7月10日晚9点多的。所以第二天,我的心情更加兴奋、激动,好像揣着一只小兔子“怦怦”直跳。妈妈已经为我整理好了行装,我呢,也盼望着天早点黑,可是,这天空还是那么晴朗,那么明亮。唉!时间怎么过的这么慢!

晚餐过后,妈妈叮嘱我说:“在外面要听姑妈的话,不要和哥哥吵架,要不然姑妈会生气。”“知道了,我一定会听姑妈的话,不跟哥哥吵架。”这时,爸爸说:“快走吧!我还要送你们去武夷山火车站,不要误点了。”爸爸开车送我和姑妈、哥哥到武夷山火车站。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跟着姑妈、哥哥登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列车上,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座无虚席。”一个座位挨着一个座位,一个人挨着一个人。有老人、有小孩、有高个儿的,有矮个儿的……我不由得感叹:“去北京的人可真多啊!”他们也是非常的激动,就连列车员通知熄灯了,列车上还有人在说话。姑妈叫我到中铺睡觉。我躺在中铺上,抱着期盼的心情闭上了眼睛,准备迎接明天的“北京之行”。

福建南平建阳市西门小学四年级:沈雯婧

中秋节

900字 高二 叙事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所以被称为中秋或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还要圆,要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中秋前夕,人们都尽可能和家人团聚,取人月双圆的意义,八月十五又叫“团圆节”。

中秋节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传统节日。早在三代时期我国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晚上,有赏月、游湖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很少了。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古时还有祭月和拜月活动。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梨,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有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地方,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月饼与中秋节的联系是在明代。具有关资料说,当时,北京城市里出现了一种以果做馅的月饼,而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自己制作月饼,用于自身和赠于亲朋好友,以表达团圆和祝贺之意。那时的月饼大小和形状很不规范,差别甚大,其名称也颇特别。比

如,山西省介县一带在中秋节这天,当地老百姓已有合家围坐分食团圆月饼的习俗其制作的月饼名堂多且有趣,如有专供男的食用的月牙月饼,有只限于女的享用的葫芦月饼,还有特别为小孩们准备的“孙悟空”,“兔儿爷”之类的月饼,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节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有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

说起中秋节,民间一直流传着多个不同的传说和神话故事,其中有嫦蛾奔月,朱元璋月饼起义,唐明皇游月宫等故事。最为人熟悉当然是嫦蛾奔月,嫦蛾偷了丈夫的不死仙丹,飞奔到月宫的故事也有许多说法。在较早的记载中,嫦蛾偷吃了仙丹,变成了癞蛤蟆,被叫月精,奔月后,嫦蛾住在月宫其实是一个寂寞的地方,除了一棵树和一只兔子,就别无他物了。这就是中秋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四年级
叙事
5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