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似亲人_600字600字

胜似亲人_600字

600字 六年级 想像作文

早晨悄悄地来了,灿烂的阳光洒满了美丽的小村庄。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正在吃力地搓衣服,老奶奶的子女都到很远的县城工作去了,很少回家,只有一年回家一二次。老奶奶只好和她的老伴相依为命,但不幸的是老奶奶的老伴前段时间也去世了。对老奶奶而言,实在是雪上加霜。现在,这个简陋的小木屋只剩下老奶奶一个人孤苦伶仃地生活着。

在这个村庄里还有一个叫玉儿的小姑娘,她心地特别善良,总喜欢帮乡亲们干点活儿,特别是老奶奶家她每天都去,从不间断。今天,玉儿早早地做完了作业,准备帮乡亲们干点活儿。

当玉儿走到老奶奶家时,发现老奶奶正拿着洗衣服的棒子,艰难地拿起装着衣服的盆,一步一步走向河边,玉儿飞快地跑到老奶奶身边,亲热的对老奶奶说:“老奶奶,让我来帮您洗吧!您到一旁歇歇吧!”老奶奶说:“不行!不行!你还小,苦力活应该老人干!”但玉儿还在一旁坚持说:“不要紧的,您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应该多休息休息,还是让我来帮您洗吧!”还没等老奶奶回答,玉儿就挽起袖子洗起衣服来,玉儿又是搓又是挤,终于洗好了衣服,玉儿把洗好的衣服放在阳光底下晾干,把盆子放回老奶奶家的时候,老奶奶不禁紧紧地将玉儿饱住,紧紧地把脸贴在玉儿的脸上,说:“你真是我最亲的亲孙女呀!”玉儿害羞的说:“其实也没什么,这只是我应该做的,我以后会常来帮您做事!帮您分担!帮您解忧!”

虽然玉儿和这位老奶奶不是真正的亲人,但是,她们比亲人还要亲!

六年级:枫落、秋伤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

800字 观后感

一个德国军官的孩子—八岁,叫布鲁诺。

一个生活在如牢笼般集中营的孩子—也是八岁,叫希姆尔。

两个身份迥然不同的人,因缘巧合之下,命运竟奇迹般交集了。他羡慕他的自由(布鲁诺纯真的以为希姆尔是自由的),他羡慕他不是犹太人。悲剧就这样产生了。

希姆尔是个犹太人,生活在集中营,没有人身自由,只能选择与大人们一起干活。他吃不饱,只能穿带有标志性的衣服—条纹睡衣。其实他也有一个幸福的家,至少有一个令他自豪的爸爸。

布鲁诺生活在一个纳粹军官家庭,生活优越,向往和同龄孩子的游戏和友谊,是一个爱探险,向往快乐的纯净孩子。他曾经天真的问过父母,为什么烟囱里会有难闻的浓烟,为什么“农民”要穿条纹的衣服,为什么穿条纹睡衣的老人不见了,没人告诉他正确答案。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开始了一次“冒险”,遇到了希姆尔。他庆幸又有了新朋友,孰不知他美好的人生就要踏上终点,画上一个悲惨的句号。

尽管布鲁诺出卖过希姆尔一次,但事后两个纯洁的孩子依然和好如初。当希姆尔为了寻找他的父亲时,布鲁诺毫不犹豫地换上了条纹服,跟希姆尔一起爬进了集中营。在寻找时,他们被发现了。士兵哄骗他们要他们洗澡,这两个八岁的孩子信以为真。在黑色的毒气扑面而来时,他们在害怕、在颤抖,但他们两个人的小手紧紧握在一起,互相安慰。门外堆满了那些所谓的条纹睡衣,有布鲁诺的,有希姆尔的,有……

他们只有八岁,在这罪恶的地方,让不懂世事的他们提前离开了人世。临死前布鲁诺睁着那宝石蓝般的大眼睛,看上上面,胆怯、迷茫、害怕,让他与他紧紧相握。可悲的是,直到最后一刻,布鲁诺还以为自己只不过是在做一个游戏,最后留下无助的母亲和绝望的父亲。

看到一半时,我曾想到二三十年后两人相见重温旧情的情景,可是我万万没想到一个孩子,在他还未开始用理性去思考世界之前,就被无情地夺走了生命;我更没想到的是这残忍的导演还没让这小男孩吃面包就死了。

这是一段尘封已久的故事。他们不应是战争的牺牲品,他们都有一个家。家里有爱着他们的人,也有他们爱着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想像作文
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