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1000字

年味

1000字 初一

外婆家在农村,每年过年都仍保持着老祖宗传下来的一套规矩,不会随意更改。在我的记忆中,外婆家的年总是年味十足。

年味是从香喷喷、红彤彤的大锅肉里传来的。北方人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而外婆家是农历腊月廿四是过小年,从这一天年就开始了。这一天家家户户开始杀年猪,养了一年的大年猪被几个壮实大汉抬上大案桌合力按住,杀猪匠手起刀落,利索地放了猪血,等女人们烧滚了水,就把猪烫热剃毛、开膛破肚,大年猪一会在杀猪匠的手里就肉是肉油是油了。接下来就是做大锅肉了,切肉、烧火、拿香料、装肉的大盆,一时间,全家人都动员起来,好不热闹!我不明白为什么一次要烧这么多肉,外婆说杀猪这天要烧好多肉,还要叫好多人来吃,吃的人越多就寓意来年的猪会养的越大。而猪头是要腌起来,等到大年三十用来祭神用。这一天,是在香喷喷大锅肉的香味中度过的。

接下来的每一天都在忙碌中度过,大人、小孩都动起来,大扫除是必需的,因为要把一年没抹、洗过的家伙什都抬出来抹呀、洗呀,这也寓意着把一年的晦气、霉运通通都打扫出屋。而做食也是必不可少的。喷香的米粿、粽子,炸排骨、油豆腐……总是能勾起孩子们的馋虫。至今还记得做米粿的场景:一家子男女老少齐上阵,挤在厨房里,等灶上的人把米粉嵌烧好搬到桌上,揉面的揉面、压皮的压皮、包菜的包菜,好像一条流水线。不一会,一只只漂亮的米粿就排好队等着上锅蒸了。外婆还架起小炉子,临时烤了几个为我们解解馋……这些生活中最真最质朴的画面,却使我心中不觉漾起一抹莫名的感动。

终于到了大年三十。这一天,外婆早早起来把灶火烧的旺旺的,把猪头洗干净放大铁锅里煮上。家里的男人们也早起写对联、贴对联。我们小孩是最好的帮手,一会儿跑到门口帮忙贴对联的舅舅扶长梯、贴利事纸,一会儿又跑进厨房帮妈妈剥棵蒜、拿个盘。

到了中午,猪头煮熟了,算好时辰,摆好八仙桌,端上猪头,摆上五谷杂粮,倒上酒水,请神祭祖开始了。舅舅点燃香火开始祭拜,我们这些小鬼头也跟着后头左拜右拜,凑个热闹。到了傍晚,厨房里忙了一下午的女人们把香喷喷的美味佳肴一盘盘地往桌上端,我们拿碗摆筷,拿出酒水饮料放上桌。舅舅把准备好的大烟花和大百子鞭炮搬到门口,“捂好耳朵,我要开始点咯”说完,舅舅就点燃炮仗。随着砰砰的巨响,霎时间,天空开满绚丽的烟花。家家户户的年夜饭开始了!

吃过年夜饭,接下来就是全家人坐在火炉边一起看春晚,等到电视里《难忘今宵》响起,已是深夜十二点了,小山村又响起来连绵不绝的烟花声,人们庆祝着新的一年来临。在这浓浓的年味中,我们又长大一岁啦!

过年

650字 初一

春天来了,新年到了,和媚的阳光暖暖的洒进飘窗,家乡随处农村,却已处处挂灯结彩,穿红戴绿一派过年的吉祥喜气氛围。

作为一枚吃货,我最喜欢的习俗就是吃年夜饭,看着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菜肴,我不禁眼冒金星,有红烧猪蹄,清蒸桂鱼、油炸冰欺凌……甚至有些我连见都从未见过。一旁的小妹妹数着自己的小手,一个劲的数着:1,2,3……满满的一桌菜让我垂涎欲滴,一家人开心的围坐在一起,说着一年的故事,聊着一年的思念、侃着一年的收获,一段甜蜜的小曲。吃在嘴里,甜在心里,盛满的不仅是菜肴,是幸福、是祝福、是憧憬……

按照农村的规矩,吃完年夜饭是要守岁的。“封建”的妈妈平时不到九点就要上我睡觉,可在今晚确是不许我睡觉的,因为农村有睡的越迟,来年幸福越多的说法。而我,也更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好好看看春晚,追追自己喜欢的明星了。八点还没到,一家人便早早的围坐在一起,享受着难得团聚的幸福,奶奶更是一会拉着爸爸唠嗑,一会拉着妈妈家常,完全就像一个未长大的孩子似的向爸爸妈妈诉说着自己一年的生活。难得一家人坐在一起,我被眼前这幅温馨和谐的画面感动了,忙忙碌碌一年,为的就是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为的就是一家人能够幸福的在一起。我明白了,幸福其实很简单,他不是大富大贵,而是一家人的团聚。零点的钟声响起,绚丽的烟花闪烁在夜空中,家家户户点燃了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人的祝福,对未来的希冀!

正月初一,便是孩子们最幸福的时候了,孩子们穿上新衣,一个个被父母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挨家串户去讨要红包吗,在这一天孩子们是可以自由的支配自己的红包的,而且更不用担心被父母训斥。我虽已初中,但依然可以享受这些“优惠政策”。还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