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桂林900字

走进桂林

900字 四年级 写景

朋友,你去过景色迷人的桂林吗?感受过桂林山水那诱人的魅力吗?如果没有的话,那就听我介绍吧。走进了桂林,就好像走进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

暑假,我和妈妈一起游览了桂林的山水,走进了桂林的怀抱。

桂林山洞的奇观让人震撼,高阔的洞府中,琳琅满目的石笋、石幔、石柱千姿百态,犹如宝石、珊瑚、翡翠雕砌而成的宫殿。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芦笛岩。进洞以后,首先看到的是“狮岭朝霞”。只见远处如林苍郁的“峰峦前”,一头“雄狮”笑面迎客,一群小狮子尽情嬉戏。右边巨大的“石乳罗帐”,形象逼真。再往前走,过“盘龙宝塔”到“云台揽胜”。再过“帘外云山”就到了芦笛岩最宽阔的大厅。大厅四周石乳玲珑剔透,绚丽多姿态,洞中另有一番风味。还有七星岩更是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桂林的山,千姿百态,惟妙惟肖。独秀峰――平地突起,陡峭高峻,巍峨挺秀,有“南天一柱”之称,在朝晖和晚霞的照耀下,如披上了紫袍金带。象鼻山——整座山峰就象一只站在漓江岸边伸长鼻子吸水的大象,象鼻形象逼真。伏波山——孤峰挺秀,半插江潭,半枕陆地,是一个山奇洞美的游览胜地……

漓江两岸的山,更是美不胜收。清晨,我们来到了漓江边的磨泉山码头,准备欣赏温柔清澈的漓江。漓江好像被轻纱笼罩着,朝霞似乎等不及轻柔的白纱散尽,就把霞光倾泄在江面了。看,那座名叫“童子拜观音”的山峰,只见一位背着包袱的童子郑重地跪下拜观音,好像是祈求观音菩萨保佑他高中状元。而这座“九马画山”,不仅具有欣赏价值,还需要眼力才能找到九匹马。导游介绍说:“这‘九马画山’中藏有九匹马,需要有很高眼力的人才能找到,一般人都找不到九匹马,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游览漓江时,陈毅只数了七匹,而周总理数了九匹,因此而得名‘九马画山’。能数到九匹马的就是‘状元郎’啦”。我刚数到五匹,船已经驶过了,没有足够的时间给我数,所以我没能当上“状元郎”,等下次吧!

漓江的水,绮丽诱人,碧水萦回,奇峰倒影。晚上渔灯点点,渔歌互答,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人间仙境,人称“百里漓江,百里画廊”。漓江的水,犹似一潭诱人的陈酒,未喝先醉。清清的,静静的,亮亮的,蓝湛湛的,真让人忘怀。细看,宛若一面在翡翠帷幕中的宝镜,又像一条柔长的青罗带……

多秀的山,多美的水,如诗似画。难怪古人赞叹“桂林山水甲天下”!

桂林的山,神态各异;桂林的水,像翡翠,像碧玉。我爱桂林的山山水水,桂林的山水令人留恋忘返。

读书的苦乐之境

650字 初三 议论文

道家创始人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我认为读书也是如此,只是一般情况下,所接触到的都是苦的。只有在日积月累中中,逐入佳境。

自小听说,古时候有人头悬梁,锥刺股,家长们一度把这种精神褒奖,甚至大肆赞扬。并希望子女们能够拥有这样的学习精神,而我却不这么认为。首先他想让自己能够学习而使用的这种方法是不正确的,他没有领悟到学习的真滴所在,也没有学习的兴趣,只是一味的让自己熬下去。这种方式又能实施多久,且让学习建立在自己身心疲惫,甚至饱受折磨之上,对自己健康极度不负责任的人,又如何能畅游于学习之路?再者说,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学习,那么学习的效率又有多少?几经周折,让自己疲惫,虽是全力以赴,但最后也是事倍功半的结果吧,这样的学习,让如今我们作为旁观者看来都是那么吃力,那么对于那时的当局者又岂会乐在其中?

他自古热爱学习,源于他对书的浓厚兴趣以及强烈的好奇心。但苦于家贫,无法买书来看,于是他去借书,他废寝忘食的把精神食粮当作了充饥的粮食,晚上苦于家徒四壁没有灯,他又只能凿壁偷光,“偷”来的一线光足以带他进入一个光明的王国,让他自由快乐,或许对他而言便是他的精神依托了。每本书都各有特色,有的人看起来津津有味的,有的人却觉得索然无味。因为有时读书乐境在于读懂。每本书都在等待自己的读者,一个除了作者能真正领悟到书中真谛,这个人会视这本书如珍宝用时间来慢慢品味它,渐渐的这个人也会成为一本书,一本有其独特见解且散发着无限魅力的书,这便是读书的快乐之所在了。

读书的苦乐之境不是天地一般遥远,往往只是一扇门的厚度,门外的人心中焦躁,惦记着世事尘埃,无谓的徘徊,而门里的人忘记了自我,忘记了时间,崭新的文学之路就在脚下,那是书的天堂的!朋友,别再徘徊,去打开那扇门,读书的苦乐之境,不过一步之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四年级
写景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