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读书笔记:《藤野先生》_1000字1000字

初二读书笔记:《藤野先生》_1000字

1000字 初二

在阅读鲁迅先生写的文章时,我总是怀有一颗敬畏的心。《藤野先生》也不例外,鲁迅先生作品的锐利以及沉重是在小心阅读后才可以感受到的。

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最敬重的老师之一。

日本,一直以来是中国,中华民族很是深仇大恨的一个国家,所以在鲁迅先生笔下,藤野先生的形象才那么高大,伟岸。但我发现的一点,就是鲁迅先生即使在美好回忆文中也捎带了对人民的麻木,对“正人君子”的批判。鲁迅先生似乎早已发觉了人们的病根--思想及行动,不管是日本军民狂热分子的思想,还是中国麻木不仁的人民,又或是见利忘义或顽蒂根深的“正人君子”,无不透露出惘然恍然的思想。

思想,又是思想,鲁迅先生成为了思想的巨人。

藤野先生,在鲁迅先生日本求学道路上引了一道光。是啊,连藤野先生这样一个日本教师也为中国献一份力--希望学术传往中国,那中国人自己呢?是啊,中国人都为自己国家担忧,那么哪有什么光亮可以阻止中国那一片歇斯底里的呐喊再颓丧。对于鲁迅先生,藤野先生给了他许多启发,以及信心。鲁迅先生亦也成为了一道光,一道锐而刺目的光,他使中华之兴起有了方向。在《藤野先生》一文中,最精彩的内容莫过于藤野先生的悉心教诲。但更重要的是藤野先生为中国学术献出一份心力,对鲁迅先生的鼓励。

俄国作家维克多.雨果曾讲:“既然黑暗是从王座上覆盖出的,那就让光明从焚烬的墓里出来,让人类再见光明”

对于鲁迅先生来讲,这样一份光明又是多么珍贵。凡是希望中国兴起的反封建新生代,如青年作家萧红等人,鲁迅先生都舍尽全力去帮助他们,使微光点燃蜡烛,让茫茫旷野上,出现那远处耀眼的光芒。在黑暗中,在茫茫黑暗中,在藤野先生的激励下,鲁迅先生举起锋锐的笔批判。但在这时候,也出现了由国民党右派发出的另一支写作队伍。

他们自命不凡,是接受沙俄,法西斯资本主义思想的一批“政客”。他们攻击着一切金钱,欲望指挥他们攻击的人。

生活中何尝不存在这么一批看客,不,是“说客”呢?

在现如今的网络社会,在一切义愤凌然的事件中,这些“发泄者”的影子层出不穷。这些“发泄者”为了一人之情绪而公然喧骂。那么这又何尝不是我们自己呢?在人类心安理得化思想遍及的同时,“发泄者”们开始在可以不负任何后果,打着“社会舆论”旗号的情况下当众“打开杀戒”。他们没有“杀戒”。这只是在欺骗自己之后欺骂别人。

现实社会的“狭义”,只是鲁迅先生所批判的那群人的缩影。

那么是否要有另一位藤野先生,来引导思想呢?不,思想早已构建,只是没有成为一个社会要求。

“鲁迅思想”需要渐渐走向历史发展的潮流,而我们,不应当成为鲁迅先生所不屑的心安理得者……

初二读书笔记:活出自己_1200字

1000字 初二

——《草房子》读后感

何必去纠结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呢,活出自己就好了。

——题记

他是个放荡不羁的顽童,天黑时跑到山丘上玩;他是个机灵可爱的小鬼,悄悄帮白雀姐姐送信;他是个善良乐观的孩子,放飞鸽子自由成长;他是个情窦初开的少年,为喜欢的女孩不惜旷课……百变的他,让人捉摸不透;神奇的他,不禁引人注目。他活出了自己,活出了真实的自己。

他是桑桑,是曹文轩《草房子》里的桑桑,是令大家喜爱的桑桑,《草房子》这本书,便是他精彩的生活写照。

本书记载了桑桑精妙绝伦、跌宕起伏的六年小学生涯,通过描绘一幅幅动人的生活画卷,将桑桑这个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在这本书中,桑桑是鲜活的、立体的。

桑桑和大多数同龄孩子一样顽皮、天真、好奇:他用家里的碗柜做“高级鸽笼”,用蚊帐打鱼虾;夏天看到捂在棉套里的冰棍,自己也穿大棉袄……让人忍俊不禁的各种行为恰恰是桑桑最可爱的地方。桑桑勇敢,讲义气:当他看到刘一水等人欺负纸月时,他非常勇敢地去解救纸月。桑桑还是个心地善良的孩子:杜小康家落败后,桑桑仍然把他当做好朋友;没人敢靠近细马,桑桑却愿意与他为伴;人们抵触秦大奶奶,他却和秦大奶奶相处的很好,秦大奶奶去世了,他会非常伤心。

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桑桑的小英雄形象,但是小说作者并不是要把桑桑刻画成一个概念化的单一的完美形象,所以我们还看到了他性格的另一方面。

秃鹤“带帽子”抢走了他“穿棉衣”的风头,使他被冷落了,他会生气,和班上的同学一起捉弄秃鹤;杜小康在很多方面比他强,桑桑会有点嫉妒他,玩捉迷藏游戏时就不愿意带他玩。然而杜小康用自行车很容易地就让他丢掉了“骨气”,这又让我们看到了他小小虚荣心的一面。最后当桑桑得知自己生命垂危,毫无希望的时候,他没有抱怨、没有萎靡,这时,“桑桑对谁都比以往任何时候显得更加善良”,“愿意为人做任何事情”,“甚至愿意为羊,为牛,为鸽子,为麻雀们做任何事情”……

桑桑最打动我的地方就是他不管身边的环境如何,亦或是自己遇到了什么糟糕的事,他都能以十分乐观向上的心态面对生活,活出自己的模样,做最真实的自己。

记得有一句励志的名言这样说过:“跟着理智走,要有勇气;跟着感觉走,就要有倾其所有的决心。从不曾放弃追求,从不愿放弃自己的所有,一路走下来,路过太多的风景,领略太多的是是非非,才渐渐明白,人活着不只为了自己而活着,却要活出自己。”

繁杂红尘,很多人为了别人的眼光或者是所谓的形象,从而将自己伪装起来,就像用几层无形的“膜”把自己与他人隔开,这样不仅自己会活的不自在,也让人与人之间多了几分怀疑,几分猜忌。

所以,让我们大家都做最真实的自己吧。像桑桑那样,不受世俗的干扰,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在大众的眼前,活出自己,活出最真实的自己,也让这个千千世界充满真诚!充满善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10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