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你,第四维650字

说你,第四维

650字 初二 散文

一直以来,让我有想大呼“喜欢你”的冲动的作家为数不多,而其中一个作为死穴一般存在的,就是郭敬明。

以往喜欢的作家大多用他们不着痕迹般的文字华丽而决绝的疼痛着,而郭敬明那种既淡定又不失细腻的文字,是微微忧伤的,却又像缠绕在胸口的丝线般紧扣心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段曲折,在那些模模糊糊的日子里,郭敬明用他唯美而柔韧的句子教我沉默,有些离谱的沉默,一如既往的沉默。然后,我开始学会微笑。

在同学或朋友中,甚至是自己的心里,我一直叫他“小四”。或许比较一厢情愿,却是心声的倾吐。他的性格,应该属于沉稳内敛而又不善言谈却是无比温和型的吧,我想。曾经听说,喜欢一个人,你会喜欢他的文字,他的声音,甚至是他边睡边流口水的样子。于是我看他的文字,想象他的声音,甚至是他边睡边流口水的样子。

有一段时间,郭敬明的诽闻闹得沸沸扬扬,几乎是街头巷尾都能听见对他的或苛责或鄙视或侮辱的声音。我想特别正义凛然的站出来替他澄清什么,然而我缺乏勇气。朋友郁闷的问我,其实你何必呢?我摇头,不知道。确实不知道,只是一种本能吧,或许。朋友说,也许那并不是什么诽闻,也许他真的有过那样的行为,犯过那样的错误,只是过度喜欢他的你不能接受而自欺欺人罢了。我还是固执的摇头,我宁可相信那是诽闻,或者是他被逼无奈之下的举动。毫不理智的相信,毫无说服力的相信。可是我就是这样没有理由的相信他,一如我没有理由的喜欢他。

记得很清楚,郭敬明曾说,他总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微笑着为故事安排上最惨烈的结局。从此,我就立志,再也不要一边用双手无力的敲打键盘一边让泪水模糊双眼。

其实那个叫作郭敬明的男孩,真的教会我很多,譬如成长。即使若干年以后我被生活的艰辛历炼得无比坚硬,然而总会为他在心里留下一个最柔软的我位置吧,我想。

河畔那静静的童谣

600字 初三 记叙文

再回到那个河畔时,我也是一名即将毕业的中学生,当我又一次习惯性的趴在桥头任微风抚过我的散发,将时光倒转,细数沙砾无数,童时的回忆已闯进了大脑,久久不能使我平复。

小时候,我们村子里有七八个和我差不过岁数的玩伴,临河而居的我们总喜欢在河畔嬉戏打闹,有时溅湿了衣服,有时玩花了脸,有时又会被家长训,可又总是难舍那河畔,又会一起玩耍打闹。

春季,我们会去河畔的草坪上野炊,手里扯着线,看着天空中的风筝越飞越高,天幕变得那么开旷,空气里夹杂着无名野花的芳香。偶尔有几只蝴蝶飞过,菜花丛中蜜蜂在辛勤的忙碌,而我们则是静静的躺下,安享着春日的生机。

在夏季的夜晚,我们会结伴去河边吹风,也会顽皮的去捉捉小鱼,将小鱼捧在手心里,细细研究一番后又将它们放回水中,然后玩累了我们就会排成一排坐在阶梯上静静的看着桥上桥下来来往往的人和车辆。

秋日的黄昏,当我与伙伴漫步在河畔时,一切都是金黄的,河水被落日照的金黄的,河边的树叶是金黄的,连我们也被照的金黄的,一切显得那么的静。到那时,我们会不自觉的伴着黄昏同落叶翩然起舞,会拾起路上已枯竭发黄的落叶做成标签,精心收藏。

冬季的扉页中有这样一篇,在某个早晨我们相遇在河畔的桥头,我知道那是我们共同的习惯,在这里休憩会让我们感到安然与舒畅。这里的水、这里的树枝、这里的空气在冬季都显得那么静,在它们的映衬下我们也变的那么静。

也许,在风风火火的追赶过那些错过的风景后,我会想起那些静静的回忆。大喜大悲的嫣然成了乏味,我喜欢那些静静的童年,那种一样纯粹的不带一丝杂念。

再回到那河畔,倾听了一首童谣,也只是静静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散文
6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