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也有乐趣900字

这里也有乐趣

900字 初三

“书中自幼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或许很多人已经忘却了上一次认真的阅读一本书是什么时候,在这喧闹的城市何不“心远地自偏”,脱离世俗的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好好的捧起一本书,沏一杯香茶,感受古人的情愫呢。

品诗如品人你品读一篇诗人的佳作,就从心灵上与他沟通,可窥一斑而知全豹,李白无疑为此中代表,李白好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圣贤留其名”他心性豁达,不喜官场的追名逐利,趋之若鹜,做官只是快活的一种方法,他生长在西蜀的名山大川之中,他踏遍峨眉之巅挥毫写下了《蜀道难》,但这时他眼中闪烁的是征服,“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他负手而立,他剑术极好,剑气出鞘,谁与争锋。他本应是仙人却遭贬谪,谓之谪仙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乃是“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入宫题诗,使力士脱靴,御手调羹,却又不容官场,官道一片黑暗,不久便赐金还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借酒消愁,月下独酌,皎洁的月光下一道孤独的身影,摇摇晃晃的向西蜀走去,“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好一个李太白,好一个酒中仙,当真是人生得意需尽欢啊,在李诗中一字一句,一停一顿,无不反应了作者的真性情,仿佛你当真与他对酌,一醉方休。读诗品人何乐不为?乐在其中矣。

不仅是古时的诗歌,其他的文章也是如此。《骆驼祥子》之中的祥子的悲惨遭遇让人深感同情,但让他毁灭的正是作者批判的封建教条主义,正是如此,社会改变个人,《我的叔叔于勒》中一家人对于勒态度的转变,正是金钱所造成的,但在黑暗的社会中一部分清醒的人开始觉醒,主人公若瑟夫并未被金钱至上的社会所影响了,善良的心闪闪发光,对穷苦下层人民的关怀和同情,觉醒的不会只有一个,“黑夜赋予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来寻找光明”——顾城,一个脏乱的社会需要一批高尚的人来改变,”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相似的思想,不同的性格,一个个个体之间的碰撞,才造就了一个时代的辉煌,和而不同,千变万化玄妙至极,每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有着不同的秩序和法则,只要你用心体会就会有无限的乐趣。

去除一切现代科技所带来的快感,回归最纯粹的快乐,走进书的世界,与你想遇见的人不期而遇,当一切化繁为简,朴实无华,你便会发现快乐不在别处,而在此之间。

年味

1000字 初三

年味是2017的回忆,是2018的企盼;是对家人的思念,更是那份浓浓的乡愁。

——题记

年味是老舍先生笔下的“小型展览会”;是沈从文先生笔下的“送灯”与“烧灯”;是陈士娟女士笔下的“元宵节灯会”;更是丁立梅女士笔下的“吃芋头,遇好人”。而我的年味儿再平凡不过了,就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好好地享受那份浓浓的亲情。

随着新年的临近,原本热闹的大长沙也慢慢地静了下来。从学校出来准备回家,迎着刺骨的寒风,走进了那条熟悉的街道,偶尔身旁几个行人匆匆跑过,显得那么冷清。望着邻街的灯一盏盏地熄灭,我的心也随着灯光的熄灭而颤动,这是我第一次与夜这般亲密地接触。我加快了步伐向前走去,夜宵摊没有了往日的热闹,连我最爱的新疆羊肉串的香味也随着寒风不知飘向了何方,饥肠辘辘的我突然有点想念外婆炸的饵糕了。

“炸饵糕啦!”这一声呼喊打破了清晨的宁静,让我极不情愿的从梦中醒来。“炸饵糕啦!”又一声,急得我差点将手中的漱口杯子丢掉。胡乱洗漱后,疾步来到厨房,只见外婆身旁围满了人:大姨婆、二姨婆、彭奶奶……原本不大的厨房显得更狭小了,大家正热火朝天得忙着炸饵糕。

饵糕,又称“油粑粑”,土家人的一种年货小吃。圆圆的它,金黄的身体,只有杯底般大小。因它色泽金黄象征富贵、身体圆圆代表“圆满”,所以每逢过年,土家人都会在自家炸上几簸箕,用来敬神和赠友。饵糕主材料是用大米和大豆磨成的浆,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放不同的馅,一勺切碎的青辣椒、包谷酸、豆豉等。用一个圆形的模具舀起一勺浆,再放入一勺馅,然后在滚烫的油锅中烹炸而成。只见姨婆们有的忙着剁馅儿,有的忙着舀浆,外婆则负责那一个个在油锅里翻滚的小圆饼,翻过来、倒过去,按下去又浮上来。不一会儿,一个又一个的金色饵糕出锅啦!香味弥漫了整个厨房。我这个小馋猫早就迫不及待了,连忙用手抓起一个就往嘴里塞。“小心,烫着!”外婆的话还没说完,我已经“啊!”地叫了起来。在众人的欢笑声中,我才慢慢地又拿起小心地咬了一口,又香又嫩太好吃了。“慢点吃,多得是呢!”外婆笑着说道。饵糕,这个神奇的食物,它像一根链条将家人连结在一起。我终于明白了:亲人们忙碌的身影,大家的欢声笑语,那香喷喷的饵糕就是我的年味儿。

外婆知道我喜欢吃饵糕,在我们每次回长沙前她都会特意给我打包好几袋放在车里。每当我拿起一个吃进嘴里便是那种熟悉的味道,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想起外婆炸饵糕的情景,享受着她那份浓浓的爱意。每每这时便会有一种幸福涌上心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