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伴我成长1200字以上

读书伴我成长

1200字以上 六年级 记叙文

可能,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讲,读书与成长似乎关系并不大,甚至于说毫无瓜葛。但是,对于我来说,我的十六年的成长史可以说为我的读书史,读书是真真正正的伴随着我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

读书这个习惯,其实源于我妈妈的培养。她是一个十分爱读书的人,从书中受益自不必说,她清楚知道,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一个人来说的重要性。所以,在我牙牙学语的时候,她就买了很多带拼音的画片给我看,给我不厌其烦的拼读,她固执地以为这可以培养我对文字和图片的兴趣。即使那时候家里并不宽裕,她还是不断给我买书即使我不识字买回来的净是一些小人漫画书。

但,正是从这时起,我的心里就被埋下了一颗读书的种子。

后来,上小学一年级了,我还是热衷于读那些没有文字或近乎于图画册的漫画,不愿意去读那些带拼音的童话书,可是我很爱听妈妈跟我讲。于是妈妈就想出了一个办法——陪读,她读上一句,我读下一句,或者她读一段我读一段。而我对儿时最温暖的回忆就是在午后的阳光照射下,在自家的小院中,坐在妈妈怀里和妈妈一起读故事书。

在妈妈的连哄带教下,我慢慢放弃了没有什么内容的漫画书,开始转向童话书,每当在我们家的小院中,我被小伙伴们围在中间给他们讲故事,看着他们津津有味的表情和“崇敬”的目光,小小的我对童话书的热爱就更深了一步。

幼时埋下的那颗“读书”的种子生根发芽了。

上了初中,我来到了洛外。离家远了,来回的一次车费要近四十元,妈妈就让我一个月回去两次。这让从小都未离开过母亲,精神上未曾断奶的不满十一岁的我如何承受?妈妈是心疼我、知道我、了解我的,她找到了给我安放星期天的地方——西工区图书馆。从此,图书馆就成了我星期天的安身之处,学校——图书馆两点一线的生活,在别人看来对于一名初中的小孩来说,对于一名远离父母来异地求学的小孩来说不免枯燥、孤单,可我却乐在其中。

这期间,我接触到了各国作家写的优秀小说、散文了,我的感情也比小学细腻得多,开始不再简单的关注故事情节了,从那一本本的小说中我学到了很多。在《简爱》里我学到了忠诚,在《巴黎圣母院》里我学到了善良,从《悲惨世界》里我学到了宽容……很多很多。在那些日子了,书如同我的朋友,牵着我的手伴我走过了漫漫周末;又如同我的老师,鼓励我奋发向上、引导我奔向光明。我未曾有过寂寞和孤独,在一页一页的书中我专注的寻找着快乐!

小时候的我喜欢看史书,这可不是因为我成熟,而是事出有因。一次,有个上初中的表哥来我家玩,无意间跟我说起了他老师讲指鹿为马这个成语,他记不准讲的主人公是谁。正巧我在我爸给我买的一套少儿版的中国史书上看过,就绘声绘色地给他讲了讲,他直夸我记忆力好、不简单,比他很多同学讲得都好,上初三都可以。三年级的小学生哪里经得住连升“六级”的夸奖?顿时飘飘然了,于是自我鉴定自己是“了不起的预备役初中生”!就是这个“了不起”让我如上了瘾一样喜欢看史书。不过当时的我好像并没从中学到其他更多的东西——除了故事梗概。

到了初中,我又重拾史书。这一次,吸引我的不仅仅只有故事情节。从书里看到的也不再仅仅是故事情节。唐太宗李世民说:“以史为镜,可明兴亡之理。”而对于我来说,当看到苏秦被兄嫂所辱,埋头三年,终得六国相印时,我懂得了努力。看到文天祥,即使为敌所擒,为人鱼肉之时却仍坚贞不屈,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之句时,我学会了人要有所坚守;看到岳飞一心报国却被昏君佞臣所害时,我懂得了官场之黑暗……读史使我明智,读书让我达理。

读书的芽苗,现已郁郁成荫。

上了高中,时间越来越紧,生活越来越紧促,各种各样的的教辅,练习册蜂拥而至。考试像一座又一座的大山接踵而来。我的心再也平静不下来,成绩、成绩让我变得越来越浮躁。

这时,古文出现在了我的视野之中。

古文成了我桌上常客,《老子》、《孟子》、《墨子》乃至于《大学》和《中庸》,这些历代先贤思想的结晶,我的灵魂被其中的智慧和蕴含的哲理所荡涤,安抚我那急于求成的,浮躁的心。使我在这繁忙急促的高中生活中,使我在高中激烈的竞争中始终能有一颗平常心,使我能保留自己内心的那一方净土。

我相信,即使到了高三,乃至于大学,乃至于我的一生,我都将于书为伴,无需任何华丽辞藻装扮修饰,我只觉得,书已经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因为有书,我不会迷失方向,因为有书,我不会郁郁寡欢;因为有书,我才可能日趋完美……。

读书伴我成长!

读书伴我成长

12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著名的前苏联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我的学习生活中,书籍确实是我进步的阶梯,它一直陪伴我成长。

在我刚刚识字并能读一些简单的故事书的时候,我就开始喜欢读书了。起初,只是读一些少年儿童注音读物,比如说:《影响孩子一生的101个经典故事》、《好孩子人人夸系列故事》等等。从那些故事书中,我开始真正体会到了一些故事的含义。读《爱迪生聚光救母》的故事,告诉我遇事不要慌,要想办法克服困难的道理;读《鲁班造锯》的故事,告诉我要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细微事物,有时候它们也会帮很大的忙呢;《铁棒磨成针》告诉我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成功。《第一个吃西红柿的人》告诉我做事要勇于创新,大胆尝试,才能知道事情的好与坏……

后来,我长大了一些,认识的字也多了,就开始读一些童话故事和文学作品,有《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中外现当代童话》、《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窗边的小豆豆》……随着读书量的增多,我懂得的知识与道理也越来越多。《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告诉我做人要做一个善良的人,有一颗善良的心比外表美更重要;《狼和七只小山羊》告诉我遇事要多动脑筋、多想办法……

现在,我开始读一些历史的书籍了,有《上下五千年》、《西游记》、《三国演义》等等,让我了解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历史文化的丰富悠久,畅游在历史画卷之中。还有关于自然、科技的书籍,有《森林报》、《昆虫记》、《生物学》、《细菌世界历险记》等等。让我了解了关于动植物的知识,开拓了我的视野,并且引起了我的兴趣,吸引我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还有关于英雄人物事迹的书籍,比如《小兵张嘎》、《小学生感恩祖国100个故事》等等。让我懂得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全是靠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才换来的,我们应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感恩祖国、热爱祖国、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我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吮吸着知识的甘露,回味着知识的奥妙,掌握着知识的风帆前进。

读书使我快乐,在读书的快乐中,书也教会了我很多。当我因为取得一点成就而沾沾自喜时,忽然悔悟“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提醒我“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当我因一次失败而垂头丧气时,我又想起“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又让我鼓起了勇气;当我的东西被同学不小心弄坏时,我知道我应该谅解,没有乌云的谅解,怎么会有灿烂的阳光?……

在我读《爱的教育》时,那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领着我走进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们的内心世界里,教会了我如何做一个善良宽厚的人,教会了我什么才是有爱心、有教养,教会了我如何关心他人、关心长辈,教会了我怎样才算有一颗美丽、纯洁、真诚的心,教会了我什么是孝敬父母、体贴父母、理解父母、感恩父母……这字里行间不仅渗透着父母、师长、同学之间的小爱,更是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的大爱!在我读《西游记》时,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把我带到了西天取经的路上。书中我最喜爱的人物形象是孙悟空。他神通广大,能腾云驾雾,会用“火眼金睛”辨清妖怪,善能降妖除魔,对师傅忠心耿耿。我从这本书中体会到做人要善恶分明,明辨是非,做一个正直的人。

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莎士比亚又说过:“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是啊,社会文明因知识而进步,书籍为知识的发展输送营养。今天的我们应该努力丰满自己的羽毛,明天将飞得更高;应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应该以书做为垫脚石,攀的更快,实现自己的梦想!

让我们以书籍为伴,知识为侣,让一缕缕书香与你我同行,伴你我成长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记叙文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