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中的光明1200字以上

黑暗中的光明

1200字以上 高三

如果说李白为浪漫主义诗人的顶峰,那么“诗圣”杜甫无疑是现实主义诗人的巅峰。杜甫的诗总是寄托自己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于字里行间。处处都彰显着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本性。杜甫关心百姓疾苦,对广大人民群众无比同情,《石壕吏》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的。杜甫所处的时代,唐朝外有匈奴之患,内有安史之乱。天下纷争不断,狼烟四起。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百姓处于生死的边缘苟延残喘。杜甫也只能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他对现实痛心疾首,希望能盖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但他依然无能为力,在自己爱国怜民的一生情怀中,最后,永远的离开了这个残破的世界,到了另一个世界去追寻他的梦想。诗句,在杜甫笔下,宛如一个忧国忧民,爱怜百姓的君子。

杜甫的诗歌在语言上,普遍认为具有“沉郁”的特点,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沉郁”一词最早见于南朝,“体沉郁之幽思,文丽日月”,后来杜甫写更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语言,“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对杜诗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其诗歌风格的形成,与其恪守的儒家思想有着密切关系。同时,杜甫处于盛世末期,少时有雄心壮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国运衰微,加之仕途不济命途多舛,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也使杜诗诗风大有转变,趋近现实主义。

他片布褴褛,独向斜阳叹尽白头;一支秃笔,破碎河山抒写忧国忧民。你的生命的左岸是清意人生,却吹落秋风,右岸是烽火三月,亦赤胆忠心,你忧愁的目光是中间轻轻流淌的河,流过盛世,流过衰亡,流向永恒的未来。曾经的你是如何的少年意气,英俊潇洒,凌云直上而夺其志也,又如何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你的豪情溢满山川,激荡旷野;清风千里,折桂蟾宫是你的壮志御风而上,尽情挥洒;抑塞磊落之才是你的自信充塞心胸,誓比日月,可是此时,你的无限的瑰丽梦想和激情昂扬,到哪里去了哪?残阳如血般绚烂,努力着把最后一丝余晖洒向他的江山,可黑暗早已吞没了一切,吞没了生死,吞没了悲苦,吞没了时间。

您站在滚滚黄尘的咸阳桥上,静静着,静静着,您听见“车辚辚,马萧萧”后无法湮没的撕心裂肺的痛苦与伤悲,“哭声直上干云霄”藏着再也解脱不了的哀怨与凄凉,天公感泪,雨声啾啾,千里白骨,血河漂橹又是怎样的惨绝人寰!长安城里的春雨淋湿了含苞的牡丹,也淋湿了你干裂的嘴唇,却淋不湿无尽的烽火和千里的断壁残垣,城春草木那一抹血泪的残绿,利剑一般刺痛着你的心,我听见你的心碎了一地!到处是硝烟弥漫,到处是你死我活,到处是血流成河,可我分明看见,你的伤悲的眼里闪烁着泪花,你的泪落在我的手掌上,便是了一地悲凉,我再望时,风里边飘扬着你满头白发的影子和凋敝的衣衫。月光如白霜般洒在你的茅屋上,露从今夜白,心却如枯草在嚣狂的秋风里瑟瑟发抖,草后的人影也更为枯瘦,你的抖动的手上是岁月的痕迹,凌乱的银发诉说着悲难,我悄悄地走进你,轻抚着你的白发,静静地望着你,望着你,可我知道,悲苦已被时间的洪流无声卷走,剩下的,便是你的希冀与坚强,你的大唐的广厦风雨飘摇中安如山。你便这样坐着,坐着,我轻轻地帮你闭上眼睛,我的手——便湿了!我站在你的面前千百年轮回,望着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永远守望者——永远的杜甫!

孝经读后感

1200字 读后感

天经地义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孝经》

孝,是世人一直传颂的美德,是心中难以言弃的珍宝。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翻涌而去,飞溅的浪花中浮现出无数“至孝之人”的面庞。

子曰:“人之行,莫大于孝。”蝎子是一种可怕的动物,可谁又知道他们为繁衍后代可以忍受背脊撕裂的痛苦?而我们从呱呱坠地开始,父母便含辛茹苦抚养成长,我们的顽皮与任性,不知使他们留下了多少辛酸的泪水,可以说父母为了我们的成长,倾尽所有。

昔日,孟母为了给孟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三迁房舍。又见孟子不思上进,担心其学业半途而废,便狠心断织教育孟子。从孟母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母亲对儿女的关爱,看到了父母希望儿女成才的殷切期望。每当雨果在创作途中感到烦躁不安时,母亲那温暖的双手,总是轻轻的放在他的双肩上,以抚平他心中的不安和焦虑。正是因为有了母亲默默的关爱,也使他最终成了一位举世闻名的文学家。

其实,父母对我们的爱,不仅仅体现在教育上,更融进了我们的点滴生活之中。今天,当我们放学回家后,同样是劳累了一天的父母却为我们早早做好了一桌可口的饭菜;今天,当我们卧病在床时,同样心力交瘁的父母却嘘寒问暖,彻夜不眠;今天,当我们深夜苦读时,睡衣深沉的父母仍然不辞辛劳,陪伴在我们左右。一杯热奶,一句问候,浓浓的爱意让我们倍感温暖。“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的一句诗,吟出了我们心中所有的感激!

人们都说乌鸦是带来厄运的凶象,可谁能想到他们有反哺的天性呢?乌鸦尚知反哺,而作为为人类的我们不是更应该孝敬父母吗?

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小黄香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留下他与父亲一起生活。夏天,他把父亲蚊帐里的蚊子捉完,然后用扇子扇冷凉席才让父亲睡。冬天,他在父亲睡前先用身子暖和父亲的床席,未免父亲受冻。他身影幺小,却用心诠释着尽孝的真谛,这抹芬芳弥漫在三字经中愈久弥香。而当下更有捐肾救母的田世国用行动证明着新时代的青年对“孝”这一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

而对我来说,什么算是孝呢?我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中,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就是我的天,我的全部。我每天与她谈心,她最喜欢听我在学校里取得的成绩,虽然我的成绩并不理想,但是任何一个小小的进步都会使母亲非常高兴,我爱和她讨论每天在学校里发生的趣事,我回味,她分享,欢笑中,我让母亲忘却了辛劳。也许此刻我的孝仅仅只能停留在替母亲分忧解愁、与母亲谈心聊天、还有努力时自己的学业更上一层楼上,然而,我却坚信,只要我心存感激,在未来的某一天,这粒孝心的种子必将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为母亲撑起一片蓝天。

心存感激、回报父母,让这爱的笔触记录下与父母共度的每一个不可缺少的灿烂章回;心存感激、回报父母,让那些父母为了我们付出的艰难岁月教会我们坚强乐观,为我们的人生大厦垫下最坚实的基石;心存感激、回报父母,让生命的一切惊喜与感动陪伴我们和父母走过细水长流。把孝心传递给普天下所有的挚爱双亲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高三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