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触的一件事——扶与不扶_3000字1000字

我感触的一件事——扶与不扶_3000字

1000字 初二 议论文

“小伙子,你知道吗?哥以前是开大奔的,自从扶了两三个老太太后,就改开自行车了。”

——春晚着名台词

它没有怎么经历时间的蹉跎,却有着深深道德的阴霾。它是道德的体现,却又是道德的沦失。它是我感触最深的一件事。

一日在新闻上看到;2006年11月20日上午,65岁的徐寿兰老太太在公交车站跌倒受伤后,被江苏泗阳籍26岁青年彭宇扶起,并在老人请求下将其送到医院。结果老人说自己是被彭宇所撞,彭宇坚决否认,后来,老人把彭宇告上法庭。经四次审理后,南京市鼓楼区法院的判决书称:“彭宇自认,其是第一个下车的人,从常理分析,他与老太太相撞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不是彭宇撞的老太太,他完全不用送她去医院。”法院认为,如果彭宇是见义勇为做好事,“更符合实际的做法是抓住撞倒原告的人,而不是好心相扶。”

武汉市88岁的李老汉在离家不到百米的菜场口摔倒后,众多围观者无人敢伸出援手,最终老人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的事件让整个社会震惊。公众对老人跌倒出现的冷漠和麻木不仁,整个社会都应该检讨,甚至每一个人都应该检讨。以前一直觉得类似老人跌倒该不该扶、应该怎么扶这些事情不是个问题,但现在还真成了一个大问题。类似南京法官、武汉老人这样的案例,虽然不能说是普遍的现象,但其折射出来的社会现实却是很严峻的。一位七旬老太摔倒在地,附近居民应该把她扶起来,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是,大家想过没有?老太太年事已高,假如有人去扶起她万一发生意外,这个责任由谁来负呢?这也是警察来到都不敢扶起她的原因。

老人有人扶是‘彭宇情结’在作祟,从中可以看出人情的冷漠来。可是,一个老人摔倒,有人贸然把他扶起来,就很可能好心办坏事,害了老人。我们对跌倒老人该不该扶的讨论,这绝非故意夸大问题的严重性,而是针对目前整个社会道德、价值观滑坡出现的现象提出质疑,因为类似人情冷漠、麻木不仁的现象不仅仅发生在跌倒老人身上,还有更多其它的案例,比如见义勇为的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故事,比如围观跳楼自杀时出现一片幸灾乐祸的“快跳”的喊声,比如公车上乘客对小偷熟视无睹的常态等等,不一而足,这都早已成了全社会反思的问题,完全是一个社会问题。中国社会现在是道德沦丧。从有历史记载以来,没有发生过像现在这么道德沦丧、道德败坏的时期,而且道德还要进一步恶化。“道德沦陷”根深蒂固。拯救“道德沦陷”任重道远。一天,一位老人倒在我的面前,我竟有些不知所措……

初二:深海未眠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姿态

750字 初二

说起日本,人们首先就会想到日本人那标准的90度鞠躬,以及日本人的谦逊,以及日本人的精细。一个小小的姿态就能在人们的脑海中留下这样深刻的印象,可见它的重要。

生活中几乎处处都有姿态,不论是走路的姿态,端坐的姿态,还是办事的姿态,说话的姿态。实际上,姿态不论在有形中,还是无形中,都在影响着我们。

记得小时候爸爸妈妈总是跟我说坐时的姿态,说的最多的就是“把腰挺直”。小时候妈妈无论是什么时候,腰都要挺直的,好像是被一个板固定住了。长大以后,才知道,原来真有一个板,那就是妈妈自身的修养。每次,爸爸总会羞愧地说:“你别学你爸,你爸小时候偷懒,到现在变成个驼背,都丑死了。”

爸爸妈妈还常常跟我讲做人的姿态,教育我,让我把姿态压低一点。记得以前看过一篇文章,说是一名高僧在寺中拜佛,这时一个人来访,问道:“你每天都对着那些泥土做成的人像拜,那么,你愿意拜我吗?”高僧听后,倒头就拜。高僧之所以能成为高僧,大概也就有放低了自己的姿态吧。

从前,我也有些“自视清高”,认为那些追星的人“浪费时间”,玩游戏的人“放纵自我”,那些社会小青年“浪费生命”,竟导致我与一些人格格不入。直到我看过那篇高僧的文章后,便教育自己,把姿态压低,把姿态压低,把姿态压低。现在回过头来想想,原来“清高”的自己是那么可笑。现在,礼貌几乎已成了我的一个标签。对谁,我总是会微笑。我不再会认为自己有多了不起,其实,自己与乞丐的差别也没多大,同样都是人类。

渐渐地,我也发现姿态这东西,是非常需要注意把握的,就像握剑,握得太高会抓到剑刃,会伤手;太低又容易脱手,丢失宝剑。一个人的姿态太高,高高在上,当然不行。一个人的姿态太低,也不行,可能会放弃自尊,等等。

演讲时,姿态太高会脱离群众,不能抓住人们的心。姿态太低又会紧张,也会给演讲减分。

姿态是一种学问,但谦逊永远是它的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议论文
10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