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改写600字

《清平乐·村居》改写

600字 初一 散文

这是一个烈日炎炎的夏天,辛弃疾为了到远方去拜访一位朋友,已经走了三天三夜。这三天三夜里,辛弃疾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经历了千辛万苦。

这一天,辛弃疾路过一个绿树掩映的小山庄里,只见那一片竹林中还有这一户人家,这户人家有一个茅草屋,这个茅草屋又低又小,脏的不堪入目。虽然茅屋简陋,但茅屋旁的景色却充满了诗情画意,让人陶醉不已。

茅屋的前面长满了一丛青翠的小草,后面是一片大竹林,竹叶青翠欲滴,茅屋旁边有一棵苍劲挺拔的参天大树,茅屋的前面还有一条小溪,清澈见底的小溪里还有一朵朵粉红粉红的荷花,荷花千姿百态,有的还是一个花骨朵儿,花骨朵儿胖的好似一个人的啤酒肚,有的才展开两三片,好似一位羞答答的姑娘。有的全盛开了,花蕊散发出一阵阵沁人心脾的清香。还有的已经谢了,只剩下一个漏斗式的莲蓬。

屋前有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他们一边喝酒一边谈话他们彼此之间都非常亲热。一位老翁说:“老伴儿,你看我们的三个儿子,大儿子勤劳节俭,将来给他找个媳妇,过上好生活。”一位老年女子说:“老头子,你看咱们的二儿子,心灵手巧,织的鸡笼美观又结实,把鸡笼卖了一定能卖个好价钱,还有咱们的小儿子顽皮又可爱……”

辛弃疾把视线移开,只见她们的大儿子正在溪头给豆锄草,二儿子正坐在门前编织鸡笼,最令人喜欢的小儿子顽皮又可爱,他在小溪旁边躺着剥莲蓬,一边剥一边津津有味的吃。

辛弃疾看着他们一家,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随即应出诗来: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我的童年趣事

400字 初三 记叙文

童年是纯真的,难忘的岁月。在童年中的一件小事,至今还让我记忆犹新。

记得在一个冬天的早上,我起床后,发现妈妈没有在家里,心中不犹自主的产生了一种害怕的感觉。我想:妈妈是不是被坏人抓走了?我自己在家安全不安全呢?万一坏人再回来怎么办?一个个疑问涌上我的心头。这时候我突然想起哥哥给出我的电话本,我赶紧找出来随便拨了个电话,可是就是打不通,我一看原来是我太紧张了拨成了自己家的电话,但电话中只传来“嘀嘀嘀嘀”的响声,却没人接。正当我在绞尽脑汁想办法时,听到门外传来了阵阵脚步声,我觉得是坏蛋来了,就赶快跑进卧室,锁上门,钻到被子里,坏蛋是不是来抓我了?怎么办!怎么办!这时,卧室外传来了一个声音好像是姥爷在喊我名字,我正想下床开门,一想:万一是坏人模仿姥爷的声音,来骗我开门怎么办,不行我不能开门。可是要真姥爷呢,我还是先从窗户往外看看再说吧。我掀起窗帘一看,果真是姥爷,这才放心的打开了门。虽然看到了姥爷,但是我的心里还是像装着一只小兔子似的“咚咚咚咚”地跳着。事后我才知道妈妈有事出去了,叫姥爷来看着我。

这就是我的童年趣事,你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散文
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