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闻笛600字

夜上闻笛

600字 六年级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无边无垠的大漠里,没有一丝风,干燥的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汗味、战马身上的皮革味,双方军队早已布好阵势,摩拳擦掌,利刃、长枪在烈日下闪着金光,时刻准备刺破敌人的胸膛。“杀呀!”金鼓齐鸣,战马长嘶,双方士兵个个铆足了劲,朝对面阵营一拥而去。顿时,一股股刺鼻的血腥融入了炙热的空气中……

夜,逐渐织上天空,织上军营的帐顶诗人悄悄走出因成功击退敌人而狂欢的人群,走上受降城高耸,粗糙的石墙,大漠的夜,总是那么凄凉,猎猎的疾风卷着风沙,吹动帐前的帅旗,吹起诗人被鲜血染红的战袍。

远远眺望,高耸的回乐峰上挂着一轮皎洁的明月,月色如水,洒下一地洁白的柔光,将起伏的沙丘照得如初春的白雪,正如张若虚所言“空里流霜不觉飞,江上白沙看不见。”那月光照耀下的,如秋霜一般的土地,洗去了不久之前飞溅的热血,一片宁静、祥和,“多好啊!”诗人不禁喃喃自语,脑海中,满是千山万水之外那温馨的家园。

现在,家乡的夜空中,一定挂满了晶亮的星星,天真无邪的孩童蜷在草床上,听着爷爷奶奶无穷无尽的奇妙故事,鸟儿飞倦了,站在高枝上打盹,马、牛走累了,趴在农舍的栅栏边沉沉睡去,晚风轻拂着树叶,发出沙沙轻响。一片惬意。

突然,远处隐隐飘来一阵清幽的芦管垢,不知是谁在关前吹奏,那凄凉的声音飘进每个人的耳中,如泣,如诉。军人纷纷走出军帐,怅望灰天,泪光里,幻出亲人的面孔。

又是一个边关的不眠之夜……

半夜闻笛书

550字 六年级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青海长云,落日孤烟。硝烟弥漫,正有两支军队相互对持着,一场血腥的战争——一触即发!双方士兵个个士气高涨,在大唐主将的一声怒呵之下,双方涌起了震雷一般的呐喊,霎时间,战车相撞,马头互冲,多少士兵从战车,马上跌落,只得被后人辗压,双方将领刀剑相争,刀光剑影散发着冰冷的气息,钢铁相撞的响声清脆而又尖锐,黄沙漫天,乱石遮日,在大唐上将清脆的一刀之后,敌方将领口吐鲜血,胸前被大刀穿刺,随即倒下马去,瞑目升天。上将一挥大刀,在夕阳最后的余辉中结束了战斗。

兵营外,一团箐火燃起一团黑烟,有的士兵正大口吞食着羊腿,吃得可是满嘴流油,有的士兵正捧着酒碗,将酒灌入口中,又似泉水一般,乱流入衣领之中,有的士兵正唱着凯歌,多么快乐的场景。夜深了。

许多人都已入眠,唯有少许将士仍踱步在城墙之上,皎洁的月光映照在漫漫大漠之上,如霜,如雪,正如张若虚所云:“空里流霜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或如李白云:“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雪一般,很美,很美。

不知何人在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悠扬的笛声在辽阔大漠上盘旋,久久无法散去,人们醒了,都走上城墙,细细聆听着悠远的芦管乐,默默流下一滴热泪,心中不免升起一丝故国情。眺望远方,他们似乎也看见了,妻子、儿子、母亲正坐在窗前,望着那轮皎皎明月,思念着他们。

半夜闻笛,悠悠远扬……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