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月_900字800字

孤月_900字

800字 初三 写景

月!”一个“月”字脱口而出。孤寂、凄凉却上心头。好一个冰凉寒心的月字,好一个孤寂凄清的夜晚。

举头望明月,突如其来的孤单阵阵袭来。

我轻声询问:孤独的嫦娥啊,此刻你在孤冷的月宫做些什么?在想后羿吗?在开启承封的记忆吗?想当初你们的生活过得是何等的幸福美满,而如今却落到了各居一方的地步,彼此都承受着孤独和相思的煎熬。都是灵药惹的祸,你后悔过吗?这么多年你在月宫闭门思过得怎么样了?

孤独的气氛总是给人压抑的感觉。

看着那轮在高空悬挂的月亮,我忽然发现它似乎也不如平常的活泼爱动。缓缓的,漫无目的的在夜空徘徊。因为今天是中秋节。所以它也孤单吗?也许吧。

月孤单了就以徘徊的方式来消磨时间,那我孤单的时间又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打发呢?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时间啊,就像流水一去不返,但时间仿佛就停留在了这一刻——中秋节。世间高兴与快乐都被冻结了么?我几乎找不到热闹遗留的半点痕迹,留下的只有孤单与落寞。整个夜空、整个世界只有孤单。

“孤”从何来?是因为月的孤独?可我怎么也想不明白,月要孤独的时间是很丰富的。可为什么偏偏就选择这一夜呢?是嫦娥她激发孤独感的降临?还是她看不惯别人因为团聚而兴奋,不甘心自己独守月宫的孤独。因此,将月调得更大、更圆?还是她……

也罢,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月之孤独却赋予了诗人的无限灵感。

自古诗人多孤傲,孤傲必孤独。于是,李白呤出了千古名篇《月下独酌》。你看他“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很想排谴一下胸中积郁,可是“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知音难觅,怎不感到孤寂,怎能不醉。

苏东坡的人生失意,也就借酒发挥,对月倾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欲乘风归去”又恐“高处不胜寒”。每读苏公此词,我总会不免的一笑:在月下即使是发一通牢骚,竟也能发出如此美妙的诗意来。试想,如果没有了这些与月色相关的千古文章,中国的古文化将枯燥成何等模样?

至今,中国老百姓历来都钟情着月亮,每年八月十五月最圆,这一天是名副其实的月亮节(即中秋节)。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少,人人看月亮、吃月饼。

拿着一个难以哽咽的月饼,终于我走进了那间连月也不愿光顾的屋子里……

一张纸巾的关怀

400字 六年级

“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亲人、朋友、同学们相互支撑,才会让这个社会更加美好,我对这一点颇有感触。

几个月前的一个早上,我高兴地背着书包,来到了学校。我刚读了一会儿书,就感觉鼻子内有“鼻涕”在流。我吸了几下,“咦,不对啊,这不像是鼻涕啊。”我嘀咕了一句,伸出手指掏一掏,“不好,是血!”我暗自惊叫一声,连忙将手放在衣服上蹭了两下,然后继续早读。

忽然,我同桌关心地问道:“你怎么了?”我说:“没事没事!”可他还是发现我在流鼻血。“你没事吧?”

“没事,别跟老师说。”我压低了声音说。

“行,你别低着头,把头稍往上抬。这样不会流出来。”

我按着他说的做了,可还是没有太大的好转,我十分焦急地问他:“你有纸巾吗?借我一张。”

“我也没有啊。”他为难地说:“这样吧,我去跟我铁哥们借几张来给你。”

过了大概5分钟,他回来了,对我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我只借到了一张,你凑合着用吧。”

我的手紧紧地攥着那张纸,看着同桌认真早读的身影,我的眼睛不由得湿润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写景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