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诸葛亮的失误900字

论诸葛亮的失误

900字 六年级 议论文

在璀璨的历史长河中,诸葛亮是一颗耀眼的明珠。是他辅佐刘备创建了西蜀政权,杰出的他功勋无量。但诸葛亮真的是完美的?明珠就是无暇的吗?

诸葛亮的确才华横溢,刚出茅庐在新野一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又在赤壁之战中,联合东吴把北魏打得损兵折将,使曹操统一中国的计划搁浅。随后诸葛亮凭借自己超凡的智慧,又夺取荆州,建立了蜀汉的第一个根据地。最后取西川,建立蜀国。但诸葛亮在用人上,实在令人难以折服。

诸葛亮做事谨小慎微,事必躬亲。在街亭一战中,就是因为诸葛亮太过于自负,起用根红苗正、世代将门之子、只会纸上谈兵的马谡,导致街亭战役失败。

诸葛亮在用人方面十分挑剔。以道德第一来衡量一个人,让人才不能尽其用,只能被机械化地指挥。诸葛亮不给别人一丝创造、发挥的机会,因此,他的部下只能是唯命是从、像似任人搬弄的滚木礌石。刘备临死前,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可是诸葛亮太自负,有些飘飘然,认为自己的眼光是没错的,最后失去街亭,不得已以空城计吓退司马懿十万大军,才得以活命。

魏延是蜀国后期的大将军。在五虎上将先后故去后,和北魏对抗的大将只有魏延。出祁山,北伐中原,魏延提出由子午谷小路出兵,偷袭长安。诸葛亮不听,认为是冒险。由此以后,六出祁山、九伐中原,没有一次成功。诸葛亮认为魏延狂妄自大,脑后有“反骨”,总是不大重用魏延。这和毛泽东相比,可以说是大相径庭。在延安时,许世友拿着枪逼问毛泽东。误会解除后,许世友成为毛泽东手下的一员只可信赖的战将。

后来司马懿对部将说:“若诸葛亮采纳魏延的建议,长安必失。”魏延天天积怨在胸,终于在诸葛亮刚刚踏上命赴黄泉的路上,就造反了。

以上的事例可以说明,诸葛亮不太会用人。一个押粮官进不进粮食,都得请示诸葛亮,说明诸葛亮手下也有不少庸才官员。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个成语典故用在诸葛亮身上,再恰当不过了。蜀汉政权的建立,诸葛亮功不可没。西蜀灭国,诸葛亮债责难逃。

和诸葛亮相比,北魏自曹操起,不拘一格,唯才是举。魏国至此时止,人才济济,必然导致魏强蜀弱。继诸葛亮之后,蜀国大将姜维九伐中原时,以是“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局面。此时的廖化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和北魏相比较,西蜀将才匮乏到已捉襟见肘程度。这和诸葛亮培养人才方面的失误不无关系。

综上所述,诸葛亮给我们的教训是,用人不能求全责备,要唯才是举,要发现每个人的最最闪光的点。

辽宁抚顺顺城区将军二校六年级:李昊洋

论责任感

500字 初二 记叙文

童年的我无拘无束,整天沉静在玩了之中,根本就不懂,也不想懂什么是责任心,我自己是否拥有……然而时间老人把这份宝贵的本领赐给了我(我想到了领取这份礼

物时,时间老人是会公平的把它送给每一个人).

意识到自己拥有责任心是在上初中时.

有一天轮到我们小组值日,其他几位同学因为急着想回家,所以拿着扫帚把教室简简单单地扫了几下,就背起书包跑回家了,我看着每个人像逃兵一样溜之大吉,我想何不象他们那样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OK!走就走,背起书包向家跑去.

但让我想不到的是我的内心坎坷不安,内心在与自己发生矛盾:你怎么能做这样的事情呢

你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

不知是什么力量让我180度过身,以上次夺得冠军的速度向教室冲刺.

回到教室我二话不说,拿起扫帚就开工了,我扫完地,以是晚上6点了,心想这下完了,回家肯定吃不上即使饭了,匆匆回到家,让我感到惊讶的是,老爸老妈子竟然在桌旁守侯我

耶!爸妈万岁!!早已饿扁的我冲上去就是狼吞虎咽.我把自己的光荣事迹郑重而道远地说了一遍,妈妈的称赞,爸爸的鼓励,一齐象春水般涌了过来!

当时我对自己拥有责任感而感到无比高兴,简直是一句感谢语

虽然上面我讲述的是一件很不起眼的小事,但是以小见大,我们不难发现:

人生是由这些看似小却蕴涵大道理的小事构造成的,及时的抓住并做好这些看似小的事情,你就成为今生无撼的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议论文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