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550字

月夜

550字 六年级

中秋节,这是一个合家团圆的日子。

我随着爸妈回到了老家溱东看望外公、外婆。过了约半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外公、外婆家。外公家和以前一样,桂花、池塘、小舟、阁楼。不同的是外公、外婆的那两张布满了岁月痕迹的脸庞。外婆一脸慈祥,白色的秀发像深冬的一场大雪,她用那双粗糙的手紧紧握着我,很温暖。

问候过后,我来到后院赏月,寂静的夜色中我抬头望去,月的婷婷倩影在朦胧的云彩中时隐时现,让我觉得心旷神怡。白露时节的夜是神秘的。我坐在木板凳上侧耳聆听着蝉虫和飞鸟鸣叫的乐曲声,伴着皎洁的月光飞进了我幻想的思绪中。看,今晚的月格外明亮,今夜的风也格外的温柔。微带凉意的月光洒在一排排房顶上,为屋顶穿上了华丽的银装,又是落叶飘零香,桂花黄满巷,回想童年旧时光,桂花今朝又怎样……淡而不失芬香。朵朵桂花的香气直沁我心房,使我不禁探身寻找儿时我与外公一起种下的桂花树。原来,已经长这么高了啊。真可谓是“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我慢慢走出后院,来到小河边的草丛中,只要用双手轻轻拂过,漆黑中顿时出现了几抹微弱的萤光。仰望星空,可爱的精灵在肆意跳动,划破远处的黑暗,最后渐渐隐没在皓月长空的尽头。

“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我不知道坐了多久,又想了些什么。明月淘气地藏到云雾中,秋风徐徐吹来,我的童真幻想也沉睡在淡淡桂花香里。

游黄山

1000字 六年级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是徐霞客游过黄山后对它的赞美。我有点不太相信,于是,我和爸爸去年暑假到黄山旅游。

到了入山汽车站,这里人不太多。我有些兴奋,心想:人不多,我们就可以快些进山了。坐上大巴,眼前景物快速移动,可是除了青山还是青山。车绕过一座小山,我大吃一惊:青山断开,另一边竟是一座高耸入云的陡峭的山峰。

慈光阁缆车站到达,这儿人山人海。继续向前走一会儿,我们开始从上山小路向上攀登,这时不免有些乏味,因为小径两旁长满了绿树,它们密得不让一丝阳光透射过来。正当我烦闷时,一阵清脆悦耳的哗哗声传入耳中,啊,是一个瀑布,这个小瀑布呈“人”字形,所以它的名字就叫作“人字瀑”。

走着走着,树木逐渐变少,山峰显露出来,浓雾像帽子似的“戴”在它的山顶上。再向上沿着石阶走大约一千米,树木急剧减少,只剩下一些挺拔的黄山松。又一阵哗哗声传来,还是一个瀑布,它宛若一条白色的丝带,挂在高高的崖壁上。

过了立马桥,脚下的路越来越陡峭。从一条紧贴悬崖的路上去,我们又回到了浓密的树林。此时,雾正在快速散去,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前方的路变得平缓。石阶一会儿上、一会儿下,雾也一会儿聚、一会儿散。

穿过天门坎,前方的路更加平缓,起伏缓和,树木忽多忽少。

半个小时后,我们到了老道口,这儿是天都峰与玉屏峰交界处。

稍作休息后,我们开始攀登天都峰。

刚开始,坡度比较缓和,我有些骄傲的心理。可到后来,这种心理就被不断变陡的石阶压了下去。雾又迅速聚向天都峰,石阶变得又湿又滑,气温变低,而石阶还在不停地变陡。啊,终于到了一个平台,我们休息好一会儿才继续攀爬。

雾一直不散,我向栏杆外瞟了一眼,栏杆外是悬崖绝壁……登上鲫鱼背的路更是陡峭,我手脚并用向上爬还胆战心惊呢。鲫鱼背上雾气迷蒙,宛若仙境,鲫鱼背过道宽不到一米,双人并行要背部紧贴栏杆才可以勉强过去。过了鲫鱼背就距离顶峰不远了,在这之间,有一小段特别窄的路,一个人侧着身体刚好能挤过去。再穿过一个石洞,走几段石阶就抵达顶峰了,此时天都峰依然被浓雾裹着。突然,雾裂开了,远方的群峰从雾里探出,很快,雾团合拢,远方的山峰再次被云雾笼罩。

到达玉屏峰,面对象石,右边是著名的迎客松,左边是送客松。

第二天早晨,我们前往西海大峡谷。这里山峦险峻,怪石嶙峋、山峰挺拔,西海大峡谷栈道依着悬崖,栈道下便是万丈深渊。谷底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潺潺流淌。我们乘坐轨道车来到光明顶,雾再次汇集,整个黄山再次变得神秘莫测。

下午,雾散去,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美丽又令人难以捉摸的黄山。这次黄山之旅,我真是不虚此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