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还是突破650字

等待还是突破

650字 初三 议论文

由李嘉诚的“鸡蛋论”而联想到的

亚洲首富李嘉诚有这样一番颇为经典的理论——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

这一语可谓是道破了人生的真谛。

我想,很多人大概都曾羡慕过李嘉诚的成功,期待着机遇某一天也会降临到自己的身上。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他们就此碌碌无为了一生,最终仍然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也许他们会慨叹世道的不公,但他们从来没有去想过,一味等待的人往往抓不住咫尺的机遇。

世界是多变的,似乎处处都隐藏着潜在的危机。这是每个人踏入社会所遇的第一道关卡,同时也是一次最重要的考验。而恰恰就有很多人在此终止了脚步,他们难以勇敢地迈出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索性安逸地呆在原地,满足于现有的一切,或是还信心满满地等待着机遇的光顾。

而勇于接受挑战的人不甘心停在半途,他们拥有属于自己的理想与目标,内心强大的力量是勇气的源头,支持并引导着他们穿过丛生的荆棘,逃离无边的黑暗。对于从未见过的危险但却精彩缤纷的世界,他们选择了面对,选择了接受,也因而享受到了那些胆小怕事的人所无法接触到的美妙。

不过在我看来,就算是凭着自己的力量破壳而出,最后的结局亦有可能大相径庭。我们知道,小鸡破壳而出之后的成活率并非百分之百,正如人一样也有孱弱多病之分。他们也许可以支持着自己迎接挑战,但未必能承受得住社会的压力。仅仅是接受还远远不够,因为突破自我往往比单纯的接受挑战更为重要。

接受是被动的,而这种被动总是很容易被击垮,只有化被动为主动,将决定权牢牢地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够真正地主宰人生。

人们口中所传言的成功秘笈大概也就莫过于此了吧。从外打破还是从内打破,等待还是突破,成功与否,主宰命运的那个人不是什么上帝,而是你自己。

要忍心让你爱的人受苦

800字 初三 议论文

“玉不琢不成器,铁不炼不成钢”用在我们人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很多人都听过这句话,可是轮到他们或是他们心爱的人受苦时,就没有那么淡然洒脱了。

我发表过一篇《痛苦是成长的最佳燃料》的文章,就说到了苦难真的可以帮助一个人成长,而之后的快乐自在是你想象不到的。也许我们自己可以接受再多的苦难都不在乎,但是,如果是我们特别关爱、心疼的人受苦,我们就很难等闲视之。

所以,当我们看到所爱之人受苦时,自然而然会想帮他们脱离痛苦,于是为他们扫除障碍。比如当孩子的玩具坏了,很多家长就会说,“再帮你买一个更好的”。这不是在帮助孩子成长,而是在扼杀他们成长的机会。我们不是不能再买一个,而是需要先帮助孩子看见:玩具是“东西”,所有的“东西”都会有毁坏的一天,当它坏了的时候,我们可以为失去它感到伤心,但是同时要“认命”地接受这个事实。如果孩子能够学会这一点,这可以说是你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另外,当我们爱的人为了某些事情受苦时,我们很想出手帮他们解决问题,可是我的观察是,如果你给他们一些时间和空间自己去解决问题,你会发现他们会变得更有智慧和自信!

有人看到一只蝴蝶正挣扎着从蛹里面想出来,于是好心地帮它剪开了蛹。没想到蝴蝶出来以后,翅膀却张不开,最后死了。那个挣扎的过程正是它需要的成长过程,你让它当时舒服了,可是未来它却没有力量去面对生命中更多的挑战。你希望自己爱的人永远做毛毛虫,还是希望他化身成为一只光鲜亮丽的蝴蝶?那你就得忍受他在蛹里面受苦,最后还要挣扎不已,才能破茧而出、展翅高飞。

其实说实在的,不能看爱人受苦,不是因为我们爱他们,而是因为我们无法忍受自己内在那种焦心、揪心的担忧和心疼。这说明了你自己的脆弱,无法承受内在的情绪冲击。这个时候,带着你对他们最大的爱,接受自己内在情绪的起伏波动,在他们身边为他们加油打气(而不是亲自下场去“帮”他们扫除障碍或是陪着他们一起愁烦),让他们靠自己的力量去渡过难关,这样一来,你们两个人就一起成长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议论文
650字